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来的杂草图片与百科上的杂草词条,展示开花结实的杂草较多,但实现运用当中,光认识成株是不够的,下乡时农户要你辨认杂草,你说“等草长大了我就认得了”,岂不是很掉粉?所以,分得清各种杂草的幼苗期才是居家旅行、下乡下田之良方。 首先来区分一下水稻与稗草,如果这两者要是分不清,你下乡去指导农户用药该得贻笑大方了,小编就曾遇到多次,说稗草除不掉,下田一看是上茬的水稻或杂草稻。 来来来,先凑近了看,睁大了眼睛看,水稻很霸道,叶舌、叶耳全都长全了,但稗草就不同了,叶鞘光溜溜,但这不影响它们可劲的吸收阳光与肥料。同时稗草幼苗靠近茎基部颜色较浅。
BUT,还有种杂草和这个差异只有一点点,农户称之为青稗,与稻稗很相似,除了叶鞘上方边缘无白毛。此杂草目前五氟磺草胺及双草醚常规用量均无法防除,更莫说二氯喹啉酸之流了。 接下来是千金子: 千金子与水稻,一膜质叶舌,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觉,但千金子为害起来可不像它的名字那么文静了。 到田间观察,一般都是看幼苗啦,看完了细节,离远点看,千金子在三叶以下,叶片颜色一般比水稻要深一点,三叶以下的千金子叶片呈下披状,千金子发生严重的地区,千金子在五叶期就开始分蘖、牵藤了。 成株千金子很好认,一般比水稻长得高,远看一片浅紫色,近看穗很细,辨识度很高。 和千金子长得很像的还有矶子草,幼苗和千金子实在是太像了,很难分辨,叶鞘疏生有疣基的柔毛;叶舌膜质,多撕裂,或顶端作不规则齿裂。而氰氟草酯对此货基本无效。 游草出马了~ 稻李氏禾,俗称游草。以前主要生长在沟渠,近年来有向田间蔓延的趋势,很难防治。很多地方主要用人工防除为主,人工防除好像很好听,其实就是下田用手拔啦。目前尚没有良好的防治方法,在稻李氏禾小苗期可能双草醚防治,较大的仅能起抑制作用。 双穗雀稗不甘寂寞: 双穗雀稗也很难缠,节上也可以生根,地下茎也可以繁殖,生命力旺盛。 来分一分双穗雀稗与稻李氏禾,最大的差异就是双穗雀稗茎杆是实心的,茎杆比较软,有种肉肉的感觉;而稻李氏禾茎杆空心,且空心面积较大。稻李氏禾节上有一圈白色绒毛,极好辨认。 马唐作为中药材很牛,全身都是药,但作为杂草,却让人厌恶,长得不好看不说,而且还能难防治。马唐种类不少,成株比较好认,幼苗相对于其它禾本科杂草,叶片比较宽阔,斜着长。马唐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得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拔出来,茎杆也很难拉断。 这俩货摆在一起是真的很难区分,不过总可以找到方法。马唐叶片披针状,而双穗雀稗是斜生的。马唐茎杆较细,难折断。双穗雀稗茎杆较脆。 最后来一个无敌金刚杂草——杂草稻。这货简直了: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将其定为稻田危害性排名第三的草害;已造成相关稻田平均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60%—80%,甚至绝收。
杂草稻主要由稻种带入农田,开始时田间数量很少,随后在一两年内在田间自行繁殖和迅速蔓延,形成较大危害。目前此杂草苗后防除无良好药剂,只能人工除草。 好,这一节到这,如果还不能区分,请再从头看一次,再收藏,再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