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云飞:唐诗里的清明

 丰少少爷 2016-04-04

一、寒食与清明的起源

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按照中国古代的风俗,寒食节要禁火,家家户户都吃冷饭。之所会有这样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内乱而出奔到国外,经过了狄、齐、楚、秦等国,备尝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在秦国军队的帮助下回国当上了君主,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公子重耳在国外流亡的时候,有几个忠臣一直跟随着。其中有一位介子推,传说,在重耳没有饭吃的时候,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烤肉给他吃,救了公子重耳的命。

重耳回国后,大举封赏追随自己的忠臣,但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耻于主动邀赏,就跑到介山里面去了,后来晋文公想起了他,就请他出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晋文公就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结果介子推因为过于耿介,就抱着树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悲痛,就下令今后每年这个时候都不准生火。人们不能生火做饭,就吃前一天留下来的冷饭,这就是关于寒食节的传说。

(介子推焚死介山)

其实,这样解释“寒食”的起源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古代“禁火”和“寒食”的风俗,出现得非常早,比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还早。但正是因为其起源太早,后来人们都忘了“禁火”和“寒食”是怎么一回事,就编出介子推焚死介山的故事,把它附会到寒食节上面。就像人们忘了端午节是怎么起源的,就把屈原投江的故事附会上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民间创作出来的。其实,关于“寒食”的起源,很多学者都研究过,比如李宗侗先生、裘锡圭先生等,他们已经给我们揭示出了寒食节的真相。

在古代,中国以及世界上许多的民族,都有“改火”的风俗。古人钻木取火,或者用燧石取火,想要得到火种并不容易,所以一般家家户户都要保留着火种,使它一直不熄灭。但是古人认为,如果火种燃烧得太久的话,就会给人带来疾病,所以火种每燃烧一年,就要熄灭一次,然后再重新获取新的火种。

要获取新的火种,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钻木取火,用燧石、金属取火是不行的。春天获取新火的时候,一般要用榆树或者柳树的木块,所以春天的新火也往往称为“榆火”。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一个铜制的凹面镜对着太阳取火。古人认为,从太阳获得的火种是最洁净的。在《周礼》这部书中,设想了一个专门的官职“司烜氏”,就是专门掌管改火、取火的官。

熄灭旧火,获取新火,这个过程就称作“改火”。因为一般一年改火一次,所以古人也用“改火”来纪年。比如《论语》里面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就是说,陈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新的粮食已经收获了,熄灭了旧火,燃起了新火,就是过了一年的意思。苏轼有一首很有名的《临江仙》,说“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所谓“三改火”,就是改了三次火,过去了三年。古人每年都燃起新的火种,播种新一茬的庄稼,然后吃到新收获的粮食,都有辞旧迎新的意思。

改火的过程中,熄灭旧火与燃起新火的中间阶段,是没有火可以用的。不能生火做饭,就只能提前准备好冷饭,所以称作“寒食”。但因为老弱的人吃了冷饭容易生病,所以古代曾经多次被禁止过,但一直到南宋末年,这个禁火的习俗还是顽强地存在着。

寒食之后的第三天就是清明,但清明节的起源比寒食节要晚得多了。“清明”本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但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也比较晚。最初一年只有四个节气,后来变成八个,到了西汉的时候,二十四节气才基本定型,“清明”就是其中之一。但“清明”从一个节气变成一个节日,还花了好几百年的时间,一直到唐代,“清明”才能算是一个节日,很多唐诗里就提到了清明。

范云飞:唐诗里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所谓“清明”,就是“清洁明净”的意思。春分之后的节气就是清明,到了这个时候,冬日的寒气才彻底消退,天气温暖,百花盛开,万象更新,一片清明爽朗的气象,所以称为“清明”。《淮南子》里写到各种风,其中一种就叫“清明风”,也是春天那种清洁明净的风。

二、寒食与清明的风俗

禁火、赐火

说到这个时节的风俗,首先当然是寒食禁火,以及之后的赐火和新火。唐诗里有很多此类的诗句。王昌龄的《寒食即事》写了晋阳这个地方的寒食风俗,晋阳就是介子推故事的发源地,此地的禁火习俗非常兴盛。他说:“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写得非常瑰奇美丽。所谓“龙蛇火”,是用了介子推的典故。介子推对晋文公说,你当上晋国的国君,就像龙飞到天上一样;而我们这些臣子,就像蛇在泥土里爬行。而春天鸿雁归来,所以说是“鸿雁天”。

(日暮汉宫传蜡烛)

同样说禁火,卢纶《舟中寒食》说“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燃”。所谓“斗鸡”,是唐宋时期寒食的一个风俗,我们接下来会谈到。而国家禁止烟火,但水岸的花儿却开得像要燃烧起来一样。朝廷能禁止人生火,却禁不了开花呀!写得很是有趣。宋代的林逋就袭取其意,写了两首《山中寒食》,其中一句说:“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樱发欲燃。”花儿开得旺盛,好像火要烧起来一样,这是诗人很喜欢的一个比喻,杜甫就有一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林逋可能就是从杜甫和卢纶那里受到了启发,才写出这个好句。“禁火”和“花燃”,在唐代诗人心里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对比吧。

当然,说到禁火和赐火,最有名的还是韩翃那首《寒食即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的这首诗,就是寒食节从“禁火”到“新火”的忠实记录。古代的富贵人家,不用自己生火,而是由皇宫里生出新火后,用蜡烛分赐到各个贵族之家,称为“赐火”。能被皇帝“赐火”的,那都是大富大贵的家族。

西汉末年的时候,王政君为太后,王家的很多人都执掌朝廷大权,非常有势力。有一次,皇帝给王家赏赐,一天之内给他们家封了五个侯,称为“五侯”。当时,五侯之家是长安城里最受恩宠、最有权势的家族。韩翃这首诗里说,日暮的时候,汉朝宫殿里用蜡烛把新火分赐给各个贵族,最先受赏赐新火的,就是这五侯之家了。虽然是说汉朝的事情,但韩翃实际上是在讽刺唐朝最权势煊赫的外戚杨氏。

踏青、赏花

所谓“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寒食、清明时节,天气温暖,百花盛开,浪漫的唐人当然是要出门踏青了。既然要踏青,那自然要出城到郊外去,郊外自然是要赏花的,踏青赏花,与朋友欢宴一场,尽兴而归,是再正常不过了。赏花欢宴,当然也少不了饮酒。就这样,出城郊游,踏青赏花,欢宴饮酒,是唐诗写寒食清明的常见场景。王维有一首《寒食城东即事》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含白芷。泾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共落东家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就是说,寒食那一天,诗人来到长安城的东郊春游,泾水之上,人家寥落,桃李盛开。但见少年儿女竞相蹴鞠、荡秋千,很有生机。长安的贵游子弟、公子王孙不正是每天都这样浪游么?也不必在清明和上巳这两个时候啊。寒食、清明是踏青的好日子,还有一个好日子,就是上巳,俗称“三月三”,这一天要去水边“祓禊”,王羲之《兰亭集序》就是讲这个事。

寒食春游,即使穷苦如杜甫,也不能例外。他说“佳辰邀赏遍,忽忽更何为”,佳辰游赏,自是赏心乐事,但对于有心事的人,可就未必了。贫穷如杜甫,只能二三好友一起赏花饮酒。但对于达官贵人,则郊游的排场就阔很多了。杜甫的一首《清明》写到:“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各自军中至。”则万人空巷,出郊游赏,军中显贵更是随从喧嚣,车马争道。好一派“满城人人皆若狂”的盛景。

(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晚年漂泊江湖的时候,有一年寒食,在船上写了一首《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同样是佳辰饮酒,却只能“强饮”。同样是看花,但人已年老,好似雾里看花。况值中国多难,长安飘摇,个里情怀,非五陵年少所能解也。

扫墓

前面说踏青郊游,当然是欢快的事情,但还有一种风俗却很沉重了,就是扫墓。清明扫墓,古今所同,唐人也不例外。卢纶的《寒食》诗中说“莺啼远树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寒食、清明的时候来扫墓哭坟,很是凄凉了,但荒坟上也开满了野花,这种死亡与新生的对比,真是一种奇特的审美体验。中国人会选这么一个春光美妙的日子拜祭先祖,可能也是大有深意呢。

但是有个诗人熊孺登,好像是故意跟卢纶作对似的,写了一首《寒食野望》: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惟此两三辰。

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两相对比,就让人觉得奇怪了:卢纶觉得坟头有花,给凄凉中添了一些暖色;而熊孺登却让人别在坟头种开花的树,人间的春色,与去世的先辈有何关系呢?其实细想之下,也很合理:卢纶是看别人家扫墓,所以要有花;熊孺登则是扫自家的墓,当然孺慕之情更胜过赏花之心了。

范云飞:唐诗里的清明

三、寒食与清明的游戏

斗鸡

斗鸡走狗,这是长安五陵年少、贵游子弟最喜欢的娱乐。但到了寒食清明的时节,斗鸡之风更胜,杜淹的《咏寒食斗鸡秦王教》写得最详细:

寒食东郊道,扬韝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心知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埽阵,利距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散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刚出笼的斗鸡,器宇轩昂,羽毛鲜亮,想必是十分美丽威武的。斗鸡的爪子和喙上都披上金盔铁甲,以增加杀伤力,则两只鸡斗起来的时候,也是相当血腥的。尤其“飞毛遍绿野,洒血散芳丛”这一句,鸡毛鸡血洒了一地,洒在花草之上,美艳而且残酷,把优美和暴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审美。最后说斗鸡即使斗赢了也不会邀功请赏,让人想到晋文公的随从之臣各邀赏赐的故事。则斗鸡与他们比起来,简直像介子推一样高尚了。

范云飞:唐诗里的清明

(宫中斗鸡图)

另外,韦承庆有一首《寒食应制》,说“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出笼”,说寒食时节,斗鸡都要出笼准备战斗了。无独有偶,张说也写过一首应制诗,叫《奉和寒食应制》,他说:“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前一句自然是说斗鸡,那后一句“争球”是干什么呢?这就是寒食节的另一个游戏:蹴鞠。

蹴鞠

唐人喜欢蹴鞠,是一种球类游戏。不过唐人蹴鞠跟现在的足球不一样,而是在马上用球杆打,一群公子王孙,银鞍白马,喧呼驰逐,意气风发,很能体现唐人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春和景明的时候,出来打球也是疏通血脉、锻炼身体的不错的运动。王维有一句诗:“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说蹴鞠飞得比鸟儿还高,秋千荡得超过了杨柳的树梢,真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啊!

另外,杜甫一首很有名的《清明》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皮日休说:“击踘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都是说蹴鞠,只不过一个悲凉,一个欢快罢了。

秋千

读了几句蹴鞠的诗,不知道读者朋友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唐代诗人写寒食清明的时候,喜欢把蹴鞠和秋千放在一起说。上面的三句诗,有两句都是上联说蹴鞠,下联说秋千,这是为什么呢?清明时节,天气回暖,长安少年可以到户外去斗鸡,去蹴鞠,那女孩子在家里做什么呢?就是荡秋千。相比于斗鸡蹴鞠这样竞争性的体力游戏,女孩子似乎更喜欢在杨柳风中安静地荡着秋千。

因为荡秋千是一种很温和的游戏,所以诗人写了很多清秀的小诗,李商隐就有一首《走笔答评事翁家赐餳粥》: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

最后一句实乃名句,但我相信很多人被前面的“粥香餳白”吸引了,其中粥和餳都是古代清明节要吃的食物,我们等一下会说到。韩偓有一首《寒食夜》,也很清丽可喜: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桃如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这首诗婉转流畅,但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在下雨的夜晚荡秋千呢?可能诗人毕竟跟正常人的思路有些不同吧。韩偓还有一首《秋千》,非常地活泼可爱: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樽。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这首诗说,有一个姑娘荡秋千荡得累了,就索性把罗裙解下来,指点着仆人拿一杯醍醐来喝。看到客人来了,就赶紧笑着躲起来,但是又想偷偷地看看客人长得什么样,就故意在中门里搓着梅子。我想各位绝对已经想到了李清照的那个名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范云飞:唐诗里的清明

(女郎缭乱送秋千)

同样是女孩子荡秋千,但韦庄的这一首就更活泼热烈一些: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清明时节,春意萌动,同样萌动的还有年轻人的情绪,正如“女郎撩乱送秋千”这一句所说。苏轼后来写到:“墙里秋千墙外的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不知是否受到了韦庄的启发?

斗鸡子

清明的时候,男孩子出去斗鸡、打球,女孩子荡秋千,那小孩子玩什么游戏呢?就是“斗鸡子”。鸡子,就是鸡蛋。那“斗鸡子”就是“斗鸡蛋”了。所谓斗鸡蛋,就是每人拿着一个鸡蛋,斗一斗,比比谁的鸡蛋比较硬。元稹有一首《寒食夜》:

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

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秋千别有期。

这里就写到了“斗鸡子”的游戏。有人说,“斗鸡子”是在鸡蛋上雕刻花纹,比一比谁的更好看,我觉得这个不对。为什么呢?在我的家乡徐淮地区,至今仍有斗鸡蛋的习俗。我小的时候,每到清明节,家里都会在书包里塞上几颗煮鸡蛋,拿到学校跟小伙伴们斗一斗,两蛋相斗,自然脆者先碎,碎蛋就归赢家所有。其实斗鸡蛋并不是纯粹比硬度,也是有很多技巧的,要用小头斗别人鸡蛋的大头或者中间,当然,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拼的就是眼疾手快,迅速用自己鸡蛋的小头把对方鸡蛋的大头斗碎。清明斗鸡蛋,是我们家乡人共同的童年回忆。

(镂鸡子)

除了“斗鸡子”,还有“镂鸡子”,这个才是在鸡蛋上雕刻花纹。张说的一首《应制奉和》中说:“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巧善帖毛球。”上一句就是说镂鸡子,下一句就是蹴鞠了。

风筝

男孩斗鸡、蹴鞠,女孩荡秋千,小孩子的游戏,除了斗鸡子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放风筝。但诗人们好像对比较热烈欢快的斗鸡蹴鞠秋千最感兴趣,对小孩儿玩的斗鸡子、放风筝则很吝惜笔墨,写这些游戏的诗就很少。在大诗人之中,只有罗隐有一首《寒食日早出城东》:

青门欲曙天,车盖已喧填。禁柳风梳细,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只此是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罗隐的这首诗吧,虽然好不容易写了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但还是免不了他一贯穷酸牢骚的性格。他说,寒食节的早上,公子王孙的车马已经喧嚣起来,纷纷出城去踏青郊游了。皇宫里的柳树在风儿的梳理之下,枝条细细软软的;宫墙上露出的花儿沾着露珠,花瓣鲜鲜嫩嫩的。但是这么好的景色,向谁去夸呀?只是流水一般地又过了一年罢了。我不能像那些贵人一样高飞入青天,只能回头看看小孩子放风筝了,风筝能飞到天上,好像比我沉沦下寮还好一些。其中所谓“纸鸢”,就是风筝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寒食与清明的饮食

唐朝诗人们在寒食清明的时节,喜欢写赏花饮酒,喜欢写斗鸡蹴鞠,但却不怎么写这个时节吃什么东西,留存下来的相关诗歌比较少。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寒食本来就禁火,只有冷饭可吃,也就没什么好写的;第二,在诗里写吃的,总显得格调不高,所以还是不写为好。如果一定要写,写酒写茶都行,但像列菜单一样列出一堆食物,总是要被人笑话的。但是,每个节日都有它的特色食物。如果在羁旅之中,漂泊之时,或者愁闷之处,那么一两种美食,总能给人莫大的安慰。

寒食清明的一种特色点心,就是“餳”,沈佺期的一首《驩州风景不作寒食》中说到:“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餳。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可见,当清明寒食的时候,如果吃不到这个“餳”,就会分外想念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餳”呢?就是用麦芽熬成的糖,也就是所谓麦芽糖。麦芽糖有何特别呢?但对于古人,这可是很宝贵的东西,是极为难得的补充能量的食物。古代糖还是很稀罕的,一般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所以这个“餳”,不仅寒食清明的时候吃,过年的时候也要吃。

白居易也写餳。他的《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一诗中歌颂唐朝洛阳城的繁荣富饶,说:“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餳。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说春酒的滋味,比麦芽糖还要甜。李群玉《湖寺清明夜遣怀》中说:“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逢何处边。”唐人喜欢餳、酒并提,则此时吃糖喝酒,是一道节令特色。

杏粥

除了吃麦芽糖,还要喝粥。不过因为寒食禁火,这粥只能是冷粥了。前面提到李商隐那首诗,“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听绮筵”。这个就是所谓“餳粥”,莫非是把麦芽糖拌在粥中?白居易说“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粥是冷粥,想必滋味也不甚好,但用麦芽糖拌着吃,倒也不错。禁火之后,新火既出,就可以煮新茶来喝了。清明饮春酒新茶,喝粥吃餳,是此时的特色。

(粥香餳白杏花天)

不过这个粥是什么粥,李商隐并未明说。曹松有一句“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餳”,则是杏仁粥。不过唐人清明节所吃的粥品种很多,并不全是杏仁粥,还有其他材料的,只不过诗人于笔墨过于吝啬,不肯写出来罢了。

榆羹

除了杏粥,还有榆羹,就是榆钱羹。清明时节,正是吃榆钱的时候。韦应物有一首《清明日忆诸弟》:

冷食多方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惟恨乖亲宴,坐度此芳年。

寒食禁火,食物都是冷的,这样吃了容易生病,所以汉朝以来,朝廷和地方官员就多次下令废除这种风俗。但民间相信,如果寒食的时候生火,就会引来天谴,下冰雹毁坏庄稼,所以这种习俗还是流传了下来。其中也有因吃冷食而生病的诗人,韦应物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他这首诗倒是给我们列了一个简单的菜谱,让我们知道当时的寒食清明,是要吃杏仁粥和榆钱羹的。

(榆钱)

说到列菜谱,宋代欧阳修可就详细多了。他有一首诗不厌其烦地把他清明节这一天吃的东西都列了出来:

三日不出门,堆灰类寒鸦。妻儿强我饮,饤饾果与瓜。

浊酒倾残壶,枯鱼杂干虾。小婢立我前,赤脚两髻丫。

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风雨不能出门,欧阳修在家里喝了酒,而且是浊酒。吃了一些琐碎点心,有瓜有果。吃了鱼,不过是枯鱼。还吃了虾,也是干虾。不过,欧阳修吃了这些东西,怎么跟其他人吃的清明特色食品都不一样呢?其实这只是他自己在家吃饭的一个特例而已,不能看出当时寒食清明的节令食物。放在这里,一笑而已。礼乐微言范云飞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