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听歌听音乐,如今我们上下班听,吃饭听,逛街听,手机来电也听……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与音乐也是生活世界必不可少的内容。古语云:“乐者,乐也。”也就是说音乐是可以让人快乐的事物。孩子们可以在倾听音乐时,通过唱唱跳跳、拍拍打打中感受音乐,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幼儿园里的音乐活动的欣赏游戏。 在“幼儿园区角活动”微信对话框内回复:33,获取完整33首歌曲音频。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音乐家,每个孩子都喜欢畅游在乐海中。任何的音乐活动都要建立在幼儿会欣赏的基础之上。欣赏游戏相较于歌唱、律动和演奏等游戏活动来说,受场地、器材、活动形式的限制比较少,开展的方式比较灵活。 那么今天给大家奉上一些开展欣赏游戏的“锦囊妙计”,而音乐活动的四大形式(歌唱、律动、演奏、欣赏)都是相通的,了解了其一,音乐活动就手到擒来啦! 一般的音乐欣赏游戏,主要分为两步: 聆听与感受、分析与理解。 而在幼儿欣赏游戏中,聆听与感受是主要内容,对音乐的分析与理解可以是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验的。 一、融入讲故事的形式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听故事是最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活动。所以,在欣赏活动时,老师可以用故事来引出音乐,或者配合故事进行音乐的欣赏。音乐可以表现故事的人物形象、情节情境,也可以是一种情绪、情感。 例如:小班 《老鼠偷油》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这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传统儿歌。作为欣赏活动时,老师可以先将《老鼠偷油》的故事结合图片或者PPT、动画的形式声情并茂讲一讲,为音乐形象做一个铺垫,让孩子在听音乐前有一个心理预期。或者先放音乐,随着音乐的进行慢慢讲述故事情节,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紧张情绪,在幼儿基本掌握故事大意后,再将音乐单独地进行播放。 这样,幼儿在回忆和想象故事情节时,能够与音乐进行联系,在朦朦胧胧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中班《小动物怎样过冬》 大班《保尔的母鸡》 这两首歌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内容比较丰富。熟悉了歌曲之后,老师也可以加入情境表演,让孩子们边聆听边表演,让幼儿能随着音乐进行积极的联想和想象。 二、融入图画展示的形式 图画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的形式有很多,在不同活动中图画的引导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首先,图画可以用来进行音乐的背景介绍。 例如:中班 《祖国,亚克西》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民族风格的歌曲。在欣赏这首音乐时,老师可以用图画的方式来介绍民族的生活环境、服饰特点、饮食习惯……让幼儿了解音乐的背景知识。 其次,图画还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展现故事人物和简单的故事情节。 例如:大班《小猪贺喜》 叙述性的歌词表现了小猪贺喜的尴尬、可爱的形象。 再次,图画还可以创设一种与音乐情感相符的情境,帮助幼儿感知音乐,让幼儿通过视觉感知加深听觉的感受力。 例如:小班《蝴蝶找花》 这首三拍子的歌曲,形象地表现了蝴蝶起舞的美好情景。添上一些蝴蝶飞舞的美丽图片,说不定下一次孩子们再见到蝴蝶起舞时,就会不自觉地哼唱起来啦! 三、融入肢体表达的形式 让孩子边听音乐边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肢体动作表达。在聆听音乐时,幼儿常常会禁不住做各种面部表情,或手舞足蹈的跳起来,这是幼儿表现内心感受的常见方式。就是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关注音乐的细节,感受和表达音乐。在欣赏活动中的肢体动作不同于律动活动,老师甚至可以不需要做任何提示,让幼儿即兴开展。 例如:大班《表情歌》 歌词中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就非常适合表演。 中班 《不再麻烦好妈妈》 小班《你、我、他》 用孩子们熟悉的唱歌、弹琴、吹喇叭来分辨你、我、她。 四、融入音乐对比的形式 1. 同类型音乐对比 将相同情绪、相同文化、相同演奏器乐、相同表达方式的音乐在同一次的欣赏活动中展开欣赏。相同类型的音乐必定有相同的特点,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会加深幼儿对某一种音乐的印象,丰富幼儿对同一类型的知识经验。 例如:
小班《新年好》和《生日快乐》 两首歌的情绪体验都是情绪热烈、表达美好祝愿的歌曲,旋律上口、易唱易记。
大班《祖国祖国真美丽》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两首歌民族风格浓郁,歌词也亲切生动,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与赞美。 小班《洋娃娃之歌》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两首歌都是外国儿童歌曲,可以让孩子对外国歌曲作品有一歌大致的了解。
例如:大班 《渔舟唱晚》和《彩云追月》 两首歌曲都是古筝弹奏,具有鲜明的中国山水画风格。让幼儿感受古典音乐美妙的曲调。 例如:大班 《土耳其进行曲》和《玩具兵进行曲》 两首曲目都可以找到钢琴版本,是著名的世界古典音乐曲目。老师可以截取进行曲的片段,让幼儿感受钢琴弹奏中节奏富于的弹性,曲调欢快又明朗的色彩。
例如:中班《打电话》和《你的名字叫什么》 两首歌都使用了问答的形式,歌词简洁重复较多,容易记忆,都属于较好的问候歌。 小班《丢手绢》和《勾勾手》 两首歌都是游戏歌曲,通过歌曲描写游戏场景,孩子可以了解游戏的玩法,生动有趣。 2. 不同类型音乐对比 老师可以试着将不同情绪、不同文化、不同演奏器乐、不同表达方式的音乐在同一次欣赏活动中播放给幼儿听。乐曲的选择上最好选择对比性较强,相异性较突出的音乐。例如:快乐与悲伤、节奏快与慢、欧洲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对比等等。
例如:中班《摇篮曲》和《快快跑》 前者节奏舒缓,后者旋律活泼。可以让幼儿在歌曲中自然产生鲜明对比。加深记忆。
例如:大班《卡门序曲》和《高山流水》 主要是让幼儿感受西方音乐色彩的变幻多姿,中国传统音乐的质朴优美。 五、其他个性化的音乐理解方式 音乐时抽象的,任何语言都不会准确的描述某一段音乐。不同乐曲有不同的风格,让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故事讲述、情景创设、多媒体运用、情景表演等,幼儿可以通过多通道的感受音乐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 例如:小班《礼貌歌》、《洗手》 中班《找朋友》 大班《值日生歌》 这些歌曲都可以渗透到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环节中,让幼儿在反复倾听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还有一些动画作品,例如迪士尼出版的《幻想曲2000》,就是根据具体的古典音乐创作的。动画里对古典音乐做出了具体、生动、形象化的解释。幼儿可以通过动画片来了解与欣赏欧洲古典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