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能听到年轻人对父辈的吐槽。
说实话,我的婆婆比较开明,很多事都会征求我的意见,所以以上问题在我家通通没有。但听得多了,我发现隔代教育真是件挺棘手的事儿。 年轻父母上班族居多,就算是全职妈妈也得找老人搭把手啊!但是,很多婆媳,母女本来关系很融洽,就因为带孩子出现了严重分歧,而渐渐导致矛盾的出现。 平心而论,照顾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儿,尊重老人也是美好道德。但是老人家的做法确实过于老套而不够科学。怎么沟通老人才会听,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 身为资深成功儿媳的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传授点正能量经验了! 1、对老人家一定要嘴甜。 你一定要记住,孩子是你的。婆婆和亲妈都没什么义务帮你带孩子,所以帮你带孩子的老人家一定要心存感激。不要吝啬感谢的话,有事没事送点小礼物,不用太贵重,关键是心意,陪她们出去逛逛街,先让她们从心底信任你的为人,再认可你的教育方式就不难了吧。 切忌以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态度斥责老人带孩子的不是。那只会将关系弄僵,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跟老人家说话要简单明了。 我老公是一个特别不放心的人,每次出去时都要再三嘱咐我婆婆看好女儿。说得多了,婆婆有点生气,骂道:不放心,把她带着走! 我只好出来打圆场:就是,有妈在,有什么不放心的! 然后掏出了张纸,将几个重点记下来递给了我婆婆。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很多妈妈因为过于担心所以跟老人讲解的很详细,其实老人也记不住,而且还会因为不信任而很不开心,只要叮嘱最重要的事就可以了。 3、借着“权威”人物的嘴说事。 老人不接受你的意见多半是对你的不信任。毕竟在她眼里,你只是一个新手,还不如她有经验。所以,不如借着“权威”人物的嘴说事,比如老师、医生、育儿专家之类,她反倒能听得进去。 婆婆为了哄女儿吃青菜的时候,总会说:嗯,吃了青菜会变聪明。你看你多聪明,别的小朋友不吃青菜都是傻瓜。于是女儿学会了骂别人是傻瓜。我有点儿不快,但也怕说多了婆婆不快。于是找了个机会对她说:妈,老师今天说你孙女在学校骂别人是傻瓜。以后这样的话咱不能说啦! 好吧,从此以后,婆婆真的没敢说了。 还有小时候,因为捂太热而导致腹泻。我对她说,医生说以后要带凉一点。她就很顺从地听了医生的话。 4、在适当场合说 有什么事私下跟老人说,别当着外人的面。 我有朋友大大咧咧,当着我们的面就口无遮拦地指责婆婆带孩子的种种不是。婆婆的脸当然挂不住了,当时就想收拾包袱回老家。 你要知道老人家都是很要面子的,被当众指责了,肯定会觉得下不了台,这个时候她可听不进去你的意见,反倒觉得你太不尊重她。 所以,给老人家提意见真的要天时地利人和,要假装不经意地可以通过别人的事例聊起来。这样心平气和地交谈更容易成功! 哎妈呀,感觉很累,但是,没办法啊,得罪了老人家你会更累! 5、从孩子下手其实更有效。 其实很多时候,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更让老人家顺从。因为隔代亲嘛,孙子说出来的话总是对的。 所以把孩子培养得独立,学会自己吃饭、穿衣、做点简单的家务,在老人家想插手的时候,果断地拒绝。那问题就简单多了。 我女儿在幼儿园里学会了那首“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吃饭……”之后,天天唱给婆婆听,婆婆开心笑了,再也不说她还小,需要帮忙了。 6、用自己的缺点说服老人。 如果跟老人家分歧太大的时候,不如牺牲自己,用自己成长中的惨痛失败经历换取老人家的转变也是值得的。 比如你不让小孩吃巧克力的时候,她却偏要偷偷塞给孩子吃。你可以告诉她,你小时候就是吃多了巧克力所以牙齿一直不好。 再比如她太宠孩子不让孩子自己做一丁点儿事情,你可以告诉她,你就是小时候被奶奶宠的,什么都不做,所以现在嫁给她儿子啥也做不好。 嗯,这个缺点一般婆婆是不能忍的。她可不希望她的孙女也像这样,自然会收敛一点了。 每个老人的脾气性格各不同,处久了自然会知道用哪一招比较管用。总之,你不能硬碰硬,也不能自以为年轻学问多啥都对。 不管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在隔代教育这个问题上都会有分歧。慢慢来,磨合最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