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CC2016|HOPE-3心血管治疗与预防的新希望

 曹娥江 2016-04-03
ACC2016现场报道

Chicago, the USA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世界致死、致残和医疗支出的主要原因,>50%的男性和40%的女性在一生中会罹患CVD。临床研究业已证实,在高危个体中,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使5年内主要心血管(CV)事件减少20%~30%。然而,大部分CVD事件发生在无血管疾病病史、CV危险因素通常并无严重升高的人群中,在这类人群中开展预防可能会带来巨大影响,但在这种风险较低的人群中,相关的预防研究数据有限。2016年4月2日在美国心脏病学学会2016年科学年会(ACC 2016)上公布的大规模临床试验HOPE-3研究的最新结果弥补了这一缺憾。该研究证实,在中危人群中,瑞舒伐他汀降胆固醇治疗以及与降压治疗联合可使主要CV事件发生风险显著降低。由于该研究28.9%的受试者来自中国,因此其结果对中国的CV预防工作更具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HOPE-3研究设计:针对更广泛的中危个体的CV预防

心脏终点预防评估-3(The Heart Outcomes Prevention Evaluation-3,HOPE-3)研究始于2007年,为2×2析因设计,是一项国际性大规模、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受试者入选标准为女性≥65岁,男性≥55岁,且至少有以下1种CV危险因素:腰臀比≥0.90(男)或0.85(女),现吸烟或近期吸烟史,HDL-C < 1.0 mmol/L(男)或<1.3 mmol/L(女),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或仅需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障碍,一级亲属中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女性<65岁或男性<55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将至少有1种CV危险因素、无已知CV疾病且无任何研究药物明确的适应证或禁忌证的受试者随机分配接受瑞舒伐他汀10 mg/d或安慰剂以及坎地沙坦/氢氯噻嗪16/12.5 mg/d或安慰剂治疗,旨在评估瑞舒伐他汀降胆固醇、坎地沙坦/氢氯噻嗪降压以及两种治疗联合是否能安全地降低该人群的主要CV事件发生风险。


HOPE-3研究有两个联合主要终点,即由CV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和非致死性卒中组成的主要复合终点1和由CV死亡、非致死性MI、非致死性卒中、心脏骤停复苏、心力衰竭和动脉血运重建组成的复合终点作为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2。


HOPE-3研究揭示瑞舒伐他汀显著减少CV事件,且安全性良好

HOPE-3研究共纳入12,705例无血管事件病史且胆固醇和血压处于平均水平的中危个体,受试者来自全球21个国家,涉及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677例受试者来自中国的25个中心,占纳入总数的28.9%。受试者随机化时的平均年龄为66岁,46%为男性。研究平均随访5.6年(随访率高达99.1%)发现,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使LDL-C水平从基线的127.8 mg/d(3.31 mmol/L)降低了34.6 mg/d(0.90 mmol/L),并显著降低Apo-B和CRP水平,使主要终点1和主要终点2的发生风险分别显著降低24%和25%(图1);坎地沙坦/氢氯噻嗪使血压水平从138.1/81.9 mm Hg降低了6.0/3.0 mm Hg,并未降低主要终点1或2的发生风险;而联合治疗使CV事件风险进一步降低,主要终点1和2分别显著降低29%(P=0.005,NNT=72)和28%(P=0.003,NNT=63)(图2)。

▲图1. 瑞舒伐他汀使主要终点2发生风险显著降低25%


▲图2. 降胆固醇联合降压治疗使主要终点2发生风险显著降低28%


次要终点方面,瑞舒伐他汀显著降低由CV死亡、非致死性MI、非致死性卒中、心脏骤停复苏、心力衰竭、动脉血运重建和有客观缺血证据的心绞痛组成的复合终点风险(23%,P=0.0006),以及冠心病、卒中(图3)和心血管原因住院的发生风险;瑞舒伐他汀与坎地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可使患者心血管获益更多,使次要复合终点风险降低29%。同时,HOPE-3研究也为瑞舒伐他汀临床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了证据,瑞舒伐他汀不增加横纹肌溶解、肌病和新发糖尿病。



▲图3. 瑞舒伐他汀显著降低冠心病和卒中风险


作为JUPITER研究hsCRP升高受试者的重要补充,HOPE-3研究以更长期的随访证实,瑞舒伐他汀以及与降压治疗联合可以在更为广泛也更有代表性的一级预防人群中显著减少CV事件的发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既往几乎所有他汀随机试验都是以白种人为主,而HOPE-3研究纳入了28.9%的中国人,因此其研究结果对中国人群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HOPE-3研究为胆固醇和血压处于平均水平的中危人群的降胆固醇治疗以及与降压治疗联合的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开拓了CVD预防的新疆域,为全球CVD预防点亮了新的希望之光。


记者手记

作为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者,相信大家对今年两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尽早将血脂管理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当中)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大力开展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的提案还印象深刻。的确,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还在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拐点”的出现亟需政府、医疗行业及社会各层面付出更多努力,切实认识到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从总体上控制三高,最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HOPE-3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适合我国人群的CVD预防策略,瑞舒伐他汀降胆固醇以及与降压治疗联合是有效减少CV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其广泛推广应用必将有助于推动我国CVD防治事业的发展。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