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氏处方】妙手仁心书大爱,悬壶济世润桑梓

 笨鳥先飛龍 2016-04-03


他不是神医,无数多方寻医救治无效的疑难病患者,却经他医治得到了康复;他是凡人,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治愈疑难杂症的传奇故事。


他因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而名扬潮汕大地。外界对他的评价最多的是:一个笃行中医四十余载的守望者,一个践行仁爱医道的慈善家。他就是广东省名中医、原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谢国材教授。



谢教授静静地倾听病人的每一声脉动。

走进谢国材教授的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随意摆放的绿色植物、木桌上铺放的书法作品,无不透露着谢教授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工作室里,谢教授精神饱满、笑容慈祥,静静地倾听病人的每一声脉动,间或向患者询问病情,略一沉吟,随之手书处方。片刻,一张古朴中寓新意、庄严中有抒情的“谢氏处方”就完成,得到诊疗后的病人无不致谢离开。



“谢氏处方”用书法的形式呈现,被很多有心人所收藏。



年少学医 造福乡梓


“我从18岁开始接触中医,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当时响应号召参加‘上山下乡’,来到饶平县望海岭。”谢教授见到记者,精神奕奕很有幽默感,一点也看不出年过花甲,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那个时候,饶平山区医疗条件极差,为了能给乡亲看病,谢教授跟随驻地军医学医。“采药入深山,苍茫云海间。”古人笔下,采药师的生活充满凶险:背个竹篓穿梭于深山老林抑或是悬崖峭壁上。而这样的生活,也是谢教授“上山下乡”的写照,一有空闲,他就少不了与各种草药打交道。


由于对中医颇有兴趣,谢教授把各种中草药的作用烂熟于心,学会了配制多种中草药。他运用所学知识悬壶乡里,渐有名气,成为一名“赤脚医生”。从此,广袤的乡野田间又多了一名年轻的中医大夫,他不知疲倦,不为名利,只为将健康送至千家万户。1972年,谢教授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系统地学习医学理论。至今,谢教授熟识的草药多达600多种,编辑出版了《潮汕百草良方》、《常用中草药手册》、《中国药用花卉》等40部医学书籍。这些草药知识的积淀,为他日后从事中医事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谢教授告诉记者,最终能走上中医这条路是因为父亲的早逝。在他年少时,父亲由于长期忧郁导致病魔缠身。1967年,父亲病逝。那一刻,谢教授觉得天昏地暗,心有不甘啊,父亲才50岁。也是在那一刻,谢教授下定了从医的决心。“生命至贵,岂可忽乎者哉?”尽己所能让更多的生命转危为安,是行医的根本意义。



谢教授在日本兵库医科大学讲课。


术业精诚 行医济世


中医药是传统医药文化中的瑰宝,在治疗疑难病中有着独到之处,而目前的中医面临着传承的窘境,有的名为中医却同时用西医的方法用药,这从某种意义上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谢教授则不然,他是中医的坚守者和践行者,把“望闻问切”发挥到极致,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治疑难杂症的思维方式方法。就像一个武林泰斗,化解生死险境用的竟是平平常常的招式,这源自医者深厚的功力。


很多患者都深有体会,只要找谢教授把脉,不用病人开口,他就能把病人的症状说得一清二楚,然后开一些普通的中药方剂就有神效。汕头市区有一名姓吴的患者,他肺部长一拳头大的肿块,遂致连续高烧不退,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谢教授诊治。谢教授用中药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佐以扶正治疗百余剂,数月后肿块消除,行走自如,已健康如常人。


在采访中,谢教授讲述他曾经接诊过一位肝癌晚期患者,一位年近80岁的陈姓老姆,当时老姆每天只能靠大量止痛药减少痛苦,家属听说谢教授专治疑难杂症,就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请谢教授看诊,希望陈老姆能熬过当年中秋节。就是这样一位老年危重病人,在谢教授精心医治下现已度过了3年幸福生活。老人家激动地逢人便说:“谢医生的医术真是太神奇了。”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谢教授说,中医之所以经久不衰,疗效是根本。医学科学讲究实事求是,而衡量医生医疗水准的高低就是疗效这把尺子,尤其对于疑难病症和大症。谢教授认为,中医要有创新之实,也就是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包括理论、学术和经验上的创新。“作为一名中医,我有责任,更有义务尽力弘扬岐黄之术,并传承中医文化。”谢教授如是说。


德艺双馨 润泽杏林


40多年的行医旅程里,谢教授的背后已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广东省名中医”称号,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日本兵库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等等。可淡泊名利的他却不辞辛劳,频繁回汕头为人看病,造福乡亲,弘扬并传承中医。记者得知,从2001年至今,谢教授以专才身份受聘于香港东华三院。成为香港东华三院广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临床研究服务中心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十几年来,他每月都会抽空回来。在汕头的那几天,其家中基本每天都是病人不断,有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有口口相传介绍而来的。不管是达官富贾,还是平民百姓,不问贵贱,他都用心接待。“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谢教授认为,医生是一个特殊职业,人的生命至尊宝贵,对医术精益求精,对病人要善待。


值得一提的是,谢教授有很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他的主业是医,但对书法和诗歌非常喜爱,对所遇之事,往往吟上几句,抒发自己的情感。至今,谢教授已经出版了3本诗歌书籍。常言道,自古医坛书家多,谢教授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书法缘于家学,从童年至今修习不辍。尤难能可贵的是,谢教授用毛笔写成的“处方”、“裤头方”非常别致,耐人寻味。故有不少病人感叹说:“未吃药,病已好了几分。”


医者,仁术也。谢教授常说,医生对待病人要有一颗仁慈之心、平静之心,不要被势位富贫所影响,更不能以术谋私。熟识谢教授的人,提起他来,钦佩之情皆溢于言表,不仅钦佩他精湛医术,更敬重他既重医术又重医德的高尚品质。



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