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pple 四十岁了,这 9 件事只有真果粉才知道

 真友书屋 2016-04-01

导语

今天是愚人节,可除了真正的果粉,谁还记得今天也是苹果公司诞生 40 周年的日子呢?一起看看这段感人的 40 周年纪念视频吧!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愚人节,每年在这个各大品牌都忙着凑热闹抖机灵的时刻,大概只有苹果 Apple 是在认认真真度过这一天的。没错,4 月 1 日是苹果正儿八经的生日,而今年,他正好四十岁了。


迈入不惑之年的苹果在这个月早些时候发布了一条视频,用四十秒回顾了一下「我的前半生」,包括哪些令人难忘的关键词和产品,虽然连一张图片都没出现,但看起来还是蛮感人的,几乎让人暂时忘记了那个让人犯困的春季发布会。





从 1976 年至今,苹果一点点的在改变世界,人们也对它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再感到奇怪了,收购 beats、进军电视界、研发电动汽车、做回小屏幕手机……如今又和 FBI 争讨上了隐私权。总之,即便是今天,也没有哪家企业能有像苹果如此之多的拥趸。如果上面这个 40 秒的关键词视频你还没看过瘾,果库君今天就奉上 9 个真果粉才知道的苹果真相,一起为这只小苹果庆生吧。



四十年前的苹果像个文艺青年


许多人认为极简设计是苹果的灵魂之一,但在四十年前,苹果更像个古典的文艺青年。创始人之一的 Ron Wayne,为苹果创造了最早的 logo:一块雕刻着牛顿树下思考图的铭牌,不止如此,铭牌的周围还写着英国诗人威廉·沃兹沃斯写给牛顿的赞美诗「a mind forever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 alone」。这个复杂的 logo 居然存在了一年之久,覆盖了苹果第一台电脑 Apple I 的销售期。




缺一口的苹果,只是为了看起来不像樱桃


上面这个 logo 使用了一年,乔布斯终于决定换一个更容易被人记住的。于是他找到了麦肯纳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Rob Janoff 来设计新 logo,然后就有了那个彩虹色的苹果,至于为什么缺了一块,其原因竟然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为了和樱桃区分开来。另外,乔布斯本人也与麦肯纳公司老板 Regis McKenna 私交甚好,后者同时也在 1980 年代的苹果做了五年的营销总监。





对苹果产品外观影响最大的居然是位德国人


直接决定了苹果产品外观设计的自然是 Jonathan Ive,而德国工业设计师 Dieter Rams 和他的机能主义设计则算得上是 Jonathan Ive 设计生涯里的精神导师。lve 自己曾经在德国汉堡的一场苹果产品展览上放上了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作品,其中就包括 Dieter Rams 为博朗 Braun 设计的一系列经典产品。Dieter Rams 最出名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呼应密斯那句「less is more」的「less,but better」了,这一点在苹果产品上也显而易见。





喜力的家酿啤酒机和 Apple Watch 师出同门


Jonathan Ive 把好友 Marc Newson 挖到麾下,这位如今的设计副总裁也是各种设计大奖的常客。作为一名澳大利亚人,他最初却是被日本 Idee 的创始人黑崎辉男发掘并开始职业生涯的。另外,他还非常高产,喜力 Heineken 那款超人气的家用啤酒酿造机就是他的作品。





Apple Store 的玻璃楼梯是个专利,禁止抄袭


苹果几乎为 Apple Store 的大多数设计都报过专利,几乎每家直营店都会出现的标志性楼梯就是其中之一,而据 2003 年的专利纪录,这个楼梯的发明人便是乔布斯自己。所以起码在美国,任何店家都没法随意给自己的商业空间安上类似的楼梯。



Genius Bar 真的是个吧台


Apple Store 里永远约不上的 Genius Bar 其实真的是个 Bar,其原型是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吧台。



广告里激动人心的修辞,才是消费者们最爱听的情话


美国一家公司曾经就苹果最受欢迎的广告做过调查,结果竟然是陈述性的广告反而比那些创意十足的搞怪广告更受欢迎,其中就包括最经典的那支「1984 Macintosh」。消费者最吃哪一套?乔布斯生前发布会里总是爱说的「最伟大」、「革命性」这些词汇,和 iPhone 广告里画外音自信满满的产品陈述,都让消费者热血沸腾。




iPhone 不能自定义铃声,可能要怪罪摩托罗拉


乔布斯曾经与摩托罗拉合作开发了叫做 Candy Bar 的手机,最后这个手机用了苹果的 AAC 格式音频文件当作铃声,取代了大多数手机都在用的和弦铃音,这让乔布斯坚定了苹果要对软硬件要有百分百控制的理念。



 


毁誉参半的马巴林琴铃声究竟是什么鬼?


几乎代表了 iPhone 的马巴林琴铃声算是毁誉参半,首先让我们看看马巴林琴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吧。



嗯,这是一种最早来自印第安部落的打击乐器,据说使用这个铃声作为默认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拥护民族多样性。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科学,美国贝尔实验室超过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巴林琴丰富的音调包含了大量谐波成分,即便是在嘈杂的环境中也很容易分辨出来。


而苹果的私心则在于,它能充分展现 iPhone 的高保真音质,绝对不是像乔布斯深恶痛绝的诺基亚那样,用粗糙的单音或者和弦当作铃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