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重学生个体 促进班级管理

 教育繁星 2016-04-03

十八年的班主任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懂得: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生造成按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就要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尤其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班主任劳作为学校的教育第一线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只有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班级的管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如何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呢?我认为“爱心”“真心”“耐心”“平等心”必不可少。

一、爱心——心灵沟通的前提

案例一:班级学生赵某某,家中独子,在家庞爱有加,上课听音乐,与政治老师发生了冲突,他父亲来校知道他惹事后就是一顿打骂。当时我意识到这可能是转化他一次较好的机会,于是我推开他的父亲,并且表扬劳动积极,尊敬师长等。这时我注意到他以感激的眼神看着我,后来经过几次交谈,用我的爱感动了他,他各方面变得越来越好。“爱心”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班主任的爱心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热爱班级工作,能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引导学生共同向既定的目标奋进。其次,对全班学生要有热爱之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无私地热爱关心每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的亲切询问、中肯评价以及具体的帮助和关心定能让学生感化,体会到老师的真诚之爱,师生的情感得到交流,学生心灵会碰出火花,班级工作自然会赢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有利开展。当然,对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和迁就,而是要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严和爱的有机结合:严中有爱,慈中有厉。

二、真心-------心灵沟通的关键.

案例二:王某某是一个很懂礼的男孩。他父亲在不幸在次车祸中去世。因其特殊性的情况,所以我对他更是关爱有加,在一次周记中他这样写道“我不想班主任对我格外的关心,更不想同学们知道我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会更自信一些 ”我找他说“你是个很坚强的孩子,老师很欣赏你,你不要把老师对你的关心当成一种负担,老师关民心不是同情你,是真心帮助你”通过多次的谈话和帮助,他终于走出了心灵的那片阴影。“真心”就是班主任要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虚情假意,只有这样才会与学生以心交心.达到心的沟通.这要求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学生留下实在的印象,尤其言语上要做到打开天窗说亮话,与学生的谈话,劝导要与班级学校等周围环境相符,抛弃假话大话空话,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话讲到他的心坎上,说出了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这样会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敞开心扉真心诚意地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把班主任当作知心朋友,愿意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道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甚至指出班级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班主任在学生畅所欲言的情况下,得到了真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改进工作方法,消除学生中的不利因素,发挥他们的积极方面,班主任的任何虚假言行都会令学生极其反感,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是对学生的欺骗,对学生的不尊重,无形中也在培养学生的恶劣品质----欺骗,而谎言一旦被穿,真相大白,班主任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大打折扣,学生就不会再向你吐露真言,只会以牙还牙,讲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或者沉默不言.班主任就很难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搞好班级工作也只能是奢谈.

三、耐心--------心灵沟通的保障

案例三:李某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常常引发同学间的矛盾,每天总少不了给我添麻烦,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天生长成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老师苦口婆心,可他仍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前,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不然,他可能会带坏一群立场不坚定的男生。俗话说“一棵树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一个班级是由年轻活泼的学生组成,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不同的丰富个性思想,而每个学生的思想都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它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因此与学生沟通思想就需要时间和耐心.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对学生的教育不可性急暴躁,而要平声静气,如和风细雨滋润心田,做到润物细无声,切那种声嘶力竭,大发雷霆企图以势压服,结果学生是口服心不服.心平气和亲切的话语无形中就会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接纳你.如对犯错误的学生,通过了解情况,摆事实,讲道理,不急躁,不厌其烦耐心说服教育,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所犯错误,并认识到犯错误的原因.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犯错误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反复,对他们要持之以恒观察其言行举止,发现问题应进行再教育,一定要避免急躁情绪,认为“朽木不可雕’”,对其撒手不管,将其推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不良影响.“金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的耐心定能打动学生的心灵,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火花.

四、平等心-------心灵沟通的基石.

班上有个学生张某,是一位成绩一般,但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男生。这一学期班上转过来一个新生刘某,这个学生特好动,爱讲话、上网、属于活跃分子。所以我就把他们排在第一桌,一星期下来,我发现,同时,班干部也反映他们讲话特严重。于是我中午把他们叫出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们大骂了一顿。事后,张某写了一封信给我,解释了很多的事情。原来在他们讲话的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一个刘某帮助张某的故事。同时也举报了班上所存在的我不知道的隐患。事后,我一直在深深的自责。我不了解清楚事情真相,只听片面之辞和主观判断来批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实在是一种伤害和打击。事情过后,我也找了他俩谈话,向他们俩道了歉。同时也指出了他们不对的地方,他们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样原来很僵的关系也就得到了缓解。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班主任面对的一群思维发达情感丰富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有尊严,有羞辱心,…因此,任何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言行都会遭到学生的唾弃或无声抵抗.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抛掉所谓的“师道尊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达到心灵的默契.班主任也应该认识到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应该同样受到尊重理解与支持.如对那些不循规蹈矩,行为怪异的学生要能持宽容的态度,不歧视,不厌弃,并注意发现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怪问题,不压制,不嘲讽,剖璞见玉,循循诱导,与学生多沟通,多协商,理解学生的需要,体谅学生的难处,允许学生提出怀疑,甚至提出与老师相反的见解,班主任只有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主体,通过对话和理解,才以能沟通思想达到共鸣,使班级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实践证明,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关注学生的自身需要,尊重学生情感, 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每个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主任用爱心真心耐心平等心来对待每个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卓有成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