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建忠,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楚辞)首席专家、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散文集《故土难离情》(中英文对照)、主编《小学语文旧体诗词格律读本》、《初中语文旧体诗词格律读本》,著有《楚辞讲演录》,央视十套“兰花”专题主讲嘉宾。
诗人是什么?
1. 诗歌无论新旧,写作不分骈散,只要获得内心愉悦他人认可,就是佳作。
2, 旧体诗词,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要求苛酷,法度森严,虽望而生畏,然熟能生巧,形式永远小于诗情。
3. 没有自我要求自我提升,没有使命担当神圣坦荡,没有自作多情小资情调,没有细腻入微的感觉,就不会有诗人,更不会有真正的诗作出现。
4. 应该潜心修习,反复切磋,懂得法度,掌握技巧,而不是一哄而上、藐视规范,附庸风雅、自说自话。
5. 诗人都是寂寞孤独的,带有淡淡的忧伤,没有悲天悯人自寻烦恼,就没有创作灵感。
6. 一百个诗人有一百种创作理论,但没有一种是可以复制的。写作,就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范式。
7. 写诗需要丰厚学养、睿智判断、高峻立意、丰赡词釆,但很多人有了这些,照样成不了诗人,诗人需要写作的灵感与激情。
8. 一个人的疼痛、曲折、忧愁、悲伤,可以加速一个人的成长,如果呈现在文字里,就是一种厚重。
9. 写作是一种释放,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不管是有的放矢,还是无病呻吟,感觉到位,自我陶醉,就是成功。
10. 充分享受写作的过程,用文字澄净自己的内心,抚慰孤独的灵魂,则是非常高远难以企及的境界。
11. 写作完全是天赋,不是修炼而成。但有天赋的人,往往成不了大气候,相反是老老实实厚积薄发的,莫名其妙地成了诗人。
12. 诗人必然是孤独的,孤独成就他的思维方式,成就他的心智。他最寂寥的时候,一定是最成熟的时候。
13. 诗歌,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职业诗人的生活不必向往。
14. 始终保持童心,处于乐观主动的状态,就能发现一些有趣、喜悦的东西,自然就会觉得生活很美。
15. 诗人不分年龄、不分背景,真正的不拘一格!一些应该成为诗人的成不了诗人,一些不可思议的人成了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