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A | 宝宝睡觉像被吓到攥小拳头 是怎么回事?

 板桥胡同37号 2016-03-31

妈妈可能还想了解(请戳图阅读):


许多妈们都有同感,每当看到宝宝稍微有点不舒服或者是生病时,就会操心不已。宝宝睡觉像被吓到了,攥小拳头,是怎么回事?宝宝患湿疹刚刚退下去又复发了,要怎么预防?宝宝春季易长湿疹,可以用激素类的药膏吗……本期Q&A继续搜集了家长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并一一为大家解答。 

 

本期热门问题
1.宝宝睡觉像被吓到了,攥小拳头,是怎么回事?

2.宝宝患湿疹刚刚退下去又复发了,要怎么预防?

3.宝宝春季易长湿疹,可以用激素类的药膏吗?

4.怀疑宝宝患上肠套叠时,家长应该怎样做?

5.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是否可以吃山楂或者健胃消食的药物?

6.幼儿急疹与风疹、麻疹应该如何区分?

Q.宝宝睡觉像被吓到了,攥小拳头,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惊跳反应”,是一种生理性反应,是由于宝宝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达不到精准的定位,这时不考虑惊吓,一般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或可以适当包裹宝宝上肢(注意不要包裹下肢或者全身,并且不要绑紧),有助于宝宝表现的缓解。如果宝宝出现频繁且有节律的一惊一乍的情况,就应及时就医确认,排除是否是抽搐的表现。


Q.宝宝患湿疹刚刚退下去又复发了,要怎么预防


婴儿湿疹的特点就是多形性、瘙痒、易复发,对于预防,首先就应找到病因,如果是内因所致,那就难以避免;如果是外因,应尽量避开过敏原。宝宝辅食应多准备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的流质食物,营养要均衡。


在家庭护理上,一定要多注意饮食,含海鲜等异性蛋白高的、辛辣食物都最好不要进食;宝宝尽量穿棉质的衣服,避免刺激;多使用润肤霜;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的刺激;卫生清洁也要做好,出去玩耍出汗之后,应及时洗澡更换衣物。【知识直通车:Q&A | 宝宝长湿疹 可以接种疫苗吗?



Q.宝宝春季易长湿疹,可以用激素类的药膏吗


婴儿湿疹首先应该问清病史,再看湿疹的部位。由于宝宝皮肤屏障功能差、娇嫩,建议阶梯式治疗,先使用润肤剂进行保湿,清除皮肤表面的脏东西,加强幼儿的皮肤屏障功能,抵挡外界的刺激,再水化皮肤,提高皮肤含水量和抵抗力。必要时要给宝宝洗澡,加大宝宝皮肤的渗透性,促进润肤剂的功效,在疗效欠佳时,才选择一些不含激素的软膏。


Q.怀疑宝宝患上肠套叠时,家长应该怎样做


家长发现小孩有阵发性哭闹和呕吐的情况,怀疑是肠套叠的时候,就应该早看医生。一般情况下,家长可以掌握几个原则,如发生季节变化,吃的食物有变化,是2岁以内的宝宝,而且发生阵发性哭闹,就应该早看医生。【知识直通车:必修课 | 宝宝腹痛哭闹不止?健康呵护应从“肠” 计议


此外,家长还应该分清疝气嵌顿和肠套叠的区别。疝气嵌顿(医学上称为'腹股沟'的部位,出现一个较为柔软的肿物)以后也会表现为腹痛、呕吐和阵发性哭闹,但是疝气可以看出来,可以看到宝宝阴囊部位有个大包块,而宝宝肠套叠从外表是看不到的。疝气嵌顿也要及时就医,家长不能掌握回纳轻重和力度,所以不要自行把肿块推回去,建议到医院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Q.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是否可以吃山楂或者健胃消食的药物


如果宝宝只是一般的消化不良的情况,家长买一些山楂或者健胃消食的药给他吃,比如醒脾养儿颗粒、沙棘干乳剂等,问题不大,家长不用太担心。


但如果宝宝已经出现肚子痛、肚子硬等情况时,家长就不要自行用药,还是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主要还是要看宝宝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态,家长如果判断不准的话,最好还是到医院,由医生来判断。


食物方面,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也可以帮助宝宝排便,健脾开胃。


Q.幼儿急疹与风疹、麻疹应该如何区分


除了幼儿急诊,引起出疹子的疾病还有如风疹、麻疹、猩红热等,其中幼儿急疹、风疹和麻疹较容易混淆。 


1)风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风疹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有接触史(学校及托幼机构内常有小规模流行),出疹前无发热症状,或仅有轻度发热。皮疹稀疏分布于全身,手足心可有皮疹,个别病例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着或脱屑,枕后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


发病1周左右可检测到抗风疹病毒IgM抗体。发热半天到1天后出疹。 


2)麻疹,俗称出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可表现发热、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口腔可出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症状较重者可并发肺炎。出疹顺序常先从耳后发际皮肤开始中,逐渐至脸部、颈部、上胸、躯干、四肢手心、足底。


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为发热的高峰期。 


3)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皮疹1-2天后全部消退,不留色素沉着;颈部、枕后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但无压痛,不如风疹明显,患儿虽有高热,但是全身症状轻,精神较好,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有咳嗽。家长应根据不同症状,分辨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


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为发热的高峰期。高热3-5天,热退疹出。


-End-




猜你感兴趣的内容,直接回复关键词即可:


玩具 | 咳嗽 | 陪玩 | 敏感期 | 流鼻血 | 能力发育

降温 | 鼻塞 | 溢奶 | 感冒疮 | 宝宝哭 | 母乳喂养


回复“0”可获得不同月龄及北上广深地区的育儿群二维码,回复“目录”还能获得更多内容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