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海纳百川cl 2016-04-02

【一道茶网 评茶】随着茶叶市场越来越年轻化,品牌茶企开始重视如何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喜好。现在不少年轻消费者不像老茶客那么喜欢量多味重的浓茶,而是偏喜欢量少味清的淡茶。作为新秀品牌的小罐茶就大胆采用了每罐茶4g装的统一标准,那么只有4g装的茶滋味口感又会如何呢?今天我们就特意来品评这一款小罐茶武夷大红袍。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品评用具

基本信息参考表:

武夷大红袍
品牌 小罐茶
年份 2015
工艺 武夷岩茶
产地 武夷山核心景区
选料 一级春茶茶青
包装 小罐装
净含量 4g

接下来,我们根据标准的品评方法,从包装、干茶、内质和叶底四大方面来对这款“武夷大红袍”进行品评,其中干茶主要看外形,内质分为汤色、香气和滋味的整体品评。

一、包装·赏析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外包装

第一眼看到小罐茶的外包装虽然简简单单,却也觉得小巧精致,可爱得很。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都沿用8g的袋泡装,而小罐茶与众不同之处则是采用了食品级铝材做成的罐装,每一罐统一是4g装。

二、干茶·鉴赏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武夷大红袍干茶

这款大红袍原料是来自武夷山核心景区的一级春茶茶青,所以茶叶嫩度较好。掀开铝质封面后,细看干茶乌润泛褐,条形稍短稍细,也许是需要放置在小罐子中的缘故。真空包装过的大红袍不失香气,柔和的焙火香让人闻着很舒适。

三、内质·品评

洗茶,沸水,即冲即出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洗茶汤色叶底

大红袍洗茶宜快冲快出,洗茶后的汤色橙红略暗。叶底带有甜糯香,冷嗅杯底还能闻到了兰花香。

第1泡,沸水,7s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第一泡汤色叶底

第一泡的汤色比洗茶时更亮一些,依旧橙红。入口茶味较淡,但并不苦涩,细细品味,茶汤之中带着一股类似糯米蒸熟的香味。喝完第一泡,两颊开始就有回甘;冷嗅叶底后,鼻腔有一种清凉感,杯底的兰花香闻着令人舒服。

第2泡,沸水,7s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第二泡汤色叶底

相比第一泡的汤色,第二泡汤色仍保持橙红明亮,稍微偏带棕色。茶汤油亮,表面上似乎带有一层油,看起来特别的玲珑剔透。这一泡的香气亮点十足,除了带有兰花香,还伴随着蜜香,两种香气混合着不仅协调一致,形成的甜香怡人。

第3泡,沸水,7s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第三泡汤色叶底

第三泡的茶汤无论在汤色还是亮度上,都比前面两泡更浓更亮。尤其茶味真正地表现出来,入口香醇稍带苦涩,两颊生津回甘快。滋味倒是开始厚重了不少,舌面上没有那种燥燥的感觉。特别是茶汤还含有兰花香,唇齿留香。

第4泡,沸水,10s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第四泡汤色叶底

这一泡汤色更亮更好看,虽然茶味比上一泡微淡了一些,但是汤质粘稠,醇滑可口,口腔慢慢地回甜,甘甜饱满。

第5泡,沸水,12s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第五泡汤色叶底

第五泡的香气着实令人十分惊喜,除了仍持续着的兰花香外,十分难得还能闻到奶香味,成为了这一泡的最大亮点。而在口感滋味上,也还保持着醇厚爽口。

第6泡,沸水,15s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第六泡汤色叶底

第六泡除了带有奶香味,也还伴随着淡淡的花香味。最后这一泡的汤色变化不太明显,依旧橙黄明亮。口感却变得清甜了许多,香气柔和,闻着令人舒心。

四、叶底·鉴别

香气丰富变化多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武夷大红袍叶底

叶底整体匀整柔软,茶叶原料等级选取相对较高。叶底色泽青褐油亮,发酵程度上比较轻,看得出在制作工艺上花费了不少功夫。

总结:这款大红袍给人最大的惊喜就是香气丰富变化多样,除了大红袍固有的火香味外,还带有兰花香、蜜香和奶香味。这几种香气并不是一次性就一起出现,而是逐泡逐泡有着很明显的香气变化,尤其是第五泡的奶香味让人印象深刻,整体上每一泡出现的香气闻起来能够协调一致。

平时我们在泡茶的时候,对于投茶量总是拿捏不准,而小罐装则标新立异地采用了4g的统一投茶量,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新。稍显不足的是,4g的投茶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大红袍的滋味口感和耐泡度,但实际并不影响整体的品质。相反对于不少喜欢口感清淡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文/好茶知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