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藥敷肚臍巧治病

 阿生记图书馆 2016-04-01

薰臍療法,緩解身體不適的症狀。
身體受寒的因素
現代人習慣夏天開冷氣、冬天開暖氣,皮膚對冷、熱感受失去調節能力,間接影響體內呼吸道與腸胃;尤其許多人在夏天經常吃冰、喝冷飲,容易使氣管、腸胃道受寒,還有過多戲水與使用冷水也會讓皮膚受寒濕邪氣的侵擾。

薰臍療法 吸收效果佳
醫生表示,早在《黃帝內經》一書中,就有「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的說法,外治法是利用經皮或黏膜吸收的方式,使藥物作用至病灶,達到治療的目的,舉凡膏貼、熱熨、臍療、藥浴等,皆屬此類。透過薰臍療法可增長體內陽氣、驅趕陰邪,在暖中祛寒,使身體趨於陰陽平和;也由於肚臍沒有皮下脂肪,而且是人體最薄之處,直接與腹膜相連,所以吸收效果佳。

古法新用符合環保
醫生說明,薰臍療法原本是使用艾草薰蒸,但高溫有時會造成燙傷,而且燃燒艾草亦可能造成空氣污染或火災,因此現今改良傳統薰臍療法,將藥草包放置在肚臍,使用遠紅外線治療儀與暖包當熱源,藉由溫熱將藥氣帶入體內,臨床上已運用於慢性、虛寒性疾患。一般在藥草包內放入多種藥材:延胡索與木香可緩解疼痛、艾葉有助於暖子宮、丁香可消脹氣與助脾胃、桂枝與乾薑可暖經絡、小茴有助於腸胃道蠕動。

薰臍療法的臨床應用
醫生提出,薰臍療法臨床上可應用於腹痛、腹瀉、經痛、慢性骨盆腔炎、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小兒食慾不振、不孕症等病症。以婦科疾病為例,許多女性生理期的共同經驗就是在腹部敷上熱水袋、電毯或暖包,再喝著黑榶薑茶,或者吞下一顆又一顆的止痛藥,藉以熬過經痛,其實有些女性只要不攝取生冷食物與冰品,在短期內就可以擺脫經痛的困擾。此外,有些女性是因為卵巢囊腫、子宮肌腺症而引起的經痛,薰臍療法亦有助於緩解不適;對於天氣熱導致食慾不振的兒童,亦可搭配薰臍療法,以改善食慾。
 
 

  藥物敷臍,即用藥物貼敷或施以熱熨肚臍,有助復元回陽、開竅固氣。而且肚臍的皮下血管多,藥物易於滲透、吸收,因此用藥量少、見效快。特別適合有胃腸、肝臟疾病的患者。
  ◆胃氣不足: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補中益氣丸搗碎,填入肚臍,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固定;每次貼12個小時,然後休息12個小時。
  ◆鼻炎:黨參10g,白朮7g,乾薑5g,炙甘草3g,撲爾敏2粒,粉碎成細粉,填神闕穴。
  ◆十滴水滴肚臍,祛寒熱兩邪:把十滴水滴在肚臍里,外面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封蓋,12個小時以後取下,對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
  ◆失眠:取五味子、遠志、石菖蒲各10克,棗仁20克,紅藥3克;或三七、丹參各10克,石菖蒲、遠志、硫磺各20克,紅花6克,共同研成細末,均用40度白酒調成稠膏狀,塗滿肚臍,外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1次。
  ◆口腔潰瘍:細辛粉末9-15g,和水或蜂蜜調勻成糊劑,攤在紗布上,貼於臍部,3 天潰瘍面可結疤而癒合。
  ◆便秘:大黃、玄明粉、生地、當歸、枳實各30克,陳皮、木香、檳榔、桃仁、紅花各15克,將上藥研成細粉,每20克用蜂蜜調成膏貼肚臍2天一換,有很好的瀉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氣虛可加黨參20克。
  ◆痛經:取肉桂、熗薑、茴香各15克,研末,用米醋或黃酒調成糊狀,敷於臍部,覆蓋清潔消毒紗布l塊,連用5-7天,痛經可愈。
  ◆類風濕性關節炎:麝香1.5克,龍骨、虎骨、附子、雄黃、乳香、沒藥、胡椒、小茴、青鹽等分為末。將麝香入肚臍中,外用藥末放麝香周邊做圈圍住,用槐樹皮灸一百二十壯,中間須不時地換槐皮。
  ◆口臭、脾氣急:是脾胃陰盛的表現,用薄荷腦敷神闕,將50克薄荷腦研碎,每次取適量用紗布包好,填入肚臍,再用膠布固定。每3天換一次。
  ◆女性血瘀:把生薑搗碎,與黃酒調和,用膏藥貼在肚臍上,可以治療女性血瘀。注意貼膏藥的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刺激皮膚。
  ◆一般失眠:千年陳樟3克,沉香3克,首烏5克,硃砂3克,蓮子打成粉或打成泥,黃酒調勻,帶鬚根大蔥,溫熱後貼於肚臍,用膠布固定。
  ◆胃潰瘍:海螵硝4克,一點血4克,水田七4克。帶鬚根大蔥。碎粉用黃酒調勻,溫熱後貼於肚臍,用膠布固定,貼3-4小時,每日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