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寫意宋莊·2016】||趙澄襄——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涤砚堂 2016-04-03


趙澄襄

·趙澄襄(筆名澄子、雅舍和風)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理事、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委會副主任、《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工筆重彩創作研究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汕頭畫院畫師。

·主要從事中國畫和現代剪紙創作和散文寫作。中國畫入選第8、9、10屆全國美展、中國女美術家作品展、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首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中法文化年中國風情當代中國畫作品展、第12屆群星獎作品展、傅抱石獎南京水墨畫傳媒三年展、微觀與精緻·首屆中國工筆重彩小幅作品藝術展等幾十次國家重要展覽。獲文化部、省、市各級獎項及國際獎項。《斑斕和聲》入選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並赴英國出席會議。

·曾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吉林、佛山、中山、汕頭和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作品在各地和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及中國香港、澳門展出,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浙江美術館、湖北美術館、雲峰藝術館、天任美術館、楊之光美術中心、淡浮院等海內外收藏機構和個人收藏。出版有國畫集、現代剪紙集、散文隨筆集共13種。作品被編入《中國當代畫家圖典》《當代國畫名家圖典》《盛世典藏·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集》等。


---------------------


寫意宋莊·名家書畫邀請展

北京宋莊·2016


主辦:書畫印雜誌 康文藝術館 九流文化

策劃:康文 魏徵

出品:康文藝術館

地點:宋莊晚晴亞美藝博院

時間:2016.1.2——2016.1.5


---------------------


(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转自公眾號“中国书画印”)

ID:shuhuayin791

欢迎关注!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趙澄襄中國畫作品賞讀

趙澄襄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潮汕情趣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她主攻工筆重彩和小寫意。吸取營養是多方面的,有民間剪紙的特點,有版畫的力度,有現代藝術的裝飾美。她的藝術是相容和植根於民族民間土壤上培養出來的燦爛花朵,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

(楊之光,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暄和圖55


趙澄襄的作品,不僅有畫外文思,而畫裏又有著真誠的情懷,她的畫和文章一樣,沒有絲毫做作和堆砌,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她從童年感受並積澱下來的情愫,通過畫筆傳達到觀眾心裏,引發共鳴。她的鄉情相思作品系列,灌注了對鄉土的真摯情感,我們在她的《隔窗望鄉情》、《今夕何年》等作品中,看到她對往昔百姓生活的懷念,她運用自己的語言和圖式,描繪那些今天已經淡出視野的生活器物,營造出一個個樸素和諧的場景。她大膽借用民間的色彩,注入現代的觀念,構成了具有東方韻味的畫面,在樂此不疲的反復表達中,已然昇華到人文精神的境界。

(王明明,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畫院院長)


雅舍閑在圖


澄子的作品堪稱物華天趣,她的創作是剪紙、繪畫、寫作三者結合,平易、質樸、感人,是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潮汕文化和現代審美的統一。

(馮今松,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原湖北美術院院長)


遙遠的歌謠


趙澄襄的作品,突破了傳統中國畫的題材框框。充分發揮畫家自己的善於平面切割、平面構成的本事,她把畫面每塊空白,每個方寸所賦予的節奏和韻味,統統生趣盎然地顯現出來,把靜的、死的東西變成動的、活的藝術形象。畫中沒有人,卻感到處處有人在,這種暗喻、烘托、比興、借助的手法,在中國詩歌、戲曲中一脈相承,如今也傳承到澄襄的畫中來了。

(謝志高,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清氣蕩漾


或許是出於一個畫家的天分,澄子特別善於發現日常生活中細節的美,她的畫充滿了潮汕民俗色彩,還有著很濃的書卷氣的懷舊情緒。用她自己的話說:“儘管這些事物極其平常,但當你充滿感情去打量它們,以獨特的眼光去觀察它們它們時,便會發現其精彩之處。”也許正是這種對生活始終如一的熱情,對故鄉故土持久的眷戀,才使得澄子總能以一種新奇的視角來觀察生活,表現出生活陌生化的美感,並創造出屬於她自己的個性天地吧。

(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


書房物事


藝術是以生活為源泉的,是人們對生活感情的真實流露。趙澄襄所表現的主體是自己所體驗到的,看到的,直接的,是曾經給她感動過的東西,如老家具、老器物、老房子,也包括老百姓恬淡無憂的日子,是她的情之所至,是她渴望遠離都市繁鬧心態的使然,具有原汁原味的鄉土性和明晰的地域特色。趙澄襄畫中所溢滿的“情”是自然的、純真的,仿佛是一個現代人對另一個現代人講述的往昔故事,這種坦誠的情感像醇厚的美酒飄香,尤其顯得親切、醉人,也是她作品的特殊魅力所在。

(賈德江,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副社長,美術評論家)


青花世界2


雅舍和風是澄子(趙澄襄)給自己系列畫作的一種命名。,在畫家筆下充分的濡染,成為了她畫作的文化格調,也成為她畫作顯著的藝術特徵。澄子向我們傳達的,是通過她的畫境——一種文化的想像來實現的。如果你邂逅過澄子的畫作,你不難看出畫家的懷舊情愫,她懷念並力挽即將消逝的文化及其薰染下的生活狀態,那些舊時的雕花屏風、嵌石板的紅木太師椅、漆成紅色的靠椅和案幾及五斗櫃和大立櫃、裝食物的幾屜的花籃、銅臉盆、青花瓷器、線裝書……都在符號化地表現畫家的內心,訴說畫家的某種情愫。

(魯澄南,作家、文藝評論家)



夢裏家園

澄子的作品很親切,同她的散文一樣,平和清淡。澄子有現代文人的心態,她在畫中追求中國畫的高層次,用西方構成,畫面很舒服,有視覺美感,這跟她對剪紙的瞭解有關系,有節奏的變化,可從書法中吸收章法節奏。

施江城(湖北省美術院畫家、一級美術師)




畫室一隅




寫意宋莊之趙澄襄

花鳥藝術
















投稿電話

13520624596 魏 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