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札记36 苏秦智激韩王

 郑公书馆298 2016-03-31
于是苏秦说韩宣惠王曰:“韩地方九百馀里,按:国土面积。带甲数十万,按:兵力。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按:生产力,主要是军事装备制造业。看来,韩国还是相当牛的。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以韩卒之勇,被坚甲,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按:韩国士兵很有战斗力。非八旗子弟也。上面提到士兵的数量,现在是质量。大王事秦,按:又将秦作为对手。事秦者,战略假设也。此假设在于放弃和秦国的斗争,甘为附庸。秦必求宜陽、成皋;按:战略要冲也。今兹效之,明年复求割地。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求无已,以有尽之地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按:韩国复制割地的困境了。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按:激将之法也。为什么要激将之法?韩国已经没有胆气和秦国打了。让秦国这只老虎给吃怕了。故此用激将之法。激发其战斗的斗志。夫战,勇气也。对燕文公则是替其担忧,用情绪来感染他。由于距离危险远,所以用战略眼光来点醒他。对于赵肃侯则是站在臣子谋士地位为其出谋划策。这就将赵国放于领导地位了。其态度自是恭维的说法。游说三国,苏秦所用之策皆不同。韩王从其言。按:燕文公是从之,韩王也是从其言。独赵肃王大悦。从就是跟随,就是不得已,只能这么办。燕文公是没有远见,看不清前途,也只能听从。韩国也是没有辙了。二者但从听从角度来看都是不一样的。赵肃王大悦,为什么?对自己有利。这必须是盟主才可以得到的。盟主当然就是领导了。国力不同,地位不同,三国态度不同。韩,燕处在一个水平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