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六六花 2019-01-24

这是进入青春期孩子通常的表现,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沉着冷静好好应对,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引入正轨才是父母和老师应该做的。


如何正确的引导,那就要先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


原因有以下两点:


随着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的一些显著变化,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一些显著表现,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自我意识增强、对异性的启蒙认识等诸多方面。总体来说,初中生出现不愿意学习,脾气暴躁,静不下来主要原因是生理和心理引起的变化。


第一,自我意识增强


他们已经具有强烈主观意识,但是社会经验少,表现为偏执性,也就是俗话说的“我最大,谁管我也不服”的性格发展,不成熟的表现。由于进入青春期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成人的一些身体特征,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以为自己长大了,这种变化是突变性的,对于孩子来说不适应就会变得恐惧,会持续一段时间,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自己向成人学习并开始注意自身,比如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开始打扮自己,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开始去有意无意的吸引异性,比如开始思考反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始更加深入的去认识事物,这些都导致他们的精力转移,从而对于学习兴趣就会变淡,很难静下心来去考虑学习的事情。


同时,初中生这个阶段的性格还表现在偏执性,也就是自以为是对的,偏执性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且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因此,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他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之,他们觉得周围人时时刻刻都在品评他,这种想法使初中生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


这些都使的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无法安心学习。


第二,逆反心理作祟


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对父母、老师等所有人的逆反。在这一阶段,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逆反父母,但却需要父母给予经济供养;逆反老师,但是还要听从老师的安排;逆反社会,但是还无法掌控;逆反同学,但是却无法左右。逆反却不独立,导致出现情绪上的对抗,主要表现有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交际关系紧张等,这些存在的问题也都会转移学习的注意力。


以上突出的两点很容易会在青春期阶段出现,且会越演越烈,导致成绩下滑,会走进恶性循环中。


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及时的青春期教育。


家长、老师要及时的告诉孩子青春期的发展特点,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一些变化是正常现象,说明自己长大了,作为小大人,要有担当有责任才对,不能小肚鸡肠,告诉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让他们去花心思去自己思考,要善于引导。对孩子要多一些关心和帮助,他们需要沟通,需要理解,也需要帮助,不要把他们依然当孩子对待,要保护他们的隐私,重视他们的想法,这样才会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第二,榜样的力量。


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的成长,要求孩子做到的必须自己做到,用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去教育他们,用一些典型的事情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成长方向。


第三,包容和关心。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需要家长、老师更多的关心和包容,不要自诩自己是家长或者老师命令他们去做一些事情,也不要以你做的不对,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去交流,好好的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思考反省自己,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已经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了,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斥责,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和学习。


青春期是孩子的一个重要成长阶段,我们家长和老师要重视他们的成长,多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