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100 计(上)

 幻雪生平 2016-03-31

点子1规划建设职住平衡的新城区。建议在新城区建设中,强调“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理念,通过同区域产业、商业、居住、公建多功能规划布局,使新城区能就地解决居民的居住、工作、购物、上学、就医、社交、娱乐等需要,以降低城市内部跨区域的交通量。

点子2:将城市慢行交通纳入公交规划。倡导城市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建议在城市中开辟慢行交通体系,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城市公交规划,使城市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成线、成网,防止机动车道挤占慢行道现象。

点子3:建立县(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议有条件的城市、城镇,要建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将公共自行车系统、慢行道路建设纳入城市交通规划,使人们使用自行车做到“有车可借”、“有路可通”。

点子4:坚持交通供给、交通需求、空间结构优化并举。要改变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为重心、“就堵治堵”的局面,坚持交通供给、交通需求、空间政策三管齐下,在保障供给的同时,落实公交优先,加强交通需求控制,尽早在新城建设上有所突破,实现对中心城区人口与交通的有效疏解。

点子5:制订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立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探讨城际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并结合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实现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提升城际交通可达性。

点子6:制订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建议在预测机动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规划角度对新建住宅、交通枢纽、商业、办公、文化体育、宾馆酒店、医院、学校等建筑物的停车空间提前设置标准。如果所有的建筑物能够解决其自身带来的停车需求,那么停车问题将解决大半。

点子7:房屋开发要配建公共停车泊位。建议在国有土地出让时,要求房屋开发商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建公共停车泊位,开发多层的地下空间或建设地面立体停车库,包括非机动车停车位、业主停车位和公共停车位,并将公共停车位向公众开放。

点子8:对城市公交车进行颜色识别。 红色公交以 “快速”为特色,主要在“公交优先示范区”的区内快速运营,提供“红色快运”服务;蓝色公交以“便捷”为特色,通常在“公交优先示范区”的区外便捷运营,提供“蓝色捷运”服务;绿色公交以“舒适”为特色,在全市范围内灵活运营,提供“绿色专线车”服务;橙色公交以“环保”为特色,在全市的公交枢纽之间定向直达,提供“橙色直达车”服务。

点子9:发展水上公交网络,缓解道路交通拥挤。水上公交具有不占用道路资源、运载量大、“零污染”、基础设施投入小、行程舒适等优势。在水系相对丰富的城市,充分利用水上通道开辟客运线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水上公交线网布局。

点子10:打造最善待自行车的城市。一是设置自行车专用车道,与人行道分离,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骑行12环境,条件允许的话让自行车道途经风景区最美处。二是给予人文关怀,每隔 1000 米设立自行车充气站、维修站、休息站,提供雨披租赁、维修服务。三是政策鼓励,长期固定通过自备自行车出行的市民可免费申领 GPS 定位仪,从而积累低碳出行里程,并以此兑换奖励。

点子11:适当外迁人员高密度聚集的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市民办事、就医都往市中心位置赶,使市区成为人员高密度聚集的地方。适当把市区内一些人员高密度聚集的单位外迁到市区周边,并纳入新城规划。

点子12:发展微型出租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补充公共交通体系,招标设计一批吻合城市形象的微型电动出租车,限载 1 名乘客,使用非机动车道,设立便捷站点方便电池充电与续航,与普通出租车(载多人及行李)构成差异化服务体系。

点子13:增加快速公交道。目前只有快速公交有快速公交道,建议所有公交都有专用车道,甚至再增加一条,宽广路段有两条公交专用车道, 一般路段有一条专用车道,大大加快了市民出行,更多的私家车车主、至少在上班时间,有很大一批会加入坐公交的行列。

点子14:建造专门针对自行车的高速路。让自行车在13城市中行驶比汽车更快,更安全,更舒适,形成让开汽车的人羡慕骑自行车的人的氛围,而不是现在这种不开汽车就低人一等的氛围。

点子15:四步协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1、经济结构:破除当初城乡二元结构,均衡城乡经济发展,从源头上解决交通压力;2、制度建设:将大城市拥有的特别资源向中小城市转移,均衡各地在医疗、就业、读书等方面存在的极大差异;3、城市建设:加强电轨、地铁等速度快、容纳多人、 搭乘方便、 价格便宜的交通设施建设; 4、 环保宣传: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出行尽量采用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

点子16:建设水上快速公交。1、将航线进行优化,设立各方向穿过市中心的对开航线;2、将船速提高,使市区上班族能乘坐水上巴士上下班,减少公交系统压力;3、将原来淤塞河道进行疏通,开辟新航线;4、高峰时段对市区流域内货船和非客运水上交通工具进行限行,保证水上畅通;5、降低船票票价或实行月卡制度。

点子17:转变道路设计理念。目前道路交通设计几乎照顾到所有人的出行,但是却违背了道路交通设计的最基本原则——让直行的人(或者车辆)最快速通行。行人是14应该优先,但是不应该是随时随地的优先,也不应该是无条件的优先。

点子18用缆车、轮渡解决过江问题。以杭州市为例,既然进入钱塘江时代,建议修建过江缆车,运用公交轮渡解决过江难题,既环保,又能发展城市特色旅游。


来源:世界交通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