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旅记

 宛平2008 2016-04-02

     从敦煌到吐鲁番

    我们结束了在甘肃的参观旅游,乘汽车去柳园火车站。从敦煌到柳园约有二个多小时的路程,汽车离开敦煌城,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公路在大漠深处向天际延伸,四周空荡荡的,看不到一个人影,偶尔看到公路旁有几个已经废弃的村庄,倒塌的土墙,随地丢弃的断砖到处可见,村庄旁干涸的河流在阳光下泛着白花花的光,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巨变。

汽车行驶了二个小时以后,我们终于在前方不远处看到了一排红柳与白杨。在这天苍苍、野茫茫的大漠戈壁,看到这红柳、白杨点缀其间,很是兴奋,旅途的车马劳顿瞬间化为乌有,一个个挺起身子向车窗外张望,就像在大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遇到生命的绿洲,突然精神大振,疲惫的身子突然轻松,步履突然轻盈一样,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和憧憬.

车子靠近了红柳、白杨,我们也看清了它的全貌,这里的白杨树同南方长得不同,大概是因为西北少雨多风的缘故,白杨树比南方长得高大,枝条紧紧收缩向上,贴近树身,而且有一个自然倾斜的固定方向;树枝上已很少有叶子,就这样在大漠中倔强挺立。

我的脑中忽然涌出了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中的语句,它是西北极普通的树,又是不平凡的树。我也想起席慕蓉在描写大漠的一首诗:“只留下枯萎的红柳白杨/万里黄沙”,原来是写实,而诗人又没到过大漠,这大概只能理解为她在描写自己梦中的故乡了。

汽车驶过林荫树,也就到了柳园火车站,张导把我们送上去吐鲁番的列车,互相道些珍重的话,挥手告别。列车启动后,我还是扭头依恋地看着这块过去曾经令我魂系梦萦的土地,那巍峨磅礴的嘉峪关,静谧空灵的沙山月泉,还有那流光溢彩、美丽辉煌的莫高窟,以及这位深深地挚爱这片土地,谈吐优雅、思维敏捷的甘肃姑娘-----张导,她们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们在列车上吃了晚饭,都各自回到车厢休息。因几天旅游下来,都感觉比较累,所以尽管火车上声响很大,我一躺下就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不觉间有人在喊:“起来啦!到吐鲁番了!”我张开惺忪的双眼,看了一下时间,才三点多一点。又看看同行的都起床了,于是快速起床,整理了一下随身带的用品,做好下车的准备。

我们一下火车,感觉阵阵冷意袭来,令人瑟瑟发抖,好在新疆导游已在车站举着一面蓝色旗子等候。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上了一辆中巴车,这辆中巴车座位太少而我们人多,每人又有不少行李,所以只能挤挤挨挨,二人的座位坐三个人,因为天冷,到也感觉暖和。

导游操着一口很不纯正的普通话开始了她的开场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新疆吐鲁番,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接着是介绍自己和司机,再往下是介绍吐鲁番市,虽然我离她很近,但有些话还是听不清。我细细地打量她:这位导游个子矮矮的,脸显得有点胖而且黑,手看起来也很粗糙,姓什么记不清了,只知道她是维吾尔族的,但这位导游同我们平时在图片上看到的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相比差得实在太远,只有从她的鼻子和眼睛上才有一丝维吾尔族人的影子。

到了宾馆已是早上四点,我们稍事休息,准备第二天的旅行。

                          写于20049月,修改于201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