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病,必须治! 有轻微“强迫症”的人可能会让家里变得更干净整洁,或者更有安全感,让人更舒心....但是有“严重强迫症”的人,他们眼里的世界就再也不美好啦! 来看看强迫症的日常生活: 乱了就整,脏了就擦,否则一整天心塞...... ▼ 做事按着步骤来,乱了想去死... ▼ 衣物分门别类、安妥有当 强迫证的人,每天一定要清除后台运行的软件 ▼ 强迫症的人,甚至会把饭菜摆放的整齐 ▼ 像这种,敲门都得敲三次才爽的人,也不在少数... ▼ 据说这张动图,百分之90的强迫症看了都要奔溃 (我不是故意的) ▼ 当妈后,有强迫症的更“强”了,没强迫症的也渐渐有了 对孩子是一万个“不放心”: 一会摸摸手,一会摸摸头, 担心孩子是否穿暖或受凉。 ▼ 孩子必须在自己的视线内, 否则内心不安和焦躁。 ▼ 每天必做功课便是观察宝宝的“大便颜色”, 从“屎”中绝对能看出健康或不健康的信号。 见不得孩子身上有洞的地方太“脏” ▼ 强迫自己每天定点睡觉 ▼
“强迫症”稍有不当:会致命 “强迫症”犯了,必须得治。心理抓狂、各种凌乱倒也还算“轻”,严重起来的会要命! 比如下面几例: 何洁儿子帮忙摆鞋 越摆越乱逼死强迫症 何洁晒出大儿子七宝的六连拍,只见儿子在帮何洁摆鞋,本来齐齐整整的鞋子经他一摆,反倒更乱了。何洁写道:“一个强迫症的妈教育出来的强迫症儿子,你们弄的都不整齐,我弄的最整齐。”这种体会,我也感同身受啊,因为我也是强迫症的妈妈!啊!! 母亲强迫症发作“嫌弃”3岁儿子脏将其打死 下面这个新闻可能大家都知道: 话说张妈妈在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但是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看到小儿子触碰到了脏物,诱发了张某强迫症发作,于是她拿起一根挠痒用的小竹竿,对孩子进行了抽打。打完后,强迫症还未停止,她居然将孩子的手和脚用胶带和绳子绑起来,然后就把孩子留在床上,自己离开了房间。 到第二天晚上8点左右,张妈妈再去看房间里的儿子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四肢已经僵硬,全身冰凉,亲戚赶到时,发现孩子已经死亡。张妈妈后悔也来不及了。 可怜的小宝贝竟然因妈妈的强迫症发作而丧命,强迫症真是太可怕了!很多人不解,“这是强迫症还是神经病啊?”,答案就是“强迫症”这是强迫症发作升级到“变态级别”的强迫症! 许多麻麻知道自己不停在做的事或在想的问题毫无意义,却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而且越想抵制便越紧张、痛苦。更多的麻麻只意识到强迫症只不过是一种坏习惯,还没上升到“病”的层次,不需要治。 但是当宝宝开心地趴在地板上画画, 你却担心地板会不会弄脏, 甚至关注到排列不整齐的画笔; 帮宝宝换尿不湿,你要洗手十几遍; 带宝宝去公园玩,心里却在担心家里门没锁 ...... 孩子许多的美好你却因为“强迫”而无心欣赏。 那么,强迫症麻麻应该怎么办呢? 1 如何整治“强迫症”:一个“15分钟法则” 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出了一个“15分钟法则”:当出现强迫想法后,麻麻不妨努力将强迫行为的发生推迟至少15分钟。比如洗手,当你洗了一遍又想洗手时,不妨先问自己:“且慢,我真的需要再洗手吗”,过5分钟后,再告诉自己“我没有立刻去洗手,好像手也没那么脏”,再过5分钟后,告诉自己“这是强迫症在作祟”,最后5分钟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 2 要保持良好地心态,学会放松 过于紧张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大脑进入强迫思维的死循环,尽量松弛地看待自己容易产生强迫的领域。运动是最好的身体放松法,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让整个身体活跃起来,大脑也会多分泌“愉快素”,一次大汗淋漓的跑步结束后,你或许更能发现这世界的美好。 3 接受不完美 对于不触及原则的细节问题,麻麻可以让自己更随意一些。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细节方面的宽容度,比如在熊孩子捣蛋后的“脏、差、乱”房间呆几天,要知道,不够干净,有些凌乱,并不会毁掉你的人生。 孩子在懵懂时无法拒绝你的“强迫”,可长大了面对麻麻的强迫可能就实在憋不住啦!所以有强迫症的麻麻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千万不要放弃治疗哦!(*^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