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00年前,为什么要建沧州

 牛得草堂 2016-04-01

 

1500年前,为什么要建沧州


今日沧州一角。您可能有种种的不如意,心里有点恨她、嘴上偶尔骂她,但是看看这图片,您是不是觉其实还挺爱她?


明年是沧州建州一千五百周年。公元517年的北魏朝廷,为什么要从瀛州和冀州各划出一块地盘,建立沧州?史书上说是为了“镇遏海曲”。这块“海曲”之地出现了什么样的恶势力叫朝廷感到必须“镇”之“遏”之?我以为主要是和尚法庆的邪教暴乱事件。


法庆是冀州人,俗家姓名已不可考。公元515年6月,他和他的尼姑老婆惠晖(和尚公然娶一个尼姑当老婆,也算一道风景),勾结“勃海士族”李归伯,起兵造反。请注意,“勃海士族”这四个字非常重要,这说明他有钱(造反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有人(在自己的家族里面说话算数,造反才有“基本群众”)还有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就是影响力和号召力),说不定还有点学问。和尚法庆自称“大乘”,给李归伯封了三大头衔: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什么是“十住菩萨”?所谓“十住”就是佛家所说获得智慧的十个层次、十个等级,“十住菩萨”离“佛”仅有一步之遥。从这儿推想,法庆和尚无疑是以佛自居啦。法庆是精神领袖,李归伯是实力保障;这样,造反的条件就具备了。


法庆造反,主要靠三手:一是提出“新佛出世,除去旧魔”的口号,宣布原来的佛教是“魔”,让人们崇拜他这个“新佛”,跟着他走;二是他制造了一种迷幻药,令父子兄弟不再相认,而以杀人为职事;第三是宣布杀人有功,“杀一人为一住菩萨,杀十人为十住菩萨”。有人称法庆造反是“起义”,但是这种以杀人为能事的所谓宗教,不是邪教又是什么?


法庆率领人马,先是打下了阜城(今阜城),杀掉了阜城县令;随即攻破了勃海郡(今南皮),杀死地方官吏。冀州长史崔伯麟奉命前往镇压,两军相遇于煮枣城(今枣强),崔伯麟兵败被杀。法庆等人所到之处,一是杀死官吏,二是“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一时不可收拾。


9月,朝廷派出元遥率领十万大军镇压。元遥曾经当过冀州刺史,对这一带的地形和民情应该比较熟悉,朝廷又充分授权,命他“持节,都督北征诸军事”。两军相战,法庆的兵力不敌,狼狈逃走。元遥派辅国将军张虬等带领骑兵追杀,抓住了法庆和他的老婆惠晖等,砍了脑袋,传首京师。随后又抓住了李归伯,戮于都市。这事现在说来轻松,当时也是血流成河。史载官兵“多所杀戮,积尸数万”——不排除有官兵滥杀无辜的成分;但若当初北魏政权能够防患于未然,在邪教初兴之时给予镇压,会有这么惨重的后果吗?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一旦乱了,还能有什么好样子?


两年之后,法庆的残余势力死灰复燃,。公元517年正月,“大乘”余众重新集结,打入瀛州(今河间)。瀛州刺史叫宇文福,516年才担任了“镇北将军”和这里的地方官,政声还算不错。法庆残余势力打进瀛州,宇文福的儿子宇文延带领手下奴仆和佃客应战。流匪烧了斋阁,而宇文福当时正在斋阁之内,“延突火抱福出外,肌发皆焦,勒众苦战,贼遂散走”,打退流匪后又追杀出城,这才平息了这场乱子。


这些材料基本来自于《魏书》。《魏书》的作者是魏收,他是“钜鹿下曲阳人”,老家就在暴乱发生地区的附近,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也就在瀛州暴乱的脚前脚后,朝廷派出钦差大臣“巡行四方州郡”,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里原来的行政区划辖境过大,提出了“分瀛冀二州”之地而置沧州的建议。


说置沧州以“镇遏海曲”与法庆邪教暴乱无关,这可能吗?

这就是我家门口的风光


邪教铲除,沧州诞生。让恶势力坐大,就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这是沧州呱呱坠地之后所上的第一堂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