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留学杂记 2

 wuday8 2016-04-03

今天最大的收获的就是作为一助和世界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Muller教授完成一台脊柱手术。

【 L5/S1椎管狭窄、滑脱】

手术方式 — 背侧钉棒固定复位+腹侧椎间盘切除cage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 — 1小时。术后 — 3天出院,3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Muller教授是Greifswald 医院脊柱专家,神经外科全年一半的手术是脊柱手术,几乎全都由Muller教授完成。这类手术国内通常从背侧完成,当然Muller教授的做法也是另外一种选择,减轻神经的副损伤。

因为他的口音太重,所以根据录音材料简单整理一下:对于这类病人,他们倾向于采用后路+前路联合入路完成,手术时间一般在90-120分钟。需要5年的显微神经外科训练,才能有能力完成这种手术。这种手术方式现在作为他们标准的手术入路,切口仅有3cm长。而且必须要用显微镜来完成手术。手术显微镜可以不需剥离椎板旁肌肉,开个小口在显微镜下就可完成,当然手术中使用的超声骨刀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关于神经内镜技术,他也用脊柱内镜做了一些病人,但是疼痛复发或改善不彻底的较多,且并发症也较多。

另外,他们术中使用C型臂,麻醉、护士和技师、医生都穿着铅衣,照相时大家都不躲,各干各的。所以,现在感觉有些时候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小脑复发转移瘤手术】

体位 — 俯卧位。 手术时间 — 40分钟

患者都是在全麻后再进行备皮工作,而且备皮范围够手术切口即可。备皮结束后用胶带粘除切口周围碎发。

仰卧位上头架,然后再翻身上手术台,摆成手术体位—俯卧位。肿瘤切除完毕后,将受肿瘤累及的小脑幕部分切除。

手术摆台和国内不同。术者和一助站在同侧,器械护士和器械台在头端。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而且,他们非常注意术中保护患者的体温,有一台类似于鼓风机样的东西。无菌巾单是中空的,外端可连接这个像鼓风机样的机器,术中始终保持患者的体温。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体会:德国医生的手术培训很严谨,几乎所有医生的手术操作基本一样,很规范,没有费动作。很少使用人工硬脑膜修补,都是用自体筋膜。另外,对这种小脑转移瘤的病人(而且还是二次复发手术),他们后颅窝都是使用骨瓣,固定材料不论是幕上还是幕下都是用钛片和钛钉固定。

德国医院手术器械应该是最先进的,所有显微镜都是PENTERO,手术器械国内难以比拟,图中可以看到令人羡慕流口水的器械。

手术巾单都是一次性的,但与国内不同。这种一次性单透气好,而且都有不黏贴,可以防止巾单脱落。比较起来,咱们的一次性巾单就像假冒伪劣的。

刷手程序简单,只需涂抹一种消毒液,5-10分钟即可。

下面的是手术室的休息间和洗浴间,极为干净!!!如果我们的医院能这样就好了。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这是麻醉恢复间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Morning conference 不多说了,看图就知。每天早交班时都是用多媒体进行汇报。其实只需要一个幻灯机,就可节省大量的资源。德国人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每周三下午4:30开始是学习时间。Prof. Schroeder不管多忙,都要参加主持学习时间,所以别的医生都不敢缺席。这次是一个厂家推广可调脑室腹腔分流管,都是德语,听不懂。图片上看得人很少,因为还没来齐,我才敢照相。照片上左边的就是Schroeder教授,右边是Muller教授。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德国留学杂记 2——在德国完成的第一台手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