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江湖

 海纳百川cl 2016-04-03

探秘云南古茶山

普洱江湖

又是春来,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澜沧江两岸的山头上,积蓄了一冬的茶芽争先 恐后地钻出来,守候了一冬的爱茶人也纷纷摩拳擦掌、伺茶而动。在最早的一 拨茶人到来之前,我们也去踏寻了那些古茶山—布朗山、倚邦山、景迈山、 易武山,等等。我们看到了成千上万棵沉寂却有故事的古茶树,我们见到了形 形色色的执着的茶人、茶农,我们也感受到了古茶山和普海茶的江湖。

普洱江湖

清晨,薄雾笼罩在傣寨和群山之间,茶树,便隐匿在寨子里,群山中。摄影/邱开培

寻茶的候鸟

普洱江湖

橙黄的落叶,黯绿的苔藓,这是西双版纳雨林中最常见的情形也是从外地而来的巡茶人要走的路。摄影/江宏峰

普洱江湖

左图寻茶的路上.随处可见的傣族村寨.是一道亮丽的风累。摄影/仲春之会 ·右图云南少数民族很多.都与茶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图为布朗族姑娘。摄影/S春

两个素未谋面的茶人 如南飞的候鸟,自北京出发 严跨越了 5个多小时的飞行距离,抵达西双版纳。

普洱江湖

树与树距离很近,枝叶纠缠 丛林间飘起的淡淡雾气,偶尔有金色光线从树叶间的缝隙散射进来,迷离出七彩之色。

普洱江湖

右图茶叶在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喝法,图为布朗族烤茶。在一个特制的小茶罐里放些茶叶,放在火塘边烘 烤,等冒出香味时再倒入开水。摄影/灌春

喝上一杯荼,当淡淡荼香流淌在唇齿之间当热流顺着喉管进入胃部,在那里涌动着的时候,陈文义便觉得找到了南飞到版纳寻茶的意义。

普洱江湖

陈玉梅每年都到西双版纳寻茶,不仅因其对茶的执著,更因为在这里能亲近自然。摄影/小斯

普洱江湖

鲁左图瓦竜寨,陈文义和他的助手徒步去看一处茶地:这一路约有12公里,沟壑纵横、丛林繁茂。但对于 陈文义和大多数寻茶的人而言,只要能寻到好茶,艰苦并不黄么。

普洱江湖

右图茶王树几乎是每个山头的标配。图为南糯山的茶王树,约有800年树龄。摄彩/小斯

普洱江湖

普洱茶山头的江湖

普洱江湖

越是老的料,在南洋越受欢迎这种消费地的品饮习惯,渐渐就被总结成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价值观。

自汉人参与茶事活动以来基本上所有的制茶方法都在追求滋味的柔和,《茶经》中“出膏”的说法,正是为了降低苦涩味。

普洱江湖

里古镇茶马古道图展示了古代普湛茶交易的路线。值得注意的是,这条古道还通往东南亚。摄影涨恒钊

景迈山:茶袓在上

普洱江湖

沿着澜沧江,两岸洒落着珍珠般的青山,其所产之普洱,百余年间 享誉整个中国。而这其中,有一座山名为景迈,拥有连绵不绝的 17704余公顷古茶林,不仅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申 适世界文化遗产。那么,这片古茶林究竟如何?又缘何能申请世界 文化遗产呢?

古道本身如今已经只剩下残存的些许遗迹了 ,但那些有关人与荼的故事、习俗,仍然在这片土地上口耳相传 f那些古荼山、古荼树,仍然生机勃勃,迎送着春来秋往。

普洱江湖

他和每一个人聊天的内容都离不开荼茶树的数量、年龄、长势,荼的口感、收成、价格对于世居此地的傣族和布朗族人来说,茶意味着一切。一裸古茶树生长在高大乔木之下。这些雨林里的古茶树,大者少说也有几百岁,小的也在百岁之上。

普洱江湖

立着一座由石头、树桩、竹枝和其他祭祀之物构成的建筑。摄彩/罗树忠

当地人最为在意的,当然是景迈山古茶林的“申遗之路” 自2010年启动申遗工作至2012年成功入 ——这是世遗预备名单中唯一与荼文化有关的遗产地。

敬请关注《世界遗产地理》2016.2月刊!普洱江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