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看:国内外美术老师的教学方法差别这么大?三则案例让你看懂

 昵称2102743 2016-03-30

夏加儿美术教育 必看:国内外美术老师的教学方法差别这么大?三则案例让你看懂

2015-08-20夏加儿美术教育中心

在国内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关于美国幼儿教育的“流言”。最有名的一条莫过于,一个孩子认出了鞋盒上的零,父亲不仅不为孩子的早早识字骄傲,反而认为幼儿园过早传授这些知识,僵化了儿童的想象力。这则小故事体现了中西方在幼儿教育上的方向性差异,但其实只是流言(rumor)而已。以讹传讹,最终让国内的父母们曲解了国外的教育。


同样,美国的美术教育并不如传说中传言绕开名画和经典,只是让孩子随意乱画而已。恰恰相反,幼儿园美术课的开端,就是名画欣赏。只是名画在这里,并不作为临摹的对象,而成为培养审美和品位的路径。但即便是名画欣赏,也从来没有写定的标准答案。“疯疯的孩子有糖吃”,天马行空的孩子在美国不仅不被嫌弃,反而受到鼓励。比起细致的方法论,中国幼儿美术教育更难学习的,也许是这种鼓励脑洞大开、抛除刻板印象的勇气。


我们说,“进步开始于了解”。我们只有打开眼界,去认真地研究真实的美国美术教育才能看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长处我们自然应予保留,但短处也应初步改正。


出于这个目的,小蒙之前就和大家分享过国外的一些美术课件,今天仍将继续“国外美术课怎么上”这个系列,摘取网友的三则分享,以飨视听。


美国小学四年级的美术课


直到现在为止,我还认为“美术”就是画画,而我在画画方面确实没什么天赋,若让我画画,那肯定是“画什么不像什么”。当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方面算是“行家”,可以说,在诸行中,画画最不在行,所以总是很羡慕画画好的人。如今,看女儿画画,倒是有模有样的,美术课常常得“A”,相当于国内学校的“优”吧?好奇呀!美国小学的美术课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次10月12日的家长开放课,碰巧有一堂美术课。这里的美术课不是在本班上的,而是有专门的教室。走进这个教室,就像走进了北京某商场顶楼专门让孩子做手工活的地方。那位美术老师,围着个围裙,也像那商场顶楼手把手教孩子做泥活的小伙子。


(课堂就是这样的)


(老师像孩子王,还一脸稚气呢)


老师先放一投影,语言很“儿童”,问孩子们:“嗯……上次美术课咱们都学什么了?”



(放ppt啦)


孩子们想起来了,是画了自画像。


老师说:“很好!请大家看看我画的!”于是出示自己画的素描(好像也并不怎么样嘛,感觉是为了故意适应孩子们的审美水平...)。孩子们一阵惊叹。(我感觉他们有点夸张,不过,孩子跟大人本就不一样,惊叹就惊叹吧!)



然后老师说,这节课的任务是:打破常规,在原画基础上进行改造。不过呢,有要求哦:

1、至少人物要有两只眼睛,可以把眼睛画在脸上的任意位置。

2、把鼻尖画成直角。

3、加一、两只耳朵,位置也随便。

4、嘴唇也要改变,原来闭嘴的,可以改成张着嘴,露出牙齿,等等。

5、加上头发或帽子。

6、把颈部(就是脖子啦)和肩膀加以夸张。



(可笑的要求,一句话概括,就是五官都不在正常位置,其他部位也变形


看了这个要求,同学们都哗然了,这还能叫画么?


老师做了示范,在自己的画像上“刷刷刷”地依次加上了眼睛、耳朵,改变了嘴角和鼻子尖。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继续,加了个耳朵在后脑勺上,又改了鼻尖和嘴)


老师见同学们还半信半疑,放了投影。一幅幅这样的“怪异画”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惊叹了——一定是觉得这样的画也挺美吧。



(这张画是孩子们的最爱)


其中一个孩子举手问老师:“可以画三只眼吗?”老师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指着要求的第一条说:“这里说至少两只,你自己判断可以不可以画三只,也要根据你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孩子们去一旁的桌子上取回自己的画本,又在老师的提醒下拿了画具,回到自己的小桌前画起来。我因为下半场有事先走了,所以之后的情景没有看到,我走之前到我女儿身边看了一下,她显然还未完全接受这样的创作,因为是自己的画像,不想太“毁容”,所以在加第二只眼睛时,虽然跟原来那只都在一边脸上,但还是注意平行着,并没有太随意。


事后想想,美国教育中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实践的培养大概就是全方位的吧?体现在数学上、科学上、画画上都是这样呢。以后我还会写一些关于语言方面的东西,也是可以见一斑的。


美国小学三年级的美术课


网友让我介绍美国的美术教育。他们每周只有一节美术课,Art。没有教材,但美术教室里放着一些美术书籍,学生完成课内任务后,可以翻看这些书。学期初从家里带一件T恤衫去,作为工作服。


一年中,大概一半课时用来画画,接触各种不同的画法。记得第一学期,曾经带回家一副很大的水粉装饰画,是临摹的。去年秋季,用了3周时间,完成了一副写生,有南瓜和一瓶花。还用捡到的树叶,拼了一副作品。据说,老师不给作品评分,有的时候,把所有学生的画贴在走廊的墙上;有的时候,地方不够,只贴一部分作品。在一个学年中,学校发三次成绩卡,包括美术课评定。美术评定分三项:基本功(Applies basic skills),表达力(Expresses own ideas),好的习惯(Exhibits good work habits)


美术课另一半课时用来做手工。去年底,装饰了一个玻璃瓶,里外都贴满了装饰品,特别漂亮,送给我作为生日礼物了。今年,拿回来下图的东西,像是茶杯?据说,女孩子们做的很美丽。


下面的作品是分三节课完成的。第一节课,用泥巴和工具,练习做茶杯。第二节课,先做茶杯,然后加装饰,变形,捏成你想要的样子。课后,老师把泥胚烧硬。第三节课,学生们在成品上涂色。昊昊做的是蓝绿色的怪物,晨晨做的是蜘蛛杯。男孩子们都比着,看谁做的可怕



(蓝绿色的怪物)



(蜘蛛杯)


小学生们还有机会学习使用计算机制图软件。先给自己照张像,然后使用软件加工,最后打印出自己喜欢的两张。


昊昊觉得长成这个样子,会比较吓人。他取自己少半边脸,对称拷贝,成了这个样子。



这幅作品是他坐过山车的样子。先照自己,再加上背景。不过背景没有加好,有些部分到他脸上了。他说这样更酷。



晨晨自恋成这个样子。可以从照片上看到他们美术教室一角。




美国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


(以下内容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6decb0100sb4w.html)


经常看到儿子信手涂鸦,真的是那种毫无章法可言的“乱涂乱画”。儿子自己美名其曰为“妈妈,我最喜欢画画了”。我问儿子“老师有没有教过你们怎么画画呀”,儿子回答我说“画画是不用老师教的,自己想怎么画就可以怎么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唉,我无语!


我记得三十年前我是在初一开始有美术课的,那可是“正规”的美术教学哦,开门见山就是素描技巧、水彩技巧,似乎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可能做画家的那种教学,老师自己的绘画技巧我们就不妄加评论了,但是那种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俨然是在为某一“美术高等专科学校”遴选专业学生似的!


尤其令我好奇的是儿子从学校带回家的“美术作业”似乎都不是单纯的美术作业,好像还混合有其它学科内容。我的好奇心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幸好我有从事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20多年的经验,通过儿子的作业和老师的教学网站介绍,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艺术课(art,也可以翻译成国内所说的美术课)中,艺术课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时间自由地绘画,更不是正儿八经地给孩子讲授素描、色彩等绘画技巧技能,而是更多地综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研究等学科知识,与手工课融合在一起,所以是一门名副其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例1:Symmetrical Butterflies(对称的蝴蝶)


这是一节把艺术与科学、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实例。先前一节科学课中老师讲述了蝴蝶的生命周期(life circles),强调了蝴蝶的身体特征之一就是两个翅膀是对成的数学课中则已经教过了模式(patterns)这一装饰图案的概念。


所以,老师在这一节艺术课中是指导孩子们运用对称的原理通过折叠纸张剪出一个对称的蝴蝶身体,并指导孩子们只给一边涂色,然后通过沿着原来的折线再折叠纸张,使得蝴蝶的身体另一边也沾染上完全一样的颜色,然后再让孩子们打开折叠,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对称”就跃然纸上了。除了“对称”这个抽象的概念被形象化以外,老师还联系数学中所学的模式,让孩子们看到了涂色以后的蝴蝶身体上面的模式(patterns)。




实例2:Dory Story: An Ocean Food Chain(小渔船的故事:一个关于海洋食物链的故事)


Dory Story(作者Jerry Pallotta)是一本关于海洋中的生物食物链的故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名字叫Danny的小男孩,生活在海湾边,他知道爸爸妈妈不准年幼的他自己一个人独自乘小渔船出海,可是想象力不受限制哦!!于是,这个小男孩借着丰富的想象力“独自驾着小渔船出海”了,“航行”中他看见了好多种海洋生物,从小到大依次是:plankton(浮游生物)-shrimp(虾)-sand eel(鳗鱼)-mackerel(鲭鱼)-blue fish(海豚)-tuna(金枪鱼)-killer whale(杀人鲸),他“亲眼看见”了这些海洋生物“演绎”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即海洋中的食物链。作者的构思特别巧妙,直到故事结束前才说明这是小男孩在浴缸中玩水时的想象。


儿子的老师时这样设计这个教学活动的:带着孩子们一边读故事一边填写下面的图片中的方框,只不过是从最后一个方框开始填写,以倒序的形式(书中提到的海洋生物从大到小)填写,就可以体现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即海洋中的食物链。读完故事的同时就完成了填写食物链的作业,剩余时间老师让孩子们自己画一副关于海洋的图画。




实例 3:“加减法基本性质”花环(fact family wreaths)


圣诞节是美国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每年的12月25日全国都会沉浸在圣诞的气氛当中,不仅基督徒,非基督徒也一同欢庆这个喜乐的节日。圣诞节在美国也被政府定位公众假期,是美国人向往的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就像中国对待春节一样被美国人重视。可以说从感恩节过后的第二天,美国人就开始为圣诞节大忙特忙起来。


小学的低幼班级的教学内容在感恩节以后似乎也会围绕圣诞节文化以多种方式展开,阅读、写作、数学、社会研究等学科内容都会有好多关于圣诞节文化的教学实例。在此列举的这个教学实例就是把数学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实例,是先前的数学、社会研究、阅读等教学的延续和拓展。


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设计了下面图示的纸张,空白地方是给孩子们做圣诞节花环用的。然后给孩子们很多红色、绿色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花纹块/纸片(先前的社会研究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孩子们已经学习了圣诞节装饰中最常用的颜色是红色和绿色,圣诞节花环的形状,等等),让孩子们在留白的空间自由“拼接”一个圣诞节花环。最后就让孩子们根据自己“拼接”的花环填写下面的内容:

My wreath has _____ green pattern blocks and _____ red pattern blocks.(我的花环有【 】个绿色花纹块和【 】红色花纹块。)

My wreath has _____ pattern blocks in all.(我的花环总共有【】个花纹块。) I can make this fact family using my wreath(用我的花环,我可以做出下面这些加减法):

___ + 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_

____ + ____ = _____ ,_____ - _____ = ______


因为每个孩子自由“拼接”花环时所用的花纹块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孩子最后做的加减法练习题都不同。


从这些分享中,我们能看出几点:



创造力培养




美国的艺术课基本上是无范画教学,老师们只负责展示经典名画、或者初步引导,不会越俎代庖去告诉学生们怎么画。即使到了小学年级好像还在做很简单的手工陶杯,孩子们的作品也各有特点。创造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国内的小学美术课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临摹简笔画的层次上,这和家长的错误认知也有关系,他们一般认为要“画的像,画得漂亮”,最后一个班的孩子们画出来的长得都大同小异。大家并不在意所谓的创造力,只是一小部分孩子上了专业的美院,才会发现,“哎呀,为啥真正出挑的是有个性的同学,而不是考试得分最高的?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啊...”




综合性




美国的艺术课不是独立的,从一年级开始它就是和其它课程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课,孩子们从其它课中学会一些事实和知识,然后在艺术课上再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把它们创意地表现出来

国内基本上艺术课和其它课是截然分开的,而且在其它课的作业上用图画来表现那会被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当然这并仅不是美术老师单方面的问题,这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看法问题。




研究经典




年纪越来越高的时候,老师们开始向经典的艺术史中取材,让孩子们开始欣赏一些经典流派,比如上面这个其实就是用“画一张变形的脸”这个题目引出了立体主义,非常自然,然后在理解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不加限制,鼓励创新。

国内对于经典名画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尤其是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可能老师们认为小孩子看这些看不懂呀,等大些再说?





与时俱进




到三年级时,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中计算机已经占了一定比例,这在现代艺术的范畴内非常有意义,因为现代艺术很多时候已经不限于传统的画笔和颜料的方式来表现,而是更为科技化。

国内的计算机课和美术课也是完全分开,计算机是一项技能,不是艺术,而美术呢只用传统的绘画材料表现,也不会考虑到用更新的手法。



不知道各位老师和父母从这些课例里面看到了什么?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在美国幼儿园上美术课》。这本书的作者既是一个专业儿童美术教育者,也是两个女孩的母亲。这种身份的交叉给予这本书复杂的气质。一方面,这本书可以当做一套北美学前美术教育的体验课程。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家长不断参与课程、担当助教的经验心得。在美国,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也为建立一种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家长常常会被学校请去当助教。作为一个美术专业毕业同时拥有教育经验的妈妈,作者顾菁因此还颇受幼儿园和学校的青睐,也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孩子们的美术课。


作为一个从中国移民美国的前教育工作者,作者有足够的切身经验去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但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利用难得的机会直抒胸臆。正相反,这个并不熟练的作者小心翼翼地避免了抽象的评价和议论,而是尽量记录课堂上老师与儿童的一言一行。于是通过这些平时难得见到的第一手素材,中国读者得以看到一些想象之中的情形和想象之外的细节。正如人们预料,美国老师比中国老师多一点平等和尊重,少一点威严和管理,美国老师更看重孩子在绘画和手工中的自由发挥,而并不如中国老师那样看重孩子通过培训得到的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