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都是孙子,你装给谁看?

 天侠论坛 2016-03-31


在文章的开头,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平时是怎么和最要好的哥们或闺蜜相处的?你们之间的谈话总是一本正经还是偶尔夹带脏话?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和关系最好的朋友之间沟通是很随意的,是不需要警戒的,嘴边可能经常挂着脏话,甚至是骂人的话。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最亲密的关系,一定不是端着的,而是双脚落地的;一定不是全副武装的,而是光着膀子甚至赤身裸体的。亲密关系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点“不正经”。


那么把这种逻辑倒过来,假如你想和某人建立起一种亲近关系,也就有了大致的方向,就要想办法拆掉你们之间的“架子”,撕掉双方头上的光环,让彼此都现出原形。


如果你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做到,那么你一定是一个人脉高手、社交达人。


我有个同学,在群里面抱怨说,自己在公司工作七八年了,自认为能力不错,也没犯过什么大错误,却依然是个基层经理。而有个家伙刚进入公司一年多,竟然连升三级,成了他的顶头领导。他百思不解,到底那家伙使了何等法术迷惑了领导,得到如此快速的提拔。


他很生气,自己的能力明明不在其下呀,那家伙除了每天吊儿郎当,会拍领导的马屁,没看出有什么本事来啊,他天天发感慨,痛恨这种办公室政治。


其实他忽略了,拍马屁也是一种本事,拍马屁也是有境界的,也有水平高低的。能取得领导的信任,和领导打成一片,这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工作不是判断一个员工能力高下的唯一标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不仅有利于做好本质工作,对个人职业发展而言,也是十分有益的,毕竟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无论如何你都无法脱离这个世界独自存活。


领导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是其工作能力这种“硬实力”,还有很多“软实力”。会拍马屁的人,往往是懂得揣摩“圣意”的,而“圣意”有时候是不愿或不便直接说出来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软实力”。


如果单纯从工作能力来判断一个人是不全面的,就像我那位同学,这难免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


电视剧《潜伏》当中,余则成为什么能够获得站长的信任?显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能力,因为比他更敬业,工作更努力的人有很多呀。他之所以被信任并且当上副站长,是因为他平时总给站长出主意,一起做坏事,什么贪污受贿,什么假公济私等等,这些见不得光的事他们统统都干过。两个人在一起干100件好事,也不如干一件坏事能让他们的关系更亲近,余则成是靠这种“潜规则”上位的,而不是任命书中所说的工作能力强,肯吃苦,做出了怎样的成绩等等。


真正的“战场”往往是看不见的,需要在背后下功夫。官话、套话是公开讲给所有人听的,不一定代表事实的全部,它就像是浮冰飘在水面上的部分,充其量只有10%,而90%的内容外人是看不到的。


我认识一个销售高手,纯实战派的,号称几乎没有他拿不下的客户,当然这话是我从别人口中听说的,他自己或许不这么认为。


有一次我问他,你的业务能力这么强,应该开个培训班呀,或者给其他公司做培训也行,既能赚点钱,还能把你的能力发扬光大。


没想到他却说,真正的销售能力是培训不出来的,所有的培训都只是表面功夫和形式主义,那些在实际中根本用不上。


我说,面对刁钻的客户,你会怎么做?


他说,在我眼里没有刁钻的客户,越是刁钻的客户其实越容易搞定,因为他们的需求十分简单,无非就是希望把产品做的好一点,价格更便宜一点。但是的确有一种客户很难伺候,他们以为自己是甲方,高高在上,对你任意摆布冷眼相待,好像你欠他多少钱似的。这些纯粹是装出来的,平时自己总当乙方,被甲方指着鼻子骂,好不容易自己也当一回甲方,可算是找到出气筒了,要好好抓住机会装一次大爷。面对这样的客户我只用一招,就是扒光他身上所有的伪装,让他在我面前赤身裸体,把他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暴露出来,变成透明人,他一定会束手就擒。对付这种人,我有自己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大家都是孙子,你装给谁看?


我说,你如何看待销售这件事?


他说,销售看似卖的是产品,实际上卖的是信任,一是对你公司的信任,二是对你个人的信任,特别是对个人的信任更重要,因为这种信任可以转嫁到公司,就像你到一家饭店吃饭,服务员的素质高低直接能反映整个饭店的经营状况,这种信任是可以被转化的。


他说,解决客户的信任,我有两大杀手锏:幽默感和黄段子,一旦和客户的谈话到了这种程度,甚至都称兄道弟了,基本上他就跑不掉了。层次越高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往往这些人内心很空虚,缺少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说的话,周围的人不理解,而别人说的话,他们还瞧不上,认为没有水平,层次太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你在我的面前,彼此却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现在我们不谈阶级的概念了,其实这就是一种阶级的差距,阶级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其实根本上是观念的差距,是意识形态的差距。我为什么能和这些老板很好的相处,是因为我懂他们,懂他们的思想,懂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且我也有办法让他们懂我,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和客户之间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商业关系,而变成了知心朋友。我和他们之间经常开玩笑、扯淡、没正形,反而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把我看做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做业务的”,他们自己也会卸掉身上的外套,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我。人都有三情六欲,了解了人性,也就懂得了如何交往。


我是赞成他说的话的,因为我也有类似体会,在与客户沟通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跟客户之间的谈话凡是焦点全都集中在业务上,那么成交的概率就是“正常值”,但如果和客户谈话的重心脱离了业务,而转移在了彼此更有兴趣的话题上,那么这一单成交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比如有的客户喜欢文学,有的喜欢摄影,有的是越野爱好者,有的信奉佛教。但凡把话题引向了他们感兴趣的领域,那交谈起来就如同行云流水,相谈甚欢。一旦到了这种程度,你在他眼里就不单单是一个“业务员”了,而是一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涉猎广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你对他的了解也不仅仅局限于业务层面了,而是直逼他的内心世界,你们彼此之间的认识就会更加深一层。


我把这种人际交往的方式称为“边缘战术”,也就是从外围开始发力,把彼此关心的话题从商业利益层面移开,进入一个中性的、没有利益关系的交流框架,这样不但有利于话题的展开,而且还能把交流引向深入。这种方式未必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奏效,但在有些时候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做业务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另外对于做网络营销的朋友,这一招可能更为实用。


与人沟通是个技术活,很多时候它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沟通也不单纯是语言交流的问题,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是很有必要的。

有时候,边缘的才是中心的

微信号:shenonly

←点二维码订阅珅珅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