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凉了的黏性食品是否难于消化?其原理为何?

 pgl147258 2016-04-03
热汤圆吃起来软糯可口,放凉以后,不仅觉得嚼劲陡然增大,消化它也不那么容易了,这其中的道理又有所不同。糯米食品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支链淀粉含量高,加水量少。在水中加热的时候,支链淀粉可形成透明的、高黏度的溶液,黏度很大,所以口感软烂。冷却的时候,占大头的支链淀粉会很快地相互“纠缠”形成比较致密的结构,黏性和韧性增大,机械消化不能很好地进行,进而影响“小剪子”的发挥。
同样的道理,冷食的像“驴打滚”、米糕这样的食物,由于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糖、盐、油等成分,再加上捶打、揉捏等一系列增强其韧性的工艺,分子间形成了比较强的网络结构,就需要更强的机械消化力来剪碎它们。如果你没有强大的消化能力,对这类食物还是适可而止吧,被噎住的感觉可不好受。
摘自:http://www./article/70241/
小剪子是说消化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