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有上百套PPT模版,还是很难羸得听众的心?

 拨丝留其产 2016-03-31

我们往往以为制作精美的PPT就是成功的PPT,与此同时,大部分人都不是设计师,于是优秀的PPT成了“水中花、镜中月”遥不可及。事实上,92%的PPT不是败在制作,而是设计。


原创投稿 | 康狮虎 3M认知模型创立者

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我们之所以进行演说、演示,为的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内容,并为他人所接受。只要清楚意识到PPT对我们的真正意义所在,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做出很棒的PPT。

 



在职场中,大家有没有觉得,在我们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好象处处得意,很容易就得到了领导、客户的认可。而我们很努力,却总是很难影响领导、说服客户,很难取得认同……



拼职场,不仅要会干还得要会(表)


在培训圈里有一个特别经典的发展教学模型,叫做ADDIE。这个模型很多人用来指导进行课程设计。事实上,这个模型可以推而广之,变成指导我做事的系统化流程: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e(评价)。在这五个关键环节里面,其中有两个环节我们需要取得领导/客户的认同:2D和5E。

 

在真正动手做事之前,我们需要通过对事情的分析整理出一个做事的方案/计划,这个方案需要取得领导审批(计划认同),获得授权之后才能实施;在我们完成整件事情之后,又需要对整个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我们希望领导看到我们创造的价值和为此的付出(结果认同)。


通用场景


各位,回顾一下我们通常使用PPT的这些场景,大致可以将它分为两类:一种是阅读型,一种是演讲型。在这类场景里,想要“问明白”,容易吗?




而且往往还会有这样一些情境,单用文字我们难以表述清楚:






文字的表达都是一维的,一个句子接一个句子,纵向延伸,然而却掩盖了一个事实: 很多时候,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的,大主题下的任何思想都同时与论述中的其他思想发生着纵向及横向的联系。

 

你讲的内容你很熟,可是对听众来说却是全新的知识,听众没有你一样的知识背景和强大的脑补能力,往往听不懂。所以,我们不仅仅要讲出我们的逻辑,而且要让对方“看”到你的逻辑,这样你的表达才具备强大的说服力,才有可能获得对方的认同。

 

仅靠逻辑思维有时候无法很好地完成对右脑的刺激,这个时候会就必须利用直觉思维(视觉化的方式)传递你的逻辑。都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是最难的:一件是把别人口袋的钱放进自己口袋;另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脑袋。

因此,你将发现PPT是一个非常得力的沟通助手,它让你的表达更加清楚、更加有力。


沟通模式


在工作或生活中,你有没有感觉到我们常常都会遇到各种关于沟通的问题?既然PPT是沟通的得力助手,那我们通过沟通模型来还原一下沟通情境,看看在沟通中到底都有哪些障碍,导致沟通不畅,出现了头痛的沟通问题。




通过沟通模型,不难发现最主要的两大沟通障碍是:对方是否愿意听和对方是否听得懂(噪音/干扰可以通过改善沟通环境或沟通方式减少信息传送损失)。


1
愿意听(信息接收开关)


我们表达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向接收者传递新的信息,但是接收者头脑中已经存在许多杂乱,零散的思想,其中大多数都与你表达的主题不相关,但却是对方关心和感兴趣的。如果接收者事先并不确信会对你表达的内容感兴趣,那么要想他将所有其他思想都抛开,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对接收者而言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个人就不太喜欢医学,每当听到别人对我提及相关内容,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噢,我不要听”。

 

我们所要传达的观点都不会像悬疑、刺激、又扣入心弦的故事那样让人感兴趣。对方只有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时,才会愿意暂时放弃其他思想,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好了各位,接下来我要花三个小时给大家详细分析 “今天北京的空气质量”。注意,此刻你的心情,你还想要继续听下去吗?


2
听得懂(信息解码)


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难对你所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比如之前在微信上流传的:给我发5块钱的红包,我给你发一个八卦(等你发完红包才发现,收到的不是八卦消息,而是一张八卦图)。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候,信息过度传播,人们不断刷新概念来求新、求异、求存在感。很多人偏好讲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他们似乎认为,术语越专业就越能获得他人尊重。比如,很多老师会讲管理是哲学、管理是艺术……听完这样的表述,你对管理是什么有直观的认识了吗?我想没有。其实管理学教材上清清楚楚写着: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行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现在你知道管理要做些哪些事情了吗?

 

在我从事培训工作几年之后,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不自信。与人交流的时候总是有所担心,紧张这个概念我不知道,那个概念我没听过。后来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术万变,道不变,大道至简。做事的方法(术)都是基于不同的条件由事物的客观规律(道)所演绎出来的,比如:从北京去上海,你可以选择坐飞机、坐高铁、自驾、骑行等等,路线又可以分为很多条,最后都能到达上海。所以你根本不可能将“术”全部掌握,没必要纠结那些故作高深的专业术语(高手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事实上,“听得懂”又包括三个要点:解码是否正确、理解是否一致、是否抓住重点



解码正确是指,接收者是否正确理解你所表达的片段信息(词、句子等)。比如:女朋友告诉你明天陪她去看左耳,请问,你应该去电影院还是医院?


理解一致是指,接收者是否可以将逐条接收到的片段信息作出和你表达一致的理解。比如:“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活不下去了”,或许你想表达的是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活不下去了;而对方可能理解的是,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活不下去了。就象互联网的带宽一样,受众的大脑只能逐条理解演讲者表达的思想。当人们听到你讲的第一句话之后,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背景假设某种可能的原因,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思路,准备接着听后面的话。如果,后面你表述的内容,接收者总是找不到联系,或者找起来很困难,接收者就会慢慢失去耐心,重新关闭接收开关。你会发现,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想到哪说到哪,只管自己说得过瘾,以为自己说清楚了,结果就出现了问题。


明确重点是指,接收者是否明确你所说的所有内容里哪一部分是重要信息。比如,有一天和同事聊天,我说:一把年纪了还有魅力。对方回答我:你就直接说老就行了呗


3
喜欢听


我们沟通的目的是希望将自己的信息传递出去,并且获得对方的认同。你会发现人往往是情绪的动物,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糟糕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决定常常是有很大出入的。所以,在沟通中除了要克服前面讨论过的“愿意听”和“听得懂”两大障碍以外,如何让接收者“喜欢听” 你讲,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重要课题。


克服三大难题的妙招


那么,各位,您是如何应对这三大难题保证有效沟通,并取得认同的呢?




让对方“愿意听”是我们第一个要克服的难题。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人都热衷于收集PPT模版,寄望于精美的PPT呈现,以此来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可是,为什么有些PPT明明颜值很高但你依然会走神?




这一页PPT的美观程度是不是还很OK。可惜的是,它只是精美的WORD而已。几十页的PPT全是这个样子,你依然很难有足够的耐心的听下去。


你有可能听到某些砖家讲:PPT,内容为王。因为PPT的重点在于表达观点,而不是哗众取宠。对颜值的追求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喜欢听”的问题,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愿意听”的问题。

 

笔者认为,一份真正称得上优秀的PPT,应该是在“呈现什么内容”和“如何更好的呈现”两个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内容上表达有清晰的故事结构(Storyline),能让接收者愿意一直听下去,并且做到一目了然。在呈现上能够抓住对方的眼球(Eye-Catching),能让接收者产生赏心悦目的愉快体验,就好象我们说,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一大误区:做PPT不是在复制WORD


我们很多职场人士为了节约时间,往往直接把word素材复制到PPT上,演讲的时候照屏宣科。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PPT的样子。



 

这样做PPT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肯定影响接收者的心情。你做个PPT,你还不想让我看清楚。演示者手里通常有几十页类似的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逐字逐句的念给听众听,听众可能会觉得乏味至极。更糟糕的是,演示者演讲时的遣词造句和屏幕上显示的往往不一样,你是让人家听你讲,还是让人家看PPT,结果是接收者一片困惑。

 

第二,PPT上都写得清清楚楚,现场又看不清楚,有人就会想,手头正好有事先不听了,等下拷贝回去再慢慢看吧。如果你的汇报是要接收者现场拍板的,接收者在你讲的时候却在做别的事情,错过了重要信息,人家肯定不好让你再重来一遍。当你讲完了,轮到对方表态了,对方可能就会说:这个事暂时还定不了,回去在讨论讨论。噢噢,只能让上帝保佑你了。

 

这样的PPT,就是我们常说的WORD搬家。严格来说,并不能算做是PPT。我们把所有的字都打在PPT上面,让接收者自己看,可能存在一种严重的后果是我们前面说的“接收者是否抓住了重点”。所有的信息看完接收者可能理解的是ABC,而实际上你想要表达的却是123。

 

PPT呈现的应该是你的“Point”,并且用“Power”的方式来呈现。




一份PPT能够克服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三个难题,其实只代表了它是一份合格的PPT,因为克服这三个问题只是解决了接收者是否能够准确无误地接收到的你表达的信息。而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要取得最终的认同。如何让接收者感同身受的理解你,如何让你想表达的Point更Power的呈现出来呢?才是PPT作为沟通助手真正魅力的所在。


 

我们分别用WORD和PPT的方式来讲述雾霾这件事情,你会发现:Word讲究的是“以理服人”,而PPT追求的是“以情动人”。优秀的PPT不仅能够吸引人,更要能够打动人!


最后,告诉你PPT是什么?


PPT的作用是强化表达,让表达更有力量,Power Your Point! 一份优秀的PPT应该在做让接收者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如果你想通过PPT获取接收者的认同,你还需要让你的PPT“以情动人”。


如何做好PPT?




1.从内容的角度(PPT设计)来讲


要想抓住接收者的注意力,通常有三种途径:悬念、新奇、与我相关。如果你要表达的内容难以做到悬念、新奇,请保证一定要与接收者有关。人们不愿倾听与自身经历无关的事,换言之,我们只学习与以往知识相关的新信息。


学习理论家将其称为“统觉”,19世纪被首次提出,统觉可以定义为“将新信息与以往经历相联系的理解过程”,即新旧思想相互联系的过程。心理学的解释是,大脑里的背侧纹状体主宰了潜意识,偏爱与我们有同样特点的东西。当我们新认识一个朋友的时候,如果这个人和我们有相似的地方,我们很快就能熟识起来:

你是哪人?哎呀,我也是哎。 

我很喜欢看电影。我也特别喜欢,最近新上了一部***,balabala^^^


如何与接收者头脑中的已有东西建立有效链接呢?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进行主题定位,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了解受众的水平,尽可能的表达精准。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来讲,最好是大白话,降低解码错误和理解错位。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讲得东西有多高深,而是能将复杂的东西讲得三岁小孩子都能听得懂,这考验的是我们文字表达的能力。


除此以外,因为受众的大脑只能逐条理解演讲者表达的思想。当他听到你讲的第一句话之后,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背景假设某种可能的原因,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思路,准备接着听后面的话。


所以,为了保证接收者理解东西和我们所表达的内容一致。你必须提前事先进行归类和概括,把你的观点和要表达内容的整体结构、逻辑关系告诉他。这样他在听你讲具体内容的时候,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了,接收者就更容易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预期性的准备能够减轻大脑分析信息的负担,因为他没有必要分析随后接收到的每一个信息的所有特征,而只需寻找与前面信息相同的特征即可。如果你不预先告诉接收者某些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增加了他们理解的难度,他们必须自己找出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而接收者很可能会发现某些并非是你希望的逻辑关系,甚至可能根本发现不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即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同时,清晰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也有利于自己表述,不容易忘词。


2.在呈现形式角度(PPT制作)来讲


我们可以通过版式设计、页面布局提升PPT的气质,抓住接收者的眼睛,并善于运用图表来加强感染力。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看到的东西一定会感觉到更真切、更真实、更可信。就象我们去餐馆点菜,一定是菜谱上带照片的菜被选中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那些只有菜名的菜,这就是视觉沟通的微妙和效果。最后,我们还可以运用动画和色彩,引导观众的视线、提升PPT的美感,让你的表达更容易取得接收者的认同。




好了,各位以后不要再做选择题、填空题和特效题啰。如果你想让你的方案、计划、产品等等更容易获得认同,请尝试做思考题、设计题和美术题。


拼职场的你,如果不懂得利用PPT强化表达,怎敢自称白骨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