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义杰:“初中生交友大数据”是一堂对父母的教育课

 郑公书馆298 2016-03-31

作者:刘义杰

在对初中生自身的择友标准和家长对他们择友的期望标准分别进行考查后发现:家长更注重子女交友对象的学习成绩,忽视朋友间的一致性;更关注交友中的浅层话题,忽略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更担忧异性交往影响学业,忽视子女身心健康。(3月31日《中国教育报》)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自然是十分关心,很多父母更是对子女的交友评头论足,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给孩子传递经验。对于多数父母来说,相比于日常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自己还是蛮有经验的,但初中生交友大数据揭示出的问题,却与以上想法相反,对父母来说,却是值得深刻反思。

第一,看在交友的选择上,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学习成绩”一项的比例仅为16.62%,而家长高达44.52%。这一数据显示出的家长的现实和功利。父母以为孩子能够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往,就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但事实是,正如成人交朋友一样,多数情况下选择的都是“门当户对”的,我们选择交友会选择共同的择兴趣、爱好、性格、信念相同的人做朋友,孩子交友其实也是如此啊,无视子女交友的这种一致性,那么,强迫孩子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友,结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第二,那就是对交友层面的话题探讨上。选择“对我的朋友评头论足”比例最高,为35.17%,“追问我和朋友在一起的细节”和“老打听我朋友的事”两项合计占42.40%。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和成人一样,他们对朋友的探讨更喜欢深层次的理念沟通,比如分享交友中的快乐和烦恼,如何解决与朋友之间的矛盾,等等。父母对这些真正关系到孩子交友行为的理念却不关心,更倾向于打探其隐私。这样的行为在成人交际中都不受欢迎,却强行移植到孩子的交友上,不讨子女喜欢那再正常不过了。

第三,那就是异性交友上。本次调查考查了初中生与异性同学发展友谊的意愿,有48.32%的初中生表示“很愿意”结交异性朋友,而半数多家长却对子女异性交往充满了担忧,既怕“学业受影响”,又怕“染上不良习惯”等。却忽略了影响成绩只是暂时的,从人生的成长角度来看,与异性的交往有利于人格的完善,爱情观、婚姻观的养成。而这些对子女的人生影响十分巨大。

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体,其都需要情感的交流。对于子女的交友诉求,父母们应该更多去支持,而不是太多的去干涉。因为这是孩子走向个体独立和人格健全的必要步骤,不遵循人的这一成长规律,过多的干预只会导致子女在各方面出现缺失和问题。

正如研究发现,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家庭环境都是影响子女择友的重要因素。家庭和睦、亲子关系好的孩子往往在在社会技能、生活满意度和与他人相处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家庭关系不和谐往往会让孩子推向不良同伴关系。因此,过多的干涉,不如自己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为给子女做表率。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