分享

熬夜族健康生活攻略

 凌寒留香之腊梅 2016-03-30
順時調神才是養生之道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自然界日夜更啀M人體經絡氣血的運行,是息息相關的。能夠根據自然界的變化規律,進行身體調養,才能讓養生效果事半功倍。人體的氣血經絡運行,隨著一天的日升日落也有不同的生理變化。台北市立中醫院賴姿吟中醫師說明,以2個小時為一個單位,一天有12個時辰,每一個時辰對應著身體不同臟腑的運行,能夠在對的時辰讓不同器官獲得應有的修護保養,不管精神或體能都能加乘提升。中醫領域中的12經脈時辰養生法,就是根據這樣的理論發展出一套養生之道。

睡覺時間有學問
為什麼不建議熬夜?為什麼早睡早起身體好?因為睡覺時間是有學問存在的。萬芳醫院陳萍和中醫師表示,晚上11點到淩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臟器,這個時候如果身體不能得到完全休息,肝膽功能就會受到影響,他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熬夜晚睡會傷肝的原理」。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篇說到「人臥則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在血流走到肝膽經的時候,如果可以躺臥休息,讓身體得到完全休息,肝膽功能的修護就能正常進行。
一天的時辰最早始於淩晨三點肺經,清晨五點到七點走大腸經,七點到九點則行胃經,如果我們可以順應氣血經絡運行,早睡早起,順利完成排泄之後,再享用早餐,對現代人來說聽起來像苦行僧的早起行為,其實就是最簡單的養生之道。


熬夜族的生理狀況
累積毒素之後……

熬夜一天過後的精神疲累,身體累積的毒素壓力,可不是睡一天就可以補回來。雖然我們體內的睡眠需求有恆定機制,基本上太久沒睡應該很快就能入睡,可是這個原則受到生理時鐘的影響,有時並不完全成立。當體內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受到影響,其他生理活動的機制也會受到影響,累積下來就可能產生重重後遺症。

腸胃出問題
熬夜通常與吃宵夜畫上等號,藉由補充能量以對抗疲勞,可是夜裡吃的食物因為消化不良停滯在胃中,使胃液大量分泌,導致整天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沒有休息,長久下來容易導致如潰瘍、胃黏膜糜爛等腸胃問題。
老得比一般人快
經脈運行到肝膽的晚上11點到淩晨三點時段,是最佳美容時間,這個時間還在熬夜所產生的代謝不良問題,很容易表現在肌膚上,例如粗糙、膚色偏黃、黑斑、青春痘、黑眼圈等。一般來說,肌膚修護的精華時間是在晚上10點到11點,如果可以睡美容覺最好,如果不行,至少也要做好保養,讓皮膚得到養分與水分。
內分泌失調
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良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當內分泌影響的層面很廣,經期不順、肥胖、不孕,各種慢性也會跟著出現。
免疫力下降
熬夜過後容易疲勞、精神不振,長久下來免疫力自然跟著下降,接著會出現許多症狀,如經常感冒、過敏、注意力不集中、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

熬夜後的健康評估法
賴姿吟醫師直接了當地說:「沒有人熬夜可以熬得很健康的。」已經習慣晚睡的你可能會抗議地說,我的健康檢查值沒有異常,上班時的精神狀況也不錯,我的體質應該適合熬夜。熬夜對身體的變化並非一夕之間,許多還不至於構成疾病的身體症狀,如果妳刻意忽略,或是已經習慣處在「那裡好像不太舒服」的狀態,那麼熬夜對你真的不成問題。

熬夜加班,也要有技巧,才能依然身體硬朗喔!否則,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如此的日夜操勞呢!因此,想要熬夜的您,千萬記住:

1.不要吃泡麵來填飽肚子,以免火氣太大。最好儘量以水果、土司、麵包、清粥、小菜、來充飢。

2.開始熬夜前,來一顆維他命B群營養丸。

3.提神飲料,最好以綠茶為主,可以提神,又可以消除體內多餘的自由基,讓您神清氣爽。但是胃腸不好的人,最好改喝枸杞子泡熱水的茶,可以解壓,還可以明目呢!

4.熬夜前千萬記得卸妝,或是先把臉洗乾淨,以免厚厚的粉層或油漬,在熬夜的煎熬下,引發滿臉痘痘。

5.熬夜之後,第二天中午時千萬記得打個小盹喔!經常上夜班或熬夜的夜貓族,不但容易變成眼圈發黑的< 貓熊 >,還容易出現睡眠不正常、壓力增加、消化道不適等症狀,心血管疾病比例也偏高,因此,不要認為白天休息就可以代替正常的夜間睡眠,不妨嘗試從飲食或藥膳下手保健。

6.由於夜間光線較暗,容易造成視力疲勞,不妨多食用如胡蘿蔔、深綠色蔬菜或鰻魚等維生素A較高的食品。

7.必須面對強大心理壓力,容易產生心中恐慌的症狀時,可以多食用富含維他命C 的食物,如清炒菜花、甘藍菜、水果等,可平衡心理壓力。

8.工作結束時吃宵夜、應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菜粥等,並切忌吃完就睡。

9.口乾舌燥、乾咳、口舌生瘡、潮熱、頭暈耳鳴頸紅、大便乾結等症狀者,可用白木耳及冰糖適量燉煮,食用可緩解狀。

10.婦女夜班後出現頭昏眼花、疲倦、貧血症狀,可利用黑豆和塘虱目燉煮,具養血、滋陰、補虛損等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