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人笔记

 宛平2008 2016-04-02

     包公祠怀古

早上从郑州出发去开封,进了开封城,汽车在一条满是泥土的路上停下来,不远处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是在湖面下面,这是黄河泛滥所造成的。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关于北宋名相包拯,有说不完的故事: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清明廉洁,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更是中国古今官员的楷模。

包公祠正门为仿宋建筑,歇山顶,地面离正门有 一米多高,十多个台阶,两只大红灯笼高悬着,前面的两根黑漆木柱子上挂着一幅涂金对联:“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走上石阶,看到后面的黑漆木柱上也有对联一幅,上书“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正气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两幅对联高度赞誉了包拯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进入前殿,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宋包孝肃公手捧牙芴、身穿官服的遗像,这是从清代石刻画像中拓来的,线条清晰如新,人物神情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同我们知道的,传说中的黑面威严,高大威猛,头上有月牙的形象反差太大。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这块石刻画像,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他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包公的真实面容。

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至于包公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后人为什么把他描写成黑脸,我想大概同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秉性有关。另外,中国的舞台艺术常常用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特征,白色多表示胆小、懦弱,一般来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恶嘴脸,所以象包公这样的清官绝对不可以是白脸的。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脸谱来表示包公的铁面无私,以示包公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在前殿包公遗像左侧的玻璃橱窗内,有一幅抄录的《包公家训》,家训全文为:“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家训的内容词正言切,大义凛然,足以说明包拯的清正廉洁和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在前殿还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在这块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石碑上我看到比较有名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从前殿出来,我们来到大殿。大殿大门前侧走廊的木柱上也有一幅对联:“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丹心照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横额为“公正廉明”。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尊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设计为坐姿,包公身着蟒袍冠带,端坐在方背靠椅上,身直如松,长髯飘胸,双眉微蹙,若视若思,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再看包公的双手,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感,这是集历史、思想、艺术和传说于一体的包公的传神写照。在前殿还有一些关于包公的史料记载和一些颂扬包公的对联诗句,印象深刻的是一幅长联:“赈灾黎求民隐断关节秉政清廉中原百姓思贤尹,平冤狱抑豪强惩污吏执法严峻天下几人似我公”。描述包公一生主要事迹和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东殿我们看到的是一组蜡像,这是一出流传最广泛的《铡美案》,手托乌纱帽的包公前边摆放了三口铜铡,中间的是龙头铡,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右边的是虎头铡,铡贪官污吏;左边的是狗头铡,铡犯法的平民百姓。陈世美按到在龙头铡上,因为他是驸马,形象逼真。东殿大门外的对联和匾额同这一故事相配合,上联为“启正门群奸丧胆”,下联为“断关节万姓开颜”。外匾额是“铁面无私”,内匾额则是“执法如山”。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西殿有一个开封府模型图以供参观。这个开封府模型是按照历史记载仿制的,富丽堂皇,很有气派。相传宋代告状人要写有状纸交由大门衙役,再二门三门传递到大堂上。但衙役胡作非为,私下收钱,没有钱就扣下状纸。所以东京街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包公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就决定打开开封府大门,任百姓自由出入,让告状者直入大堂,并可上堂听审,以示公正。这里的墙上还展示了许多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可供游客参观。 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走出包公祠后面一个圆形门洞,这里有一个休闲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石块造型,或用奇型石块围成一个圆形小池,有金鱼游弋其中;或用乱石堆叠塑造一个“八仙过海”的意境;或用石块雕刻的仙鹤引颈高歌,四周用石块塑成人物造型;各种意境中或用高大的松柏点缀,或用凉亭作衬,均在创造一种诗的意境。漫步其中,使人赏心悦目,有一种从沉重的历史中返回现实之感。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旅人笔记—河南篇九:包公祠怀古
    作为历史上著名清官的包公,他做梦也想不到,活着时两袖清风,但在他死后一千多年,竟然有人给他建造了一个这么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算是对他一生清廉的褒扬吧。包公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记于2008年9月,修改于2010年12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