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北宋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hjmhjmhjmm 2016-04-02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译文】 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月光破云而出映照着花儿婆娑的身影。

【出典】北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注:


   1、《天仙子》  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境,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注释:

    天仙子,唐教坊舞曲,后用为词牌。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万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德裕)进。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金奁集》入“歇指调”,所收为韦庄作五首,皆平韵或仄韵转平韵体。《花间集》收皇甫松二首,皆仄韵单调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韵。《张子野词》兼入“中吕”、“仙吕”两调,并重叠一片为之。

    嘉乐小倅:嘉乐,秀州别称,治所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倅,副职,时张先任秀州通判。

    不赴府会:未去官府上班。

    水调:曲调名。唐杜牧《扬州》诗之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自注:“炀帝凿汴渠成,自造《水调》。”

    流景:像水一样的年华,逝去的光阴。景,日光。唐武平一《妾薄命》诗:“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后期:以后的约会。记省:记志省识。

    记:思念。省(xǐng):省悟。

    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

    瞑:天黑,暮色笼罩。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弄,摆弄。

    落红:落花。唐戴叔伦《相思曲》:“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3、译文1:

   手持酒杯听着那哀愁悲凉的“水调”乐曲,午后醉意醒了,可愁思仍难排解。送得春天归去,那美好的时光何日才能回还。晚上对镜自照,感伤时光流逝,人又老了。过去的美好往事啊,白白地在心头烦扰。

   双双对对的鸳鸯在池边交颈而眠,月亮从云缝中出来,银光满地,花影摇曳。起风了,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好了灯。风儿还没有停,人也刚安歇,明天哪,又要是落花撒满了小径。

   译文2:

   欣赏《水调》的歌声,高举着酒杯倾听,从中午的醉意中醒来,可是愁闷的心情还未醒。春天呵,我送你归去,你什么时候再次回归?傍晚我面对着铜镜,感伤那流逝的光景,过去的往事与后会的约期,都是白白地篆刻在心中。

   沙滩上栖息的鸟儿成双对,池塘上降临的暮色农农,谁把云层剪破露出明月——花儿在夜风中舞动美丽身影。竹帘帷幕一重又一重,严密地遮掩着闪闪的灯光,风儿风向不定,人儿刚刚安宁,到明日看那凋落的红花,应铺满了路径。

   译文3:

   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园中小径。

   译文4:

   乐妓弹奏着“水调”的乐曲,我端着酒杯仔细品听。在乐曲声中,我因酒力而昏昏欲睡,午睡醒来,愁却未醒,依然觉得烦闷满胸。年年都送春归来,而春天去后几时才有归程?傍晚独自临镜,更加感伤年华如流,留待以后回忆和反省。

   来到庭院之中,沙滩上,鸳鸯双栖交颈,水池上一片昏暝。忽来一阵轻风,浮云被吹皱,皎洁的明月露出笑容。花枝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显示卖弄她的倩影。回到卧室之中,我放下帘幕,一层又一层,密密地遮住那盏小灯,人声初静,风声未定,明天清晨,一定有许多花瓣被风吹落,将会铺满院间的小径。

   译文5:

   手持酒杯,听演唱《水调》一声声,中午喝醉酒,午睡后酒醒了,愁却没有醒。送春春去,何时才能再回来呢?天晚照一照铜镜,伤叹流年似水,青春不永。回首过去,往事成空;瞻望未来。后期无定;省悟明白也没用。

   沙滩上的鸟儿在池塘上闭目入梦,朗月穿破流云,风儿吹拂,花影在月下晃动。屋子里,重重的帘幕严密地遮住了纱灯。风儿吹拂不定,人们刚刚安静,想到明天。吹落的红花该会铺满园中的小径。

   译文6:

   本想听几曲《水调》,饮几杯美酒来化解心中的烦忧。但听了几个曲子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添烦恼了,因不胜酒力不知不觉睡着了。午睡醒来,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大好春光渐渐远去,年华易逝,青春不再,春天去后何时才能重来?傍晚独自照照镜子,更加感伤似水流年,岁月无情。一件件的往事使自己追悔莫及,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对这些往事的印象并未因之淡忘,而且不但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烦恼。还是算了吧,管它呢,留待以后慢慢回忆和反省吧!



来到庭院中,天也很快暗下来了,水禽双双对对地并眠于池边的沙滩上,夜幕逐渐笼罩了大地,万籁俱静。今天晚上原本是有月的,不料一团云层布满了夜空,月色蒙蒙胧胧。恰在此时,一阵清风过后,刹那间云开月出,而花也被风所吹动,于月光的清辉中翩翩起舞,在孤寂中与影子相伴。风渐渐大了起来,我回到卧室中,纵使放下一层层的帘幕,一层层地遮着灯火,可灯火还是不停的摆动。风声一直没有停息,辛勤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渐渐安静了下来。看这般情景,明天清晨,一定会有很多很多艳丽的花瓣被风吹落,铺满园内的花间小径。


   4、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历史上少有的长寿词人,享年89岁,著有《张子野词》。张先以小令闻名,他延续“花间词派”传统,抒写的是男欢女爱、相思别离和闲适的诗酒生活。他喜欢在词中表现那种朦胧虚幻的美感,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峻幽冷而又无比精致的意境。他的词追求韵味,擅长写景,词风清新明丽,往往能够写得传神、耐人寻味。

    张先为人“善戏谑,有风味”,他虽未居高官,但一生安享富贵,妻妾成群,80岁时,还纳一18岁小妾。婚宴上,张先摇头晃脑,满面春风地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前来参加婚宴的苏轼当即和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叠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众人拍手叫好,从此,“梨花海棠”就成为“老夫少妻”的代名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宋祁也极为赞赏这句词,虽然当时宋祁是尚书,而张先只是郎中,尚书的官职比郎中要大,但宋祁还是特地去张府拜访,让仆人进门通报说:“尚书想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在屏风后听见,马上走出来,边走边高呼:“哈哈,莫非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到了?”两人相见大笑,摆酒尽欢,成为好友。

   张先风流多情,喜欢吟风弄月,他的词《行香子》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所写的词也离不开这“三中”。因此,人们给他取绰号“张三中”。张先得知后,不仅不恼,反而问为什么不叫他“张三影”?众人不解,张先说他的词《天仙子》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中有“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中有“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这“三影”是他平生最得意的诗句。


  张子野喜影,他笔下的影朦胧而美丽。除以上“三影”外,《青门引》中的“隔墙送过秋千影”,《木兰花》中的“无数杨花过无影”,《华州西溪》中的“浮萍破处见山影”等,给人留下一片诗情画意。当然,张先写了那么多影,但最不能让人忘怀的是他取自花丛中的那抹清影。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那交颈而眠的鸳鸯,那花前月下的清影,让我们欣赏到了一种有别现实的美,也寄托着失落了一世的情感。


   5、这是北宋词中名篇之一,也是张先享誉之作。而其所以得名,则由于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据陈师道《后山诗话》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各家评论,都说张先所创的词中以三句带有“影”字的佳句为世所称,人们誉之为“张三影”。

    这首词下有注云:“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说明词人感到疲怠,百无聊赖,对酣歌妙舞的府会不敢兴趣,这首词写的就是这种心情。

    作者未尝不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在这首词里,作者却写他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在吃了几杯闷酒之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冯延巳《鹊踏枝》:“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这同样是写“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闲愁。只不过冯是在酒阑人散,舞休歌罢之后写第二天的萧索情怀,而张先则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不去参加了。这就逼出了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感叹来。这首词乃是临老伤春之作,但伤春的内容却依然是年轻时风流缱绻之事。理由是:一、从“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微逗出个中消息;二、下片特意点明“沙上并禽池上暝”,意思说鸳鸯一类水鸟,天一黑就双栖并宿,燕婉亲昵,如有情人之终成眷属。而自己则是形影相吊,索居块处。因此,“送春春去几时回”的上下两个“春”字,也就有了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这就与下文“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紧密联系起来。作者所“记省”的“往事”并非一般的嗟叹流光的易逝,或伤人事之无凭,而是有其具体内容的。只是作者说得十分含蓄,在意境上留下很多余地让读者凭想象去补充。

    “临晚镜,伤流景”。杜牧《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有句云:“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张反用小杜诗句,以“晚”对“晓”,主要在于写实。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而张先词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解忧愁,便起来“临晚镜”了。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这同上文两个“春”字各具不同涵义是一样的,只是此处仅用了一个“晚”字,而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往事后期空记省”句中的“后期”一本作“悠悠”。从词意含蓄看,“悠悠”空灵而“后期”质实,前者自有其传神入妙之处。但“后期”二字虽嫌朴拙,却与上文“愁”、“伤”等词语绾合得更紧密些。“后期”有两层意思。一层说往事过了时,这就不得不感慨系之,故用了个“空”字;另一层意思则是指失去了机会或错过了机缘。所谓“往事”,可以是甜蜜幸福的,也可以是辛酸哀怨的。前者在多年以后会引起人无限怅惘之情,后者则使人一想起来就加重思想负担。这件“往事”,明明是可以成为好事的,却由于自己错过机缘,把一个预先定妥的期约给耽误了(即所谓后期),这就使自己追悔莫及,正如李商隐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随着时光的流逝,往事的印象并未因之淡忘,只能向自己的“记省”中去寻求。但寻求到了,也并不能得到安慰,反而更增添了烦恼。这就是自己为什么连把酒听歌也不能消愁,从而嗟老伤春,即使府中有盛大的宴会也不想去参加的原因了。可是作者却偏把这个原因放在上片的末尾用反缴的手法写出,乍看起来竟像是事情的结果,这就把一腔自怨自艾、自甘孤寂的心情写得格外惆怅动人,表面上却又似含而不露,真是极尽婉约之能事了。

    上片写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动态。静态得平淡之趣,而动态有空灵之美。作者未参加府会,便在暮色中将临时到小园中闲步,借以排遣从午前一直滞留在心头的愁闷。天很快就暗下来了,水禽已并眠在池边沙岸上,夜幕逐渐笼罩着大地。这个晚上原应有月的,作者的初衷未尝不想趁月色以赏夜景,才步入园中的。不料云满夜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恰在这时,意外的景色变化在眼前出现了。风起了,霎那间吹开了云层,月光透露出来了,而花被风所吹动,也竟自在月光临照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此句之所以传诵千古,不仅在于修辞炼句的功夫,主要还在于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在一天将尽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通过生动妩媚的形象给曲曲传绘出来,让读者从而也分享到一点欣悦和无限美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则就遣词造句评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已是权威性的评语。沈祖棻说:“其好处在于‘破’、‘弄’二字,下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线。”拈出“破”、“弄”两字而不只谈一“弄”字,确有过人之处,然还要注意到一句诗或词中的某一个字与整个意境的联系。即如王国维所举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没有“红”、“春”二词规定了当时当地情景,单凭一个“闹”字是不足以见其“境界全出”的。张先的这句词,没有上面的“云破月来”(特别是“破”与“来”这两个动词),这个“弄”字就肯定不这么突出了。“弄”之主语为“花”,宾语为“影”,特别是那个“影”字,也是不容任意更改的。其关键所在,除沈祖棻谈到的起了风这一层意思外,还有好几方面需要补充说明的。第一,当时所以无月,乃云层厚暗所致。而风之初起,自不可能顿扫沉霾而骤然出现晴空万里,只能把厚暗的云层吹破了一部分,在这罅隙处露出了碧天。但云破出未必正巧是月光所在,而是在过了一会儿之后月光才移到了云开之处。这样,“破”与“来”这两个字就不宜用别的字来代替了。在有月而多云到暮春之夜的特定情境下,由于白天作者并未出而赏花,后来虽到园中,又由于阴云笼罩,暮色迷茫,花的风姿神采也未必能尽情地表现出来。及至天色已暝,群动渐息,作者也意兴阑珊,准备回到室内去了,忽然出人意表,云开天际,大地上顿时呈现皎洁的月光,再加上风的助力,使花在月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使其娇艳丽质一下子摇曳生姿,这自然给作者带来了意外的欣慰。

    接下去词人写他进入室中,外面的风也更加紧了,大了。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不是迁就词谱的规定,而是说明作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就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但下文紧接着说“风不定”,是表示风更大了,纵使帘幕密遮而灯焰仍在摇摆,这个“不定”是包括灯焰“不定”的情景在内的。“人初静”一句,也有三层意思。一是说由于夜深人静,愈加显得春夜的风势迅猛;二则联系到题目的“不赴府会”,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已经散场了吧;三则结合末句,见出作者惜花(亦即惜春;忆往,甚且包括了怀人)的一片深情。好景无常,刚才还在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在园中的小径上了。作者这末一句所蕴涵的心情是复杂的:首先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春天毕竟过去了;复次,自嗟迟暮的愁绪也更为浓烈了;然而,幸好今天没有去赴府会,居然在园中还欣赏了片刻春光,否则错过时机,在想见到“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动人景象就不可能了。这正是用这末一句衬出了作者在流连光景不胜情的淡淡哀愁中所闪现出的一星晶莹艳丽的火花——“云破月来花弄影”。

   此词在今人王兆鹏、郁玉英、郭红欣的著作《宋词排行榜》排名第22名。该排行榜以“历代选本入选次数”、“历代评点次数”、“唱和次数”、“当代研究文章篇数”、“互联网链接次数”五个指标为统计分析,反映一千多年来的综合影响力。其中历代选本入选次数排名第16名历代评点次数排名第27名唱和次数排名第46名当代研究文章篇数排名第44名互联网链接次数排名第13名


   6、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远古的甲骨文到金文,从小篆到隶书、从楷书再到行书、草书,数千年沧海桑田,今天它依然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对于汉字的崇拜和尊重,有则“惜字炉”的记载很有说服力。文里说,古人对传播知识的文字、纸张甚是珍爱,若有废弃,必须送到惜字炉焚化。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得派以裱糊、包裹,更不能随便践踏丢弃。据史料记载,惜字风俗宋、元已逐渐流行,明清时达到极致。此做法虽然唯心,但对文字、对知识的尊重,可谓发乎情,践于行。

   古人炼字,就是很好的例证。且不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贾岛“推敲”的故事,顺手拈来一个,都是惜字如金。宋人张先《天仙子》有句,“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月”本是相对静止的,着一“破”字,明月就有了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给娇羞的花儿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拂过,花儿在月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云破月来花弄影”,此句中找到了可以感受到的相似的时间、相似的景物、相似的心情。在那样让人无限感怀的夜晚,胸怀中有太多的感受没办法说得太清楚,可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就像把一切谜底说穿了一样。就像寻觅了太久,终于在回转的一瞬间,突然发现了,那种畅然释怀的感觉、欣然惊喜的心情。在相隔了千年的古人心中,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答案,是多么值得感动与雀跃。


   7、我真被词里的哀怨,婉约的佳句吸引了。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的清丽脱俗的句子迷恋,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自然佳境陶醉,文字可以玩出如此意蕴,叹息不已。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在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如此情,读来揉碎心。

   感受着文字的灵秀或幽怨,我已忘记自己的存在,沉醉在字里行间,沉醉在古代佳人才子的情绪里,或喜或悲。这都是年少时无法体会理解和感触。要我在年少时,如何去死记硬背那些古文?真的强人所难,理解万岁,读书不要嫌迟,到老学都不晚。

    读破万卷书,我只是皮毛一角。但还是觉得是书拯救了我游离的灵魂,让我从迷茫无知到意志坚定,浅显空洞到有底蕴暗藏,让我不化妆也自信满满。女人应该多读书,比任何高档的化妆品抹脸更有效,因为只有书能使你的容颜永不退色,她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淡去。它是融入血液的养分,一直是你最忠实的美容师。它也是你行为艺术的塑造者,体现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优雅从容。”

    有一对联绝妙;“茶亦醉人无需酒,书能香我无需花”。



   8、一轮明月,温柔地在邃远的夜空下孤独地滑行,聆听大地万物精灵们的吟唱,仿如扣听一曲源自心底的弦韵……


   在这夏季的深夜时分,感到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一种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此时此刻,我回眸走过的日子,直到晨曦撒向大地的第一道阳光,心情也随着向往。


   借着一道晨日的阳光,我彷佛看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从天空中飘来。哦!那是绿盈盈的河水泛起的水汽在天空中飞舞,一如仙女在那里把咤紫嫣红的花瓣满天飘洒。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我的心已经在暖融融地朝霞里燃烧,让微弱的火焰为朝霞歌唱。


   当我闻着朝霞中雾气独特的香韵时,想起了那一段诗句:“水似晨曦照,林疑彩凤来,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此意境的神奇,在如今的夏季里,朝霞滋润着大地,染绿了山林,为夏季披上绿装。只有不变的是那朝霞,似一颗滚烫的心,执着地向往着天际。


   9、千年之前,老子的弟子文子曾有言:“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而此后的诸葛孔明在《诫子书》里把它演变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句千古名言,一种大智大慧,传承至今,而我们依旧没有找到它们的栖身之所。也许只有当我们找到了宁静之所,听见了雪落的声音,我们就领悟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智慧了。

   “淡”古字亦作“澹”意为:安静;“泊”意为“恬静;老子云:澹兮其若海。海,海之大、海之阔、海之净就已经说明了淡泊的本真含义了。那么何为淡泊?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活安逸,还是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的机灵豁达;千百年来,无一定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凡“淡泊”之人,皆能将个人得失置于身外,视名利如粪土,心态平和,德性高尚。

    而在如今这个发展极快的社会里,我们能做到淡泊吗?我们一直在寻找,走走停停,可总是无疾而终。有一些人在生意场上败下阵来,垂头丧气,将颓废视为“淡泊”,有些人在感情的路上遭遇挫折,心灰意冷,而将冷漠视为“淡泊”,更有甚者一些人心怀壮志却碌碌无为,于是便愤世嫉俗,消极于世,自视为“淡泊”等等……

   而其实淡泊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苟且偷生,浑浑噩噩的人不可能淡泊,富家子弟的玩世不恭也不可能淡泊,更不是心胸狭窄之人的小肚鸡肠;只有那种心胸广阔,品德高尚的人才懂得淡泊,才能淡泊,而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无处不在的社会里,我们能做到吗?

   记得自己刚工作时,任劳任怨,什么工作都冲到第一线,满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渐渐地发现许多的事情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开始有了焦虑,有了功利,有了傲慢……我不比他差为什么他能在我上面?为什么他挣得钞票比我多?而我的脑袋也不差!为什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慢慢发现这个世界给与我们大家的也许是公平的,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念头,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一颗淡泊的心!

    今天的这个社会制造明星的节奏越来越快,快男快女,选秀节目鳞次栉比,许多的明星应运而生,一炮走红,而又在短短的时间里销声匿迹,有几个人能够成为家喻户晓,传承几代,德艺双馨的文化艺人,恰恰相反让大家都知道的几乎都是他们的斑斑劣迹;当他们成名后,名利双收,成功之前的那种诚实,谦虚的心态已经化为乌有,鲜花、掌声淹没了他们,淹没了一个个淳朴的心。于是不思进取,忙于功利,最终只能成为过眼云烟式的人物了。

   爱因斯坦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把所有的奖金都给了前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请他为教授时付给他的年薪是16000美元,他叹息道:太多了,3000美元就够了。为什么呢?爱因斯坦说:在我看来,多余的财富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只有简单的生活才是我创造的原动力。这就是智者的淡泊,因为在我们的心灵空间里充满了金钱、权力、美色,就没有了理想、信念了。

   泰戈尔说过:“鸟的翅膀沾上了黄金,鸟儿便不能飞翔了。”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应该时刻清理自己的心灵空间,剔除那些庸俗杂乱的想法,抛弃那些世俗沉沦的思想;静静地去倾听,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去倾听细雨的滴答声,去倾听雪落的声音,那时就能感到自己已经融入了一草一木之中,就会感到那颗被生活所折磨的心已不再焦虑,不再狂躁。

   已故大师季羡林曾说过:当你失落的时候,当你得意的时候,当你快乐的时候,当你痛苦的时候,请给自己找一片天空,一片宁静的天空,它会让你忘掉所有的痛苦,给你带来崭新的一切。“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历历”的感觉是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往天上云卷云舒”的感觉是茶;而宁静却是“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悠闲安逸;是“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的怡然自适;是“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的闲情逸致;更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谷”的轻狂达观。这是大师生前的心境。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看似单薄而厚实的生命,如月般静静挥洒着清幽的光,似云般默默浮掠着尘世的悲伤。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高尚,也并不是那么平等,而我们总是把苦恼,忧虑归结为社会,归结为社会的复杂;对于人来说,复杂的不是社会,而是人,是人心的复杂!这一切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己的心灵,一个无法淡然恬静的心灵。

   洗涤自己的心灵,心存一份坦然,在忙碌不停地路上,不妨稍稍放慢自己的脚步,寻一份宁静,存一份淡泊,且听风吟,你就会猛然发现,生活原来这般美好……

   借用曾经看见过的一段精彩的话:何不跟着林逋去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美?何不随着张先去探寻“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静谧?何不撷一朵“蝶恋花”,走一趟“踏莎行”,赏一轮“西江月”,拂一缕“浣溪纱”?在每一个落花的季节,在每一个有藻荇的湖畔,在每一个落日的搂头,轻抚前人留下的琴弦,独坐一室,有茗相伴,虽是暂时的逃遁,心灵又何尝不是淡泊而宁静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0、许多年了,仿佛第一次夜半醒来,透过纱窗,唯见月笼关山,轻云在天,一颗孤星冷漠地睥睨着人间。四下里一片静谧,夜雀清脆的吟唱不住敲击着我灵魂深处隐藏的孤寂与惆怅。

   推窗而望,月光下的屋宇与山脊、田壑与林莽,俱各氤氲在一片柔和与宁静之中,氤氲出一种诗意的朦胧,就好象若干年前的某一个月夜。

   那一个月夜,月光如水一般清纯,而心灵、也是那样地——静好。那时年少,读不懂那月光中蕴藏的真谛,那浸入心肺的恬静,是人类最原始的本真,不带一丝尘世的渣滓。

   随着成长,我明白了天体宇宙的运行规律和阴阳生化的原理,知道“月者,乃太阴之精”。也读了许许多多有关月的诗词,譬如“此生此夜不长久,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李白),“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曹邺),“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冯延巳),“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那时还太年轻,因了这些句子往往凄切上一回、感叹上一回,甚而至于对月哦吟,只为寻找那种感觉。那时我梦想着成为一名诗人,尽抒一腔羁旅之愁、天地生人之感。那时为了这个梦想,也字斟句酌地写下了许多自认为“婉转凄切、对仗工整”的句子,曾被朋友评价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当时不以为然,现在再看那些句子,真有些“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味道。

    后来,开始涉世,在人类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一堆堆蕃篱之间碾转流离,在各种压力的倾轧中挣扎,在各种思潮的侵袭下寻找心理的平衡,在各种欲望的驱策下进行各种交换,在各种势力的逼迫下磨平了棱角,开始违心地说话,违心地做事,渐渐地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本真,那少年时的梦想与那一点点可怜的诗情也一并丢弃在喧嚣的红尘中。我才知道,平庸与堕落,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平庸与堕落,如一种传染病,也如美丽的罂粟,尽管你心中憎恶,却挡不住它的汹汹来势与心理诱惑。我才明白,大多数人的人生哲学中,只有势、利、名、欲四个部分,是以厚黑学为理论基础的,我也一样,只不过那些存在于我的潜意识中,只是自己一直不敢正视罢了。这也许就是佛家所云的“心魔”、“智障”罢,只有无欲,方能“灵台清明”。我一向自鸣清高,原也脱不开世俗的困扰,才知道我与别人只不过是伪君子与真小人的区别罢了,只是灵魂深处倾向偏重颇不一样,并且在我的人生哲学中,没有厚黑学做理论基础。

    所以我这半生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系统的价值观念,活得敷衍了事,活得拘矜疲懒,就象一只无舵之舟,在世俗的海洋上随波逐流。乃至有一天,这叶小舟终于漂向了人生的低谷,一个浪头打来,便陷入一个暗流汹涌的漩涡团团打转。人生是一场严肃的答辩,是一部严正的法典,是一次合理的因果轮回。我在这一场人生中,不会理性地思维,不会彻头彻尾地溶入世俗,消极怠慢,率性而为,导致了生活对我的严惩。道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然而,文有道,武有道,从政有道,经商有道,爱情有道,盗亦有道。世间万事万物,莫不遵循一个“道”字。道家所云的“天人合一”,乃是道的最高境界。我不会处世之道而入世,必然导致了道的反噬。

    当我在低谷徘徊,当我饱经忧患与孤独、饱偿了世态炎凉与人生百味,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愁滋味,也更深切地体会到那些诗人咏景咏物时的感受。他(她)们在不同的人生背景下,在不同的心理条件下,看待事物的观感是不同的。

   也就象今夜的月光,没有了那水一般的清纯,少了一种澎湃的激情,却更加的充盈,因为它是——中年的月光。

   中年的月光,是世事过滤出的一种沧桑,它把人间的悲欢、人生的无常、尘世的渺茫均匀地撒播在凄迷的夜色中,让每一个饱经世间风霜的人细细地玩味。

   中年的月光,是理性与彻悟构筑的一种——镌永,在它清冷的睥睨下,你可以用睿智的眼光审视万事万物,正确地对待名利得失,娴雅地信步人生。

   中年的月光,是繁华落尽之后的清幽,它让你在纷扰过后的心灵——刹那间平静下来、博大起来、深邃起来。


    11、一个人静静的伫立在窗前,一丝清风拂过,夹杂着雨后泥土的气息,带走整个季末的寂寞。不忍泪眼问花,只见满地飘零,落红多少?  

    一切都显得匆忙,没来得急说声再见,有些人就匆匆的离开,一如这春的离去。当我看见花谢芬芳,才知道整个季节都已经错过!只能停留,希望多一秒的寂静,能感受到春逝的伤感,可如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独对此景,是惆怅若失,还是黯然消魂?来不急感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生机盎然,那些花儿就已经乱红飞过秋千去了,为什么?青春如此短暂,来不急一吻童真,它就将所有的全部带走,以至临镜白鬓,流年暗换。

   是什么迷失了我们的眼睛?才会让你如此悄无声息的离去,以至我寻觅不到你的半分踪迹?霓红灯闪烁的是夜市的繁华,还是青春的消逝?熙熙攘攘,为名为利,谁在花前伫足,闻一下馥郁的花香?谁在此徘徊,醉一回孤眠的滋味?都当作没看见,等到落英缤纷,对镜临水,才发现岁月匆匆,为蜗角蝇头辜负大好春光,实是不该,可流年已过,青春不再,多少花开相惜,只能入梦,梦里花再好,亦不过虚幻一场,想珍惜,想拥有,覆水难收,却是不能够了。

    看不见碧波荡漾的湖面,青荷翠柳,曛风送爽。水,流逝了谁的流年?风,摇曳了谁的青春?船行影犹在,桥上行人,谁把惜春念?一抹残红,金鳞满湖,倩影谁记?谁倚暖了石栏的青苔,桥边红药,年年又为谁生?月下潇湘,梦里容颜,都不过恍惚而已,而残杯小箸,谁赋新词一首,伤春惜春,勿使春光虚度?

    一个人寂寞天涯,孤舟踉跄,能有几回花前月下,把酒吟诗?舞文弄墨,添香之红袖何在?关山万里,只影谁诉?相思难表,真个只有归来是,但恐高考在即,有误前程,于是将思念深藏,莫怨音信稀,实恨非常时,来年花开,携手花间,姹紫嫣红,蝶舞蜂飞,如此良景,必不使其虚度。

    风停雨住,露泣寒枝,落红如诉,又见此伤感之景,实在是说不出的伤感。花落容颜,又是一年虚度,人生几年?多少佳期如梦,多少流年似水?有花折时,莫使东风枉自嗟,莫待无花,空枝善感。

    睡时传张先词一首,已寄伤春之感: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