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中国行:丽江

 遗韵斋 2012-07-26
魅力中国行:丽江

  第一章 关于丽江(本章免费)
  1.历史年代
  丽江地区虽处边僻之地,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战国时期(前316年),秦灭巴、蜀两国,先后设置巴、蜀、汉中三郡。蜀郡太守张若把秦的统治势力伸入今四川盐源至云南丽江一带。
  三国时,云南是蜀国的一部分,称为“南中”。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亲征云南,最后“七擒七纵”孟获,完全平定南中,新设云南郡,以云南(今祥云县)为郡治。
  两晋南北朝时期,丽江仍属云南郡,称遂久县。
  据《明史·土司传》和《木氏宦谱》载,丽江纳西首领阿宗阿良后代阿甲阿得,元末任丽江宣抚司副使,洪武十五年,明军攻克大理,阿得率众首先归附。总兵管傅友德奏闻,皇帝赐以木姓,十六年开设府治,授丽江知府,并协助明军统一滇西北地区。丽江木氏土司,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而闻名于世,木土司从内陆聘请来一批又一批的教师、画师、乐师、医师及手工业匠人,并花厚礼同当时的文化名人杨慎、徐霞客等交往。明代,可谓丽江木氏土司发展的鼎盛时期。
  1673年,吴三桂又背叛清廷,挑起战乱。丽江纳西族土知府木懿,抵住了吴三桂的利用威胁,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建立中华民国。1913年在今丽江地区范围设丽江、永北和华坪三县,1934年永北县改名永胜县,1936年宁蒗县佐改为设治局(指在土司制度仍然存在的地方设置的机构),均直接由省领导,后又在省与县之间增设了行政督察区。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中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转战24个县,于1936年4月25日从鹤庆县城进入丽江县城,次日下午开始,2万多人在长江第一湾石鼓到巨甸120里长的江面上,分别从5个渡口抢渡金沙江,取道中甸北上抗日。红军在丽江开仓济贫,宣传革命道理,他们撒下的革命火种,深深播在丽江各族人民的心坎里。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各族儿女组编成第六十军,仅在1938年3月该军参加的台儿庄战役中,就有纳西族官兵和世鸿等110人为国捐躯。1942年,丽江地方政府为抗日阵亡将士祭奠亡灵时,共有烈士280名之多。为了教育后代,丽江各界1945年挤战胜利后,立了一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现仍竖立在丽江黑龙潭公园内。
  解放战争期间,丽江地区先后有三千多名各族英雄儿女,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七支队及地方武装。1949年5月,中共丽江工委首先建立了“丽江人民自卫三中队”,这批各民族的子弟兵,配合南下大军消灭西昌贺国光残部的堵击战等重大战役,为云南全境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9年7月1日,丽江县在全省较早实现解放。随后,永胜、宁蒗、华坪三县亦相继获得解放。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丽江历史年代和重要事件:
  封闭时期(公元680年——1253年)
  680年被藏族征服,开始吸收藏族文化
  794年被南诏征服,从而开始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1253年被忽必烈征服,正式归入元,纳西木氏土司开始长达470年的自治,有系统记载的纳西历史开始
  1276年元朝建立云南行省
  1382年丽江府成立,官府位于今天的丽江古城
  1616年白沙大宫积宫,融合了藏、汉、纳西艺术技巧和题材的白沙壁画完成
  转型时期(1700年——1996年)
  1700年第一所官立学校开办
  1723年雍正的改土归流政策使来自中原的知识型的流官代替了木氏土司行使丽江的管辖权
  1921年美国学者洛克抵达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开始引起国外学者关注
  1949年在新意识形态下的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
  1988年宣科先生的纳西古乐团开始向国外游客进行演出,纳西古乐逐步走向世界
  1995年丽江飞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丽江与外界的沟通得到极大促进
  新生时期(1996年以后)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里氏七级地震,死伤5000多人。丽江独特的风光和文化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19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2003年丽江“撤地设市”辖一区四县。“三江并流”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东巴文化”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2.历史沿革
  白沙遗址
  丽江虽地处偏僻,但也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
  丽江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10万年以前。1958年,在丽江县城南13公里的漾弓江畔术家桥附近,出土了一批旧石器和兽骨化石,考古学界称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西南地区还没有出土过旧石器的空白。1960年又在该地出土了三根人类股骨化石,1975年再次在该地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一个,为少年女性,考古学上定名为"丽江人",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距今10万年左右。"丽江人",表现出蒙古人种的特征,说明早在十万年前,已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丽江地区繁衍生息。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丽江地区境内发现了众多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如在丽江县大东热水塘村、宁蒗县永宁皮匠村、开基村、西川金型,永胜县河口等地,出土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凿、石镜、石纺轮、柳叶形无键石嫉等,在永胜县还发现了新月形弧刃穿孔石刀。此外,90年代初,在丽江县大具乡下虎跳峡至鸣音乡洪门口的金沙江沿岸,发现了反映古人类持猎生活场景的12个古崖画点,在有些崖画点还发现一些新石器。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初步定名为"金沙江崖画"
  在丽江县金沙江沿岸的巨甸金沙旺村、新营村、路西村、德良杭以及丽江坝的狮子山等地,出士了一批红铜斧、红铜刀、红铜器皿等。这些红铜器,与考古学界命名为:"洱海区域红铜文化"同属一个时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相当于商代晚期。
  象形文字
  青铜文化时期的青铜器在丽江也多有发现。70年代末,在宁蒗县大兴镇古基群中,出土了3000余件青铜器,200多件陶器。在丽江县黄山长水村、拉市吉余村、石鼓、大具、红岩等地先后出土了山字青铜剑、青铜箭傲、青铜甲片、青铜锻等,在永胜翠湖芮官山古墓出土了剑、戈、矛等青铜兵器200多件,在军河发现两面早期铜鼓,为云南型钢鼓北传路线的物证。这些青铜器距今均有2000多年,反映出丽江地区灿烂的青铜文化。
  丽江地区曾是战国秦汉时期南方陆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之一,又是唐宋以来西南地区茶马古道的要冲,它像一条历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对外友好交往史和西南地区发展史上,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发挥过重要作用。隋唐时期在丽江塔城金沙江上建造铁桥的史实,不仅表明当时这一地区的冶炼技术和建桥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也说明这一地区的商贸活动已十分发达。丽江经西藏通往南亚地区的这条商贸古道,直到近现代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条古道上马铃声声,数以万计的马帮队伍,把众多的抗战物资从印度驮运到抗战大后方,一度成为当时国际援华物资进入中国战场的陆上唯一运输线,而丽江也成了这条运输线上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同时、丽江也是当时著名的驼峰航线上的重要中转站。
  在云南历史上,丽江作为首开崇尚汉文化之先河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元明以来,丽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也因此有了空前的发展,史称当时的丽江在云南"富冠诸土郡","云南诸土宫,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术氏为首。"有明一代,术氏丽江被中央王朝多次褒奖,称其为"辑宁边境气"西北藩篱","益笃忠贞"等等。术氏在大力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开采矿产,发展工商业的同时,积极吸收汉文化,购进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建造了"万卷楼",延请中原名师教其弟子,逐渐培养了一批用汉文写作并有较高造诣的诗人,在当时就刊刻印了10余种诗文集,今存诗文者有术泰、木公、术高、术青、术增、术靖等六人,被后人称之为"术氏六公"。雍正年间,丽江又在云南率先实施了"改土归流"政策,从而打破了土司垄断文化的格局,先后创办书院、义学,民间子弟开始学习汉文化,出现了大批中下层乃至贫寒出身苦读的诗人,如桑映斗、李洋、马子云等等。正是由于丽江地区先辈积极学习引进内陆先进汉文化,自元明以来逐步造就了崇尚文化的良好社会风气,影响及后代子孙,为现代产生方国瑜、周霖、杨凤这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打下了基础。也为丽江后来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创造了条件。
  3.地理位置
  丽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部,滇西北中部。地跨北纬25°59′~27°56′,东经99°23′~101°31′之间,东西最大横距21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13.5公里。东部及东北部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毗邻,西部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接壤,西北部与迪庆州中甸县隔金沙汪相望,南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永仁两县相连或隔江相望。全区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92.3%,高原坝区占7.7%。人口密度为51人/平方公里。
  丽江地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流经全区的金沙江以及两岸拔地而起的属云岭山脉的老君山、玉龙山、绵绵山(俗称小凉山)三大山系,构成了丽江地区地形的基本经脉和骨架。金沙江似一条彩带,一头系着老君山,一头牵着小凉山,中间缠绕着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又如同一个慈爱的母亲,怀里抱着的是丽江县,背上背着的是永胜县、宁蒗县和华坪县。
  金沙江从丽江西北端塔城乡入境,至丽江地区东南端华坪县腊乌渡出境,奔流615公里。全区属金沙江水系的大小河流有90多条,其中较大河流为丽江县的金庄河、冲江河、漾弓江、黑白水,永胜县的五郎河、马过河、仁里河,华坪县的新庄河、乌木河,以及先流入雅窘江后归入金沙江的宁蒗白渠河、永宁河(开基河)等26条河流。境内天然湖泊主要有永胜程海、宁蒗泸沽湖、丽江拉市海,另有文笔水库、清溪水库、吉子水库、团山水库、羊坪水库、务坪水库、术底警水库等130多个中小型人工水库,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闪耀在万山丛中。
  4.交通情况
  公路
  丽江地处滇、川、藏三省交汇处,公路四通八达,进出丽江当然以公路最为普遍。在丽江境内有214国道由南至北穿境而过,往北可过中甸抵西藏境内,往南可经大理去全国各地,随着世博会的胜利召开,丽江境内的交通条件也有所改善,但因地理方面原因,这里一般都是普通的盘山柏油路面。
  乘汽车去丽江,常走的路线是从昆明到丽江,距离500多公里,其中从昆明到大理可选择高速公路,也可选择走320国道,从大理去丽江走214国道。
  从昆明可直接乘车去泸沽湖,一般是下午16:00发车,第二天早上10:00才可抵达宁蒗县,且只有一班卧铺车,票价约为130多元;或从四川攀枝花经宁蒗县抵达泸沽湖,从攀枝花到宁蒗县城需要8小时,票价为40多元。
  从丽江市区去泸沽湖也必须经过宁蒗县城,有老线路和新建成的线路两条可供选择,行程时间分别是7小时和4小时,票价为50多元,但到夏季多雨季节,新线路的路况不好,司机一般都选择走老路,时间相对来说就长一些,当然也可以在丽江包车前往,价格按照车型计算,分单程和来回双程,单程一般为600元左右,而来回则需1000元左右,车型档次越高、座位越多,价格也就相应贵一些。
  从宁蒗县城每天都有大客或中巴前往泸沽湖,票价都是20元左右,行程为3小时。
  丽江境内的各旅游景点比较分散,而且相距较远,交通工具多为汽车(也有摩梭人提供交通工具,有搬运汽车、拖拉机、马等),一般路途较为颠簸,晕车的游客应提前做好准备。
  丽江有多个汽车客运站:
  1、丽江客运服务中心汽车站:位于丽江古城西南角,云杉旅游开发总公司旁边,乘1路车可直达。有到中甸德钦的班车,也有到昆明的夜班卧铺车,车费88元。
  2、丽江古路湾客运站:古城北面黑龙潭公园附近(红太阳广场),主要发往大具、下关、中甸、攀枝花的班车以及到昆明的夜班卧铺。
  3、丽江高快客运站:位于香格里拉大道,现只有发往昆明的班车。
  4、丽江旅游客运站:长水路纳西大酒店旁,班车只发往昆明、下关。
  昆明—丽江
  从昆明市长途汽车客运站、潘家湾长途客运站、东西南站、南窑客运站、关上广场站均有客车发往丽江,每天有数十班,行车约10-12个小时,豪华旅游车票价150元。
  丽江—昆明
  丽江开往昆明的车大都从丽江长途汽车站出发,票价155元,行程10小时。从丽江旅游客运站每天上午有车发往昆明。丽江高快客运站每天上午都有班车到昆明。
  大理—丽江
  如果到了旅游旺季,买不到前往丽江的车票,可以先从昆明前往大理,再从大理至丽江。大理下关至丽江每天也有多班中巴往返,行车3小时,票价60元。另外,需要提醒游客的是,大理开往丽江的班车大多是白天发车,如果你晚上到大理的话,可以在大理古城洋人街住上一晚。从丽江开往大理下关的车票价60元,行程3小时。
  丽江—香格里拉从丽江红太阳广场的丽江汽车客运中心,或玉泉宾馆、丽江饭店等地都可以买票,票价30元左右。
  航空
  丽江是知名旅游地,从各地进入丽江的交通还算方便,除云南昆明、版纳外,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贵阳等城市开通了直达丽江的航班。
  多数游客选择先飞昆明,再从昆明或飞或乘车前往丽江;如果时间凑巧,现在从上海等城市也有航班直飞丽江,只是不如飞昆明航班多罢了。丽江机场距离县城28公里,从昆明飞丽江,空中行程约40分钟,票价约420元。游客可在昆明市拓东路省民航购票中心(省烟草大楼对面)、丽江县福慧路购票。
  丽江机场有民航专线车往返于机场和县城之间,终点站在新城云南航空公司售票处门口,途中会经过丽江古城的一个入口,车程30分钟,票价10元;从入口打车6元可进入古城腹地。也可以在新大街搭乘1路公交车,直达机场。
  航线航班号起飞降落全价(元)备注
  北京首都机场—丽江MU571214:1519:152410昆明经停
  上海虹桥机场—丽江MU5806
  MU581808:35
  13:50
  16:0513:30
  18:50
  20:552430昆明经停
  广州白云机场—丽江CZ3487
  MU573408:35
  12:3512:40
  16:451790昆明经停
  深圳宝安机场—丽江ZH9981
  MU576008:30
  17:5511:05
  21:551630直飞昆明经停
  成都双流机场—丽江CA4451
  3U8693
  CA426518:30
  19:05
  20:0019:40
  20:15
  21:10880直飞
  重庆江北机场—丽江3U8677
  CA443320:45
  16:2522:00
  19:251000直飞246经停1357
  贵阳龙洞堡机场—丽江CZ364908:2009:40940直飞
  昆明-丽江每天往返大约十五个航班,全价530元,机建燃油110元,行程40分钟。
  火车
  目前丽江尚无铁路连接,如果经铁路前往丽江,则可以先到达昆明、大理、攀枝花三个目前通火车的城市,再乘坐大巴抵达丽江(路程305公里),攀枝花站有前往宁蒗县的班车,但是到丽江的公路等级较低,途径悬崖陡坡,需做好颠簸的思想准备。昆明到丽江有国道相连,但最好的旅行方式是乘坐火车沿新修的广大铁路(广通-大理)到大理,先行游玩,然后乘坐中巴花4、5个小时就可进入丽江。
  昆明火车站售票处:南江宾馆后面的昆石路19号
  公交车
  丽江的公交车都是中巴车,票价是以公里计的,上车每条线路一般为0.5-1元人民币,还有一些私人运营的中巴车。具体车次路线:
  1.新大街(百货公司)—福慧路(民贸公司—丽江宾馆—县政府—民航站—慧通商场)—西安街(中段一八中)─长水路(县农业局—地区修理厂—交警大队--客运站)—民主路(公路总段─地区贸易中心商场—百货大楼)
  2.民主路(客运站—公路总段—邮电大楼)—正东路(农贸市场─县一中—石油公司—县水泥厂—金山—林业工程公司机关—林业工程公司车队—良美行政村—返回)
  3.南环路(地区中学—机床厂—毛纺厂—三家村叉路—军分区—客运站)—民主路(公路总段—邮电大楼)─新大街(红太阳广场—黑龙潭—地区运输公司—北郊小区—清溪水库—玉林实业公司叉路口—玉林实业公司—返回
  4.民主路(百货大楼—公路总段—客运站)—南环路(军分区—三家村叉路口)—南口路(大研中学—祥云村-—迪庆州干休所—民族中学叉口—中和村—纸厂—财校—木综村—返回)
  5.新大街(百货公司—公路总段—客运站)—长水路(丽江汽车总站—地区运政管理处—县农业局—冷冻厂—陶瓷厂)—拉市乡(乡二中—乡政府—吉余—返回)
  6.新大街(邮电大楼—红太阳广场—黑龙潭—地区运输公司—北郊小区—清溪水库—玉林石业公司叉口—白沙街—返回)
  7.新大街(邮电大楼)—白沙壁画叉口—玉峰寺叉口—甘海子—云杉坪—返回
  8.新大街(百货大楼—红太阳酒店—黑龙潭)—象山东路—雪山中路(中级人民法院—民航站—金甲商场)—长水路(丽江汽车总站—客运站)—民主路(公路总段—百货大楼—返回)
  9.福慧路(县政府—行署)—新大街(红太阳酒店)—西安街(北段—慧通商场)—福慧路(卫校—民航站—县政府—返回)
  出租车
  丽江的人口不算多,然而丽江的的士却发展到了近千辆的规模,人均比例据说在云南省名列前茅,来来往往的红色夏利已经成为丽江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
  并且方便了众多的外来游客,一般夏利的士在白天6元起价,桑塔纳起步价7元,一般不打表,由于丽江城区规模不大,仅县城内游览,一般6元/次足矣,所以很实惠。在晚上,的士司机会根据政府的许可提高起价。
  丽江主要的的士停靠点位于古城与新城区交界的玉龙桥附近,这里也使游客进入丽江古城
  和四方街的主要通道。另外,每天早上在丽江东巴文化国际交流中心附近,也有不少的夏利车提供到云杉坪,玉峰寺
  等景点的包车或定时接送服务,游客可以和司机谈妥接送的时间和价格,一般本地纳西族的司机可以完全信任,
  但在春节等旅游旺季游客也要把价格和服务问清楚。
  自行车
  丽江城市不大,很多人喜欢租自行车四车游玩,方便随意。市内有很多出租自行车的地方,在红太阳广场便有出租服务,租费15元/天。另外丽江古城国际青年旅馆也有这项业务,但只对旅馆内的住客,不过淡季时好商量。
  房车
  从丽江古城前往泸沽湖、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亚丁、稻城、西藏等地还可以选择旅居房车,价格在800-1200元/天,既解决了出行问题,还可以解决住的问题,不用为预定酒店发愁,比较适合亲朋好友及自由行的客人,还可以合租,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车价、房价较贵的时候。丽江有多种房车选择,可供4-8人出行,人均消费不是很高,相约丽江结伴出游,车外是景车内是家,也是另外一种享受。
  丽江租车价格比昆明要贵一些,越野车每天在350-450元左右,普通轿车250-350元,由于丽江出发大部份是山路,而且海拔较高,没有山路驾驶经验的,最好请当地司机师傅配驾。
  5.气候情况
  典型的立体气候
  丽江虽处低纬地区,但海拔较高,加上地势北高南低,山川纵横交错,因而形成气候区域差异和一个地方的垂直差异明显,使全区兼有亚热、温、寒带三种气候。就全区范围看,西温寒,东南暖热,玉龙雪山永久积雪,为寒温带高山气候;平坝及半山区凉爽宜人,属暖温带高原山地气候;金沙江河谷干燥炎热,属亚热带气候。就某一地看,则三种气候并存,比如金沙江虎跳峡,谷底海拔1500~1700米,两侧的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海拔分别为5396米和5596米,相对高差达3900米,江滩是亚热带气候,随海拔上升,依次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山顶则是高山苔原带和终年积雪的雪山冰漠带,典型地体现出"一山分四季"和“立体气候”的特色。
  气温
  丽江特点: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室内室外温差大,紫外线强。丽江气候干湿季分明,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5月-10月为雨季;四季不分明,冬季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同类型气候区偏高,夏天平均气温相对较低;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大,全区除6月-9月外,昼夜温差一般都在10摄氏度以上;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全区海拔从1015米到5596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垂直气候特征。
  丽江的天气,喜怒无常,不说冬天,就算是三伏天,气温有时候也会降到十度以下,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来丽江,带上足够的衣物是必须的,建议夏天除了夏装以外,适当的带上一两件春秋装,冬天必须带上防寒的夹克及羽绒服等,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大,衣物最好是方便随时脱穿的,不要一件顶几件,这件一脱下来,里面就是短袖了。
  降水
  由于丽江地区冬、夏控制本区的气团性质截然不同,形成了冬干夏雨、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丽江年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5~10月为雨季,来自印度洋及南海(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即吹送过来丰沛的水汽,使境内湿度变大,云雨增多,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7、8两月特别集中;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受印度大陆北部干暖气流控制,天晴日暖,雨雪量少,故常有春旱出现。
  日照
  丽江平均海拔高,全区太阳辐射较强,以每年3月-5月最强;丽江坝子年日照时数为2530小时,光能充足,丽江、华坪两县更高,年均在25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46.5千卡,为全省最高值区。加之丽江工业不多,自然环境很少受到污染,空气清闲洁净,到处青山碧水,四季庄稼生长,尤其冬春二季,天空分外湛蓝,阳光充足明媚,令人赏心悦目。
  6.丽江的少数民族
  纳西族
  纳西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人口有28.9万余人。分布在云南西北的丽江地区和迪庆、大理、怒江以及四川省的盐源等地,其中多数人口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沙江从青藏高原南流,至海拔高5596米的丽江玉龙大雪山周围,形成一个"n"字形的江湾大峡谷,长达400多公里,相对高差在3000米左右,使丽江地形分为山地、河谷和盆地三大类型,纳西族便世代居住在这江河纵贯、森林密布、湖泊众多、气候温和的"长江第一湾"里。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曾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由于同音异写,汉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称之。"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至于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纳西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端,平均海拔2700米。这里群山耸峙,江河交错。丽江北部的玉龙雪山和中甸东南部的哈巴雪山,终年玉积琼堆,宛若腾空而起的玉龙。玉龙山区植物群落多样,素以"植物仓库"著称,并以"花的世界"闻名,仅杜鹃花就有40多个品种。金沙江上游自北向南流泻,至石鼓镇为山势所阻,于是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接着江流急转东北奔腾而去,在玉龙和哈巴两座雪山中间形成了著名的"虎跳涧"大峡谷,是世界上难觅的探险旅游胜地。
  纳西族地区的气候差别较大,可分寒、温、亚热三种类型,宜农宜林宜牧。珍贵的雪茶和丽江马一直名扬全国。
  纳西族服饰
  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
  纳西族祭天
  二月初八的北岳庙会,纳西语称作"祭三朵",这也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保护神或战神"三朵"的传统节日。北岳庙,因南诏时曾封玉龙山为北岳,三朵庙建在玉龙山麓而得名。相传,古时有一猎人,在玉龙山上发现一块奇异的雪石,遂背回家去,走到现今的庙址时,雪石异常沉重,就歇下休息。再想背起赶路,雪石重不可移,人们认为这是神的化身,就地建庙祭供,从此,人们常常见到一位身着白甲,戴白盔,执白矛,跨白马的天神,经常显灵,保护这里的上地和人民。纳西人认为三朵就是本民族最大最有权威的神、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属羊日,要用全羊隆重祭奠。庙会期间,正是茶花初开时节,届时,人山人海.烟火缭绕,花开四野,人们四散野餐,信徒烧香磕头。此庙会之隆重与气氛,冠丽江所有庙会和节日之首。
  白族
  白族,有人口1594827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驰名中外的白族聚居区大理,苍山终年白雪皑皑,洱海碧波荡舟,素有"东方端士"、"鱼米之乡"的美誉。
  白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稳定的白族群体。汉、晋时期,白族先民被称为"昆明"。唐代称为"河蛮"、"松外蛮"、"白蛮"。元、朝时期称为"(上棘下人)人"。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自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造像,《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大理画卷》等都显示了白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的卓越才能。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他们聚居的区域已成为我国西南边陲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彝族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西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人口为7762286人。
  彝族是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生活于西北氏羌族群的后裔。彝族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点,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6个方言。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囊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彝族属山地民族,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
  来源广,历史久,分支多,造就了彝族文化的丰富性;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广,铸就了彝族文化的差异性。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明显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人民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和音乐独具特色。
  傈僳族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其余的散居于云南省中甸、德钦、维西、丽江、永胜、华坪、宁蒗、漾濞、腾冲、陇川、瑞丽、梁河、潞西、临沧、耿马、楚雄、元谋等30余县,以及四川省的西昌、木里、盐源、盐边、米易、会理、会东等地。与汉族、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主要从事农业。
  傈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普米族
  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3600人。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少数分布于丽江、永胜、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等地,与汉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西番”或“巴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族、白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的语言。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信仰道教或藏传佛教。节日有大过年、大十五、尝新节等。
  农业是普米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青稞、豆类、薯类等,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