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读笔记④| 只会划横线的读书笔记,总是苍白又无力

 丁丁小猫 2016-04-01


拆解目标:今天鼓励大家完成的目标是,第二篇《分析阅读》中的第八和第九章。明天的预告是第十、十一、十二章。




痛点①:你对一本书的理解力如何?

 

春秋时期,擅长弹奏琴弦的俞伯牙在泰山游玩时,偶遇暴雨,在岩石下避雨。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古琴,弹一曲大雨瓢泼,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伤感与彷徨。这时,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叫到:“好曲!真是好曲!”俞伯牙听到赞语,便起身与钟子期打招呼,得知对方也是被大雨困在山上。

 

俞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于曲调之中,钟子期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是一座高俊的山啊!”俞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子期边听边击掌称绝:“妙哉!浩浩荡荡,好一条奔腾的江河流水呀!”

 

俞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完全听出蕴含在琴声里的情意,这令伯牙无比惊喜:“您的听音功夫实在太高明了,所说的皆是我所想的。”两人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会,一同论琴。可惜第二年俞伯牙再到泰山时,钟子期已病去世。俞伯牙悲伤至极,摔坏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琴,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便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十点君讲述这个故事,意在说明:阅读一本书,正如与这本书进行交谈,沟通能否有效,其中很重要的便在于我们能否找到“共通的词义”。当双方找出共通的词义时,沟通完成,两颗心也奇迹似地拥有了相同的想法。这正如故事中的子期,能够知道伯牙的琴音是在弹奏什么,而在外人听来,则只是一连串动听的旋律而已。




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尝试去找出重要的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而大多数时候,对读者来说最重要的字就是那些最让人头痛的字。找到这些重要、关键的字,去判断它们是否具有多重含义?多重含义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没办法做到这些,最笨,但也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利用上下文已经理解的字句,来推敲那个不理解字眼的含义。

 

别再偷懒了,阅读是一件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事,如果你不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一本书的字字句句中去,永远也没办法有大的收获。耐心点,在书海里沉浮、学习,日久天长,自然能锻炼出如子期的听音一般精湛的理解能力,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书籍、作者达成完美的沟通。

 

痛点②:读书,划出关键句就足够了吗?

 

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在学生时代的课本里都划过重点。

 

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为了考取漂亮的分数,我们划出书本里的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将这些“知识点”牢牢地嵌在我们的脑子里,以便在考试时将这些重点字句如赶鸭子一般,赶到卷子上。

 

大学期间,大多数学生也只在考试周才开始学习,在最后一堂课齐聚教室,眼巴巴地等候着老师给出“重点”,在纸页上勾勾画画,折个角,奶茶店熬个夜,无比渴望拥有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一口将所有知识点塞进肚子里。

 

十点君也相信,有不少人在回过头反观自己划满线条的书本,心里还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我也是有认真读过书的嘛。但事实上,这些划线的重点语句,大多只会给我们造成阅读“满足感”的假象,而并非真正吸收了这些知识。不信,你问问自己,高中、大学里背过的重点,还记得多少呢?


我们的学习习惯让自己觉得,在书上划出关键字词、语句就万事大吉了;或者是在自己感兴趣的句子面前停下来反复思考,甚至摘抄到笔记本上。然而,如果我们的阅读只是划出了关键句,就此停止了思考的脚步,忽略那些连接关键字的句子,或是害怕困难,轻易放过一些我们读不懂的句子,都是很危险的。

 

所以,不要被划了重点句子就认真阅读了的假象蒙蔽了。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需要认真对待眼前这本书的关键部分,找出重点字之余,也要多加注意其前后行文逻辑,确认每个字不同意义的转化,并与作者找到共通的词义。而什么是共同的词义?能够触发自己认知,得以思维发散,去印证、补充作者的观点,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