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3场 展演(三)12月22日09:30

 文子783 2016-04-03

B3场 艺术节音乐歌舞展演(三)

演出时间:12月22日上午9:30

演出地点:昆明剧院

取票时间:12月22日08:20—09:15




【歌唱:习俗·婚俗·嫁女调】


01、独唱《哭嫁歌》

普旧芬/绿春彝族

歌词大意:感谢父母养育我,给我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如今我成大姑娘了,已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不是不想孝顺你们,如果我是儿子,那该多好……


02、独唱《嫁女儿调》

卢夫杯/绿春哈尼族


03、齐唱《婚嫁歌》

闭竹花、字明秀、字家花、字家珍/大理巍山彝族(腊鲁人)

嫁娶双方宾客对唱,唱词涉及姑娘出嫁财产分割。歌词有“闺女不想出嫁说,闺女嫁出心如割”等。


04、齐唱《送嫁歌:搓妞妞》

阿吉、阿培、布奔、咩农/孟连哈尼族(阿卡人)

孟连哈尼族阿卡人姑娘们为出嫁的同伴唱的歌曲,内容为自己舍不得姐妹出嫁,及祝福她未来的日子。


05、独唱《嫁女调》

和慧琼/丽江纳西族

纳西少女出嫁前夜,亲戚与乡邻们聚集在新娘家里,母亲和女儿用歌声互相诉说离别之情。歌词为即兴演唱,内容多为表达女儿对母亲的眷恋以及母亲对女儿的叮嘱。


06、独唱《送新娘调·远飞的鸟儿》

何英连/丘北壮族

丘北壮族为新娘送行的歌曲,内容为提醒新娘不要忘了父母养育之恩,要常回家探望。


07、独唱《哭嫁调》

李树清/ 墨江哈尼族(卡堕人)

墨江哈尼族卡堕人在男方来女方家接亲的那天晚上,新娘在自己家唱的歌曲。内容是表达向父母、兄弟、姊妹依依惜别的心情。




【器乐:口弦】

口弦是古老的民间乐器,声音较小,多为男女青年以琴代言谈情说爱,互诉衷情,或独自弹奏。


01、口弦独奏《“嘎念尼赤哦”》

余永华/迪庆维西傈僳族


02、口弦齐奏《蜜蜂过江》

和冬月、木诚/丽江纳西族


03、口弦独奏《过江调》

李海术/兰坪普米族




【乐舞:祭祀鼓·节庆鼓】


01、舞蹈《石林圭山鼓舞》

何云峰/石林彝族(撒尼人)


02、舞蹈《牛皮鼓舞》

朱文忠、马兴荣、朱金芝、张丽书/墨江哈尼族(碧约人)


03、舞蹈《傣族象脚鼓舞》

昆弄/孟连傣族

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特色的一种群众性男子舞蹈。因挎着形似象脚的鼓起舞,故名象脚鼓舞。


04、舞蹈《佤族象脚鼓舞》

尼端/西盟佤族

与傣族象脚鼓舞类似,都使用形似象脚的鼓,但节奏和动作各具特色。


05、舞蹈《栽秧鼓舞》

普旧芬等/绿春彝族

一种双面都可敲打的鼓。三人一组分前后两侧,其中一人跪地击鼓,另外两人一边击鼓一边跳舞,在村落传统习俗中只有妇女可打奏。它有24种不同的复杂节奏。




【歌唱:劳动·节庆·生活叙事·一】


01、古歌演唱《种天种地》

普家则、李四、张寿德等/红河彝族

这是一首《古歌》,将彝族的历法、节气和与之相关的生活常识融汇在歌词中,一代一代唱给后人听。


02、对唱《阿尺木刮》

余海英、余新华/维西傈僳族

《阿尺木刮》是傈僳族民间山歌调中的一种,多是以歌伴舞,也可以单独以歌唱形式出现,曲调多样化。


03、歌舞《犁地歌》

蔡学珍等/丽江华坪傈僳族

傈僳民歌,描述犁地劳动时的场景。


04、合唱《赶猪调》

蔡学珍等/丽江华坪傈僳族

傈僳民歌,表现早晨赶猪劳动的场景。


05、独唱《放猪调》

兰友英/丽江永胜彝族(他留人)

彝族(他留人)民歌,描述了劳动中小猪拱豆田的趣味场景。


06、《啊嗨悠》

兰友英/丽江永胜彝族(他留人)

彝族(他留人)民歌,曲调以歌中的衬词而得名,演唱内容是一年十二个月的生产劳动过程。


07、对唱《纳西牧歌》

和月圆、和国江/丽江纳西族

纳西人牧羊的时候,喜欢站在山腰,对着滔滔江水唱起高亢而委婉的“牧歌”。“牧歌”歌词多为借景抒情,或模仿山羊的咩叫声与羊群进行交流。


08、民歌对唱《谷凄调》

和冬月、木诚/丽江纳西族

纳西民歌“谷凄”,可译为“吟诵”,有“咏叹”之意,是纳西族古老的民歌演唱方式。其曲调委婉悠扬,旋律动听、浓郁缠绵,所表达的内容多为传统的爱情故事。


09、《窝蒙达·热美蹉》

和冬月、和耀伟领唱/丽江纳西族

是纳西民间流传悠久、地域广泛、喜闻乐见的音乐(歌舞)形式。注重叙事、辅之抒情,有诗、歌、舞的特点。通常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边唱边舞。


10、白族大本曲演唱《望夫云》

段凤清、赵彦金/大理宾川白族

白族青年男女阿凤、阿龙的故事,整个故事的发生嵌在白族的不同节日集会中,随着时间发展,情感也越来越深厚。


11、白族大本曲演唱《柳荫记》

段凤清、赵彦金/大理宾川白族

《柳荫记》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12、独唱《背扎把》

毛公德/大理巍山彝族

彝族在山上种荞之前要把“扎把”背到地里,火烧之后再开始种荞,描述了刀耕火种时的劳动过程。


13、彝族古歌《梅葛调》

普文学/楚雄彝族

“梅葛”为彝语,叙事古歌的曲调名。梅葛无文字记载,靠记忆保存,口耳相传,并与原始宗教祭祀、节日庆典、民俗礼仪相生相伴。当地老人们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歌,吟唱能禳灾避祸、驱邪逐魔,祈福如愿。


14、对唱《梅葛·离别调》

罗文辉、罗英/楚雄彝族


15、齐唱《傈僳·梅葛调》

李贵琼等3人/楚雄傈僳族




主持:龙成鹏

特邀讲解:吴学源、白爱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