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腾在衣带诏上签名了吗?|《三国志》里被忽视的八卦(30)

 青梅煮茶 2016-03-31

上期说到,西北地区行政长官钟繇带着马超的人马,在平阳灭了袁氏的余孽,钟繇的外甥郭援被庞德斩首,高干和南匈奴单于投降。


 

高干

曹操对高干不错,没有因为高干是敌人,就打击报复秋后算账。让高干继续担任原职:并州刺史,高干还当高干。插一句,史实中曹操很少杀投降他的武将,特别是第一次投降他的人。曹操也就杀过吕布、高顺(高顺求死)等有数的几个。张绣杀死了曹操的长子侄子爱将,再降曹操同样被重用。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投降是迫于形势,人在曹营心在“汗”。过了两年,公元205年(建安十年),他率领并州兵再次造反。袁绍这个外甥孝顺,一直死忠自己的舅舅,比刘表的外甥张允强,刘表一死,张允就降曹了。

 

跟高干同时起兵的还有河内人张晟、河东人卫固、弘农人张琰三股势力。曹操派张既协助钟繇御敌,张既再次出面请马腾领军出战,跟曹将乐进、李典一起,杀败了高干、张晟,杀死卫固、张琰。



 

接着曹操平定乌桓,彻底将袁绍势力从版图中删除。曹操因董卓乱政而起兵,因受降青州黄巾军而壮大,因接受汉献帝而站立庙堂,现在因扫除袁绍而统一北方。曹魏集团已成。

 

如果以190年初讨伐董卓算起,当时的各地诸侯,比如袁绍、袁术、公孙瓒、陶谦、刘焉、吕布等等老一辈政治家,经过十五年的时间,现在就剩下刘表和曹操了。所以,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刘表。

 

这一幕出自刘表见刘备,说刘备胖了


公元208年夏(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担任丞相。他准备的第一场战役是攻取刘表的荆州,荆州是全国的中心位置,如果有了荆州,就是从北方穿过长江,伸进南方的一只手,往西可以一把握住川蜀,往东可以来回划拉东吴。荆州是曹操打过长江去,解放全汉朝的战略要地。另外,再不对荆州下手,也许荆州就是刘备的了,他的手可比曹操的长。

 

不过,荆州的北方就是凉雍之地。如果曹操打荆州的时候,西凉军要是从后面朝着曹操后脑勺拍一板儿砖,或者不打招呼就直接带兵东游许都拜访汉献帝,曹操就只能把姓去了,用自己的名骂人了。

 

曹操南征荆州之前,要解除马腾的兵权,去掉这个后顾之忧。当然,曹操是个政治家,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做事要先礼后兵,等实在没办法了,再动武。兵者国之凶器也。随便挑起内战是伤天害理的事。

 

让军阀放弃兵权就是跟狐狸商量做狐皮大衣,所以曹操想了一个迂回的办法:曹操并没有直接找马腾,而是以丞相办公室的名义向马超发出邀请,召调马超来作丞相属官。从名字就知道,马超是马家军的超人,是马腾战车的核心引擎,如果把马超调离马家军,来曹操身边做事,不但可以减低马腾的危险系数,进一步还可以让超人为己所用,即使马超什么职务也不想当,还可以当人质。



Perfect!!曹阿瞒对自己的这个“矮地儿”很满意。正当曹操打着响指,对着镜子跳太空步的时候,马超的回复到了:不来。曹操有些失望,瞬间停留在滑步的动作上。(《典略》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马腾)长子超(马超),不就)

 

不过曹操毕竟是曹操,A计划不行,还有B计划,叫不来孩子叫大人。曹操打算安排征南将军马腾来自己的邺城做官,朝官儿是没有兵权的,只要马腾手里没兵就欧了。

 

曹操知道这回只发诏书没用,对拥兵自重的诸侯发诏书,跟发微信一样,对方想不理你就不理你。必须找个合适的人当面说服马腾,即使马腾回绝,也能了解他当时的真正想法,见机行事。


 
张既


曹操选择了精通凉雍事务的张既。马腾跟张既是老相识了,两次出兵平灭造反的高干,都是张既来做的思想工作。曹操告诉张既:此行目的只有一个:让马腾放弃兵权。(《三国志》:太祖(曹操)将征荆州,而腾(马腾)等分据关中。太祖复遣既(张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

 

张既见到马腾,劝他到邺城(河北漳县地区)入朝为官,曹丞相已经答应给马腾卫尉的官职。马腾听到这些非常犹豫,第一反应就是不愿意入朝,虽然中央官员的地位高,但没有自己的兵权和地盘儿。

 

马腾一旦入朝,就意味着彻底放弃经营多年的势力,自己将失去所有的保护,一旦发生变故,只能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当然入朝为官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第一,马腾本心是忠于汉朝天子的,既然汉丞相曹操有令,听从才是硬道理;第二,曹丞相还派了张既来沟通,这很给自己面子了。曹相把梯子搬来了,懂事的应该顺着梯子下来。第三,卫尉是九卿之一,地位仅次于丞相、御史大夫(此时曹操已废三公)级别,类似副国级。而且卫尉是负责皇宫警卫的职务,这体现了国家对自己的信任。另外,自己一个伐木的光头强,能做到卫尉,以后是有脸见祖宗马援的。

 

第四,马腾跟韩遂已经尿不到一个壶里了,凉雍之地未必比中原安全。第五,马腾暮心已重,觉得岁月无情催人老,可惜早已不年少。他不愿意再过打打杀杀来去如风的日子,是该考虑养老金的问题了。现在曹相提供的归宿挺优厚的。肯定比在西凉的韩遂强。(《典略》:十三年,征为卫尉,腾(马腾)自见年老,遂入宿卫)


 

马腾

反复权衡,马腾向张既提出一个要求:我可以到中央工作,但要把我的部队留给马超。张既想反正马家全家在曹相手里,马超还能不顾家人性命耍混?所以同意了,但也有一个要求:除了马超,其他马家人都要一起东行。就这样,双方达成了一致,只等马腾全家收拾好,套上马车启程了。但过了几天,马腾又反悔了。

 

其实马腾同意入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腾的性格。他这个人脸皮薄耳根软,谁劝听谁的,比较被动。跟董卓打过仗,董卓来封信,就降董卓了;已经降了李傕,经刘焉父子一劝,就开始推翻李傕了;跟韩遂有杀妻灭子之恨,被钟繇一劝就同意和解了。本已投靠曹操,袁尚来人一说,竟同意联袁反曹,曹操再来人一劝,又反过来剿灭袁氏。

 

看似好说话的人,往往不太可靠,因为他答应你的时候,还没真的想好。

 

前两天经张既一劝,马腾就同意走了。这两天又有自己人反对,马腾就又不打算走了。但马腾是个红脸汉子,说出去的话,又不好意思反悔。正在鼠首两端之际,让张既看出来了。张既是个明白人,知道马腾起变化了,要成马化腾。

 

张既立刻行动,向东行沿途的郡县发出命令,凡马家所到各县,要准备好犒劳马腾的物资,二千石级别的官员,要出城迎接。

 

汉代官员的级别大小(但不是地位)是通过“若干石”来表示的,类似后世的品级。粗略说下,汉朝有五档官级:万石(实际是不入官员等级序列的,但放进来更简单)、二千石、六百石、二百石以上及以下。每一等级里还会细化。比如在二千石的级别里面,按大小顺序还分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四级。这里就不多说了。

 

三公、大将军是万石级。二千石级是九卿、中郎将、郡守、州牧等官职。张既通告二千石官员出城夹道迎接马腾,要求“登次”高场面热,仿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闻联播中“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坦桑尼亚总统来华访问”的场景。

 

张既安排这个排场是给足了马腾的面子。同时,按马腾的官职,这样的接待级别,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卫尉的官级是中二千石,在二千石级别里最高,有资格接受下属的隆重礼遇。

 

张既做得有理有面儿,让马腾实在是“千言万语口难开,我话到嘴边说不出来”。只好举家二百多口人,朝邺城而去,这一去成了马腾人生的终点。(《三国志》:太祖将征荆州,而腾等分据关中。太祖复遣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腾已许之而更犹豫,既恐为变,乃移诸县促储偫,二千石郊迎。腾不得已,发东。)

 

这里说下《三国演义》中,衣带诏的事。演义的第二十回说,建安四年三月(公元200年),汉献帝因不满曹操一手遮天,而密发衣带诏。马腾和董承等人歃血为盟,签字画押,誓灭曹贼。地点在许都。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此时马腾还在西凉呢。马腾是在八年后到的邺城。既没有作案时间,也没在作案地点。马腾并没有参与衣带诏的事。

 

曹操对马腾能来,还是很满意的。不仅安排马腾担任卫尉,对马腾的儿子均有封赏。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率领马腾的旧部。马超的弟弟马休,任奉车都尉,御用司机班班长,是个闲职,但级别不低,比二千石。另一个弟弟马铁,任都骑尉。都骑尉原来是皇帝身边的骑兵营营长,但东汉末期,已成闲职,待遇也是比二千石。

 

这里要说明一点,有观点认为马休、马铁分别是马超的二弟三弟。这里面有不确定的地方。当初钟繇劝说马腾归曹的时候,马腾已经送走一个儿子作人质,当然,也有可能这个人质后来回家了,就是马休和马铁中的一个,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史料中也没有说明。(《三国志》:繇(钟繇)至长安,移书腾(马腾)、遂(韩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

 

还有,韩马反目成仇的时候,韩遂杀死了马腾的妻子,被杀的孩子中是否有男孩儿,同样不明确。如果无法清楚马腾到底有几个儿子,那么马休、马铁就不一定是马超的二弟三弟。(《典略》: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马超到底有几个好弟弟?

 

从曹操的这些安排可以看出,只要能解除马腾的兵权,宁可花钱把马家养起来,保证他们吃喝无忧。曹操这是拿马家人当小三儿了。其实,这也是马腾需要的,双方可以说你情我愿。

 

马腾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天天秀吃喝晒朋友圈:“我的天呐!最近草料的价格又涨了,我刚买的几十匹宝马,花销更大了。”

 

我的天呐!禁酒了,没法喝杯82年的杜康压压惊了”。( 《后汉书 》时,年饥兵兴,操(曹操)表制酒禁)

 

韩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