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天主要是做题游戏,不是重点推内容。但有朋友不爱玩游戏,贫道承诺过决不断更,所以今天仍然按原著顺序八一段,作为今天的内容推送! 唐僧变虎之后,猪八戒去请孙悟空回来降妖。最后师徒相见,孙悟空把唐僧救回原形,原文是这样的:
这里从头到尾,其实并没有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行为,给出任何洗白。师徒只是互相感谢,说一些场面上的话,竟然绝口不提白骨精的事。 此前呢?此前也没有。唐僧赶走孙悟空后,很快就被黄袍怪抓了。86版这里,安排了一个黑狐精,给他讲明真相。其实原著这里是没有的!唐僧被放出来后呢?也没有任何人和他提白骨精的事,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所以可以看出一点,原著对孙悟空火眼金睛,能够识别妖怪这一点,并不是他最想强调的!我们今天的戏剧,喜欢强调这一点,实际上是失去了本意了。况且贫道也说过,火眼金睛辨识率并不是很高,就算能辨识妖怪,孙悟空似乎也不善于或不愿意描述。 那么,作者想强调的是什么呢?其实有三个地方点了题: 第一就是孙悟空走后:
第二就是“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这就是取得了唐僧的理解。 第三就是孙悟空离开花果山的时候,突然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举动:
这就是取得了八戒的理解。取经队伍是五个人,沙僧不发表意见(原著如此),白龙马基本不会说话,孙悟空以一对二。他的两个反对者,至此都理解孙悟空了。 如果说原著对孙悟空有洗白,也就是这么几处而已。如果把取经队伍看做一个团队,他实际强调的是队伍的团结。如果看做一个人,他实际强调的是身心的和谐。孙悟空打的是人是妖,并不重要! 老实说,孙悟空拥有取经队伍里的最强武力和最高判断力,他的判断是足够可靠的,但是他的问题,前面也说过了,就是他不愿意解释,不愿意分辨,唐僧摆出了怀疑态度,他还抢白。他采取的是效率最高的解决办法,同时也是最破坏团结的解决办法。他的判断力没出问题,反倒是大家对他的接受程度出了问题。 比如第一次面对那个少女,如贫道所说,唐僧还是进行了他最大能力的辨析的,可是孙悟空通过抢白让师父闭嘴,然后就是“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第二次打老婆婆,唐僧就懒得辨析了,白骨精还没讲话,孙悟空就是劈头一棒。第三次唐僧更是一句话没说,却写了孙悟空的内心独白:
问题就在这里啊:他宁愿高姿态,去费心劳力救;甚至低姿态,巧言花语哄,就是不肯和唐僧平等地交流!就是愿意一棍子了事。为什么? 其实每个单位或每个团队里都有这种强硬势力,他可以对能力低的人决断杀伐,也可以花言巧语,其实本质上,还是对这些不如他的人看不起,高高在上!费心劳力救,固然是一种施舍;巧言花语哄,何尝也不是一种施舍?不信我们仔细想想身边的现实情况,小到家庭,中到工作单位,大到国家,都有这样的强硬势力。能力?有!只是态度傲慢,不屑和你讨论问题,还堵你的嘴。你窝囊,就只好受着。 但是,“从无个孙行者取经之理”,强硬势力虽然掌握着暴力机器和信息来源,一定天生具有合法性吗? 那些不如他的人,被笼罩的人,因为是大多数,所以反倒更能代表合法性(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不爽之后,还说不出来。那好,你不和我讲理,我也不和你讲理行不行。用脚投票行不行?其实紧箍咒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唐僧赶孙悟空走,何尝一定要通过念紧箍咒赶走?白骨精是人是妖,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只看到,大好形势,在领航人过于强势的情况下,引发了多数人的暴政,就这样不理智地分崩离析了! 往期内容: 第一讲 | 第二讲 | 第三讲 | 第四讲 | 第五讲 | 第六讲 | 第七讲 | 第八讲 | 第九讲 | 第十讲 | 第十一讲 | 第十二讲 | 第十三讲 | 第十四讲 |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 第十七讲 | 第十八讲 | 第十九讲 | 第二十讲 | 第二十一讲 | 第二十二讲 | 第二十三讲 | 第二十四讲 | 第二十五讲 | 第二十六讲 | 第二十七讲 | 第二十八讲 | 第二十九讲 | 第三十讲 | 第三十一讲 | 第三十二讲 | 第三十三讲 | 第三十四讲 | 第三十五讲 | 第三十六讲 | 第三十七讲 | 第三十八讲 | 第三十九讲 | 第四十讲 | 第四十一讲 | 第四十二讲 | 第四十三讲 | 第四十四讲 | 第四十五讲 | 第四十六讲 |第四十七讲 | 第四十八讲 | 第四十九讲 | 第五十讲|号外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