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邻居王大爷

 昵称535749 2016-04-01

2016-03-31 21:01 | 豆瓣:黄昏之鸟 

王大爷曾把自己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这让他在镇上名噪一时。

那时候王大爷七十出头。自发妻两年前因肝癌撒手人寰以后,王大爷也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在被西医判了死刑以后,王大爷研读起了中医医书,自己给自己开药方。反正死马当活马医,抓着一根稻草,总比等死的好。药铺找不到哪种材料,王大爷就拄着拐杖上山去寻宝,大半片青山都有过王大爷寻觅的足迹。这药方奇在一味药引子,是土乌鸡新鲜粪便上面的一层白膜。王大爷便腾出一块地方,养了两只乌鸡,耐心地培养搜集这一点点精华。许是这旁人无法忍受的药方真有奇效,或是王大爷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总之一年多病就好了。往后几年,大家讲起这事,都会记得这发挥奇效的鸡屎白,由衷佩服。

自此王大爷迷恋上了中医。每天午饭以后,他便悠闲地躺在一张藤椅上,透过一副厚厚的老花镜,研读各处寻来的古医书,就好像是在修炼一种秘密的武功。周末,他便对照着古书上粗劣的黑白图画,上山去识别药材。后来他又配置了一剂药方,专门治疗烧伤烫伤,妙在不留一点疤痕。那会镇上有人被烫,不会往医院走,而是第一时间送到王大爷这里来。因为这本事,许多年轻辈的对王大爷感恩戴德,锦旗也送了好多。

我家和王大爷家一墙之隔。王大爷家的中药味道,渗过墙壁的缝隙,弥散着我童年的嗅觉记忆。药罐子在炉上汩汩冒着热气,仿佛是一种敬神的神秘仪式。大概因为我从小爱学习,王大爷很喜欢我,给童年的我喂了很多故事,讲得最多的是鬼谷子。王大爷还是一本活的地方志,本镇的历史变迁,他如数家珍。镇上深山里一处光绪帝远亲的豪华坟墓,总勾起他讲述清末民初的家国情怀。不过王大爷读古书最头疼的一点是,他不懂拼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只能求助于我。我翻着字典,用相同发音的字,教回给他。其间让我头疼过一次的,是这个没有任何同音字的欻(chua),大概最终他还是没有学会。

上学离开家以后,王大爷的生字,便要攒上好几个月,才能问我一次。每次在门口碰上我,他便要拉着我讲很久,把憋了几个月的话,一股脑地倒出来。对我在外面的生活,他幻想着一个做高科技产品研究的科学家。王大爷年岁渐长以后,耳朵开始背了,晚上放电视的声音越来越大。然而我回家那几天,他都会刻意地早早关掉电视。次日跟我说,“怕影响你搞研究,我这几晚都没看电视,还是你的研究更重要。”他大概认为我是在为国家科技鞠躬尽瘁。慢慢地他几乎听不见我说话了,想要沟通而不能的无奈,只是化作他支着拐杖慢慢踱步回屋的落寞背影,一边走一边喃喃地说:“死都没吓过,却怕老了不中用咯”。

王大爷有两个儿子,是我父亲打小的伙伴,日子过得都不错。其中一个在城里成家立业,另一个做了邻镇中心医院院长的上门女婿。王大爷都曾被接去住过,对方亲家的医院常年门庭若市,王大爷毫无发言权。一段时间后,浑身不自在,还是回到了镇上的小吊脚楼里自己过活。好在儿子们都很孝顺,隔三差五开着小车回家探望,热闹半日,又把冷清交还给老父亲。

不知道肝癌是否特别宠幸这家人。先是小儿子被确诊,不出半年,人就没了。一年多后大儿子又被确诊,好在家底殷实,走遍了成都和北京最好的医院,做完手术,折腾一年多,出现了痊愈的迹象。再过半年,人又突然不行,没了。这先后两次治疗的过程,一大家人加镇上所有知情的人,全部瞒着快90岁的王大爷。他们大概忘记了王大爷曾经的鸡屎白。他们大概也觉得,王大爷承受不起这样的消息,知道只会徒增烦恼,谁还腾得出手照顾他。兴许王大爷耳背越发厉害,离他并不远的地方,交换信息的人群从未停止。他只是在家门口一小块地方踱步,来来回回。直到人没之前,王大爷竟对此事毫不知情。

整件事情我道听途说,王大爷还是挺了过来。再后来,王大爷终于无法生活自理,住去了县城的养老院。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王大爷了。每次回家,见他家的小吊脚楼已经被锁了起来。土褐色的木门,被雨水蛀出条纹来。厚厚的一层灰,均匀地盖在门上,好像要把那些只有我知道在哪的古书埋起来。我只能在脑中一遍一遍地想象,曾用土法战胜死神的他,那么地像个英雄。然而面对夺走自己至亲的死神,却连披坚执锐的机会都没被给过一次,硬生生看着它张狂地带走他的两个儿子。我又想起了他的叹息:“死都没吓过,却怕老了不中用咯”,想尝试去描摹这悲恸长什么样子,但我太年轻了,还无法靠想象去体味皱纹后面无言的悲戚。

只有那片曾陪伴王大爷走过一段新生的青山,静默不语,埋葬了年轻的老旧的生命,埋葬了欢乐和痛苦,开始了新一季生命的疯长。然而我却再也听不见土鸡清晨的打鸣声了,那声音曾高亢,有力,像是一曲战歌。

#后记# 我的童年小镇生活是我讲故事的富矿,不断地刺激我现在写作的灵感。因为我在那里最初认识到的人性,总是比我往后生活里遇见的,要丰富立体得多。大概因为他们的人生对于我来说是编年史,而我后来遇见的,都是断代的片段。这些故事里,总有着相似的从传统到现代的断裂里复杂的况味。我总有强烈的冲动要讲他们的故事,却总是担心讲不好。此为习作一篇。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