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知丨被忽视的温热疗法

 Elewure 2016-04-04

温热疗法

Thermotherapy

简 称 热 疗

是指对局部组织进行加热而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规治疗很少提及热疗,但它在临床的应用由来已久,其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

  • 在眼科,经瞳孔温热疗法可治疗脉络膜黑素瘤、脉络膜血管瘤及脉络膜骨瘤等

  • 在泌尿外科,经尿道微波热疗可显著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情

  • 在肿瘤科,可通过超声、微波、射频甚至磁感应技术等加热方式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其中,磁感应肿瘤治疗技术已有50余年发展历史,随着材料学、磁场设备、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发展,此疗法可进一步提高加热的特异性,可充分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加热,有望创造一种崭新的治疗模式以克服传统热疗中加热特异性差等缺陷,进而提高肿瘤深部加温治疗疗效。


热疗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基于专科性质,本文主要讨论热疗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在当今抗菌药物疗效不佳、不断出现耐药且有较多不良反应的情况下,热疗仍然是相对简单而有效的治疗选择。

热疗最初在皮肤科的应用始于偶然——

1950年

一位孢子丝菌病患者在注射伤寒疫苗后出现间歇性发热,在发热的第8天,发现孢子丝菌病的结节灶在消退,此时再有意识地使用加热箱后,结节继续减小

再后来,在世界范围内,热疗在感染性皮肤病中更广泛被应用于孢子丝菌病、皮肤利什曼病及着色芽生菌病等。

热疗基本原理

热疗的治疗皮肤感染的确切机制不清,一般认为是直接抗菌作用及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作用的联合。

  • 比如,孢子丝菌在38.5℃以上不能生长,此时热疗可直接导致真菌死亡

  • 同时有研究显示40℃时,多形核白细胞杀伤孢子丝菌的活性也有显著增强

  • 类似地,利什曼原虫在39℃以上也不能繁殖,而后续研究也发现利什曼皮损在局部热疗后可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其作用类似于系统使用锑剂的治疗反应

加热方式

热疗的加热方式很多

  • 传统的有温水浸泡、加热垫、暖袋,新型的方式包括微波、红外线、远红外线、超声、激光及射频等

  • 其中在日本最多报道使用暖袋治疗孢子丝菌病及着色芽生菌病

  • 激光治疗报道用于尖锐湿疣、寻常疣、利什曼病及甲真菌病等有效

  • 对于上述设备,大多数目标加热温度为38℃~50℃之间

应用:细菌感染

※ 金黄色葡萄球菌

热疗对黄色葡萄球菌甚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辅助治疗作用。

  • 一项纳入随机对照实验纳入33例压力性溃疡(褥疮)患者,分别予标准治疗及热疗(38℃,1天3次,1次1小时),其中热疗组有8例MRSA感染,热疗2周内即有6例患者出现MRSA的清除,而标准治疗组所有的6例MRSA感染均无清除

※ 痤疮: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也被报道对热敏感;某些光照射痤疮丙酸杆菌可激活细菌内源性卟啉,产生单态氧,杀灭细菌;光热作用同样可能抑制皮脂腺活性。

  •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痤疮热疗(49.4℃)后半数的皮损消退时间为96.7小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 另有针对美国FDA批准的一款手持式加热设备的研究,经痤疮患者左右面部自身对照,一侧使用此设备,另一侧不治疗,4周后双盲的皮肤科医生评价实验组痤疮皮损消退数目达44%,对照组消退数为11%

应用:分枝杆菌

较多报道分枝杆菌的Mycobacterium ulcerans、M. chelonae、M. marinum及M. avium复合体。M. ulcerans是Buruli溃疡的病原体,最适生长温度为32℃,在37℃出现生长抑制;M. chelonae在28℃生长迅速,在35℃生长不佳;M. marinum最适生长温度为30℃~32℃。

  • 有病例报道8位M. ulcerans感染患者接受24小时「温水夹克」(恒温于40℃左右)单一治疗3天即有明显疗效,皮损平均消退时间为6周,治疗后随访22月未见局部复发

  • 另一病例报道M. marinum感染患者接收米诺环素与热疗(每晚使用5~6小时)联合治疗2月半后皮损消退,随访无复发

  • 也有一例M. marinum感染患者用45℃温水泡澡,每次20分钟,每日4次,10周后皮损消退

应用:真菌

最常见报道为孢子丝菌病及着色芽生菌病。很少有报道热疗用于皮肤癣菌病,可能原因是这些病本身就有很好的治疗方案,也可能疾病太常见,报道价值不大。

甲真菌病:皮肤癣菌 念珠菌

近几年来,众多研究报道激光治疗甲真菌病有效,主要研究集中于1064-nm Nd:YAG 长脉冲激光,其他有效的详见表1。

表1. 美国FDA获批用于甲真菌病的激光

1,320-nm Nd:YAG激光

1,064-nm Nd:YAG 长脉冲激光

1,064-nm Nd:YAG 调Q激光

532-nm Nd:YAG

630~680-nm Nd:YAG

980-nm二极管激光

870/930-nm双波长二极管激光

原理: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原理不甚清楚,但光热作用杀菌是最有可能的机制。

  • 体外研究表明亚毫秒级别的1064nm Nd:YAG激光对固体培养基及悬浮液中真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 42.5℃是真核的真菌(如红色毛癣菌、絮状麦皮癣菌、犬小孢子菌等)能忍受的热阈值

  • 近红外的激光(如1064nm、870/930nm和800nm等)能渗透甲板全层,通过加热甲板,为杀灭真菌提供可能

  • 同时真菌含有丰富的色基,如红色毛癣菌的黄麦格霉素等,为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杀灭真菌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内有学者应用1064-nm Nd:YAG 长脉冲激光治疗33例甲癣患者共计48 个病甲,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有效率为70.83%,真菌学治愈率为75.00%。国外甚至有人用同样的激光治疗72 例甲真菌病患者(共计194个病甲),有效率为100%。

孢子丝菌

孢子丝菌在38.5℃以上出现生长抑制,在40℃时多形核白细胞对其杀伤作用亦有增强。

  • 文献报道热疗单用或与系统治疗联合可有效治疗固定型及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治疗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及老人等

  • 总的来说,有效的热疗方案为温度大于42℃,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 根据文献报道,若每日1次,每次1小时,需连用5~9周或更长时间;若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需连用7~8周或更长时间;每日1次,每次3~6小时,需连用10周或更长时间

※ 着色芽生菌病

热疗在着色芽生菌病中的应用最早记录于1958年。

  • 有报道单一使用43℃的热疗1.5月~14月后皮损消退,也有报道应用40℃~42℃热疗2~5月(每日使用2~24小时)后皮损消退

  • 而对于泛发患者,甚至有使用「电暖床」的大型加热设备,如下图

  • 根据文献报道,着色芽生菌病热疗的显效时间为2~3周,因而有作者提出,如果要对着色芽生菌病患者使用更激进的治疗方案,建议在这之前先考虑进行几周热疗


其他皮肤真菌感染

  • 对于暗色丝孢霉病,有报道一例肾移植术后的链格孢病(暗色丝孢霉病之一)患者,热疗(45℃~50℃,每日1次,每次1小时)1年后皮损消退

  • 对于透明丝孢霉病,最多报道有效的是镰刀菌感染的热疗

  • 真菌性足菌肿标准治疗为早期病灶切除及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而有报道一例患者系统使用伊曲康唑治疗无效后对热疗(30℃~38℃,每日2小时)反映良好

应用:寄生虫

研究显示利士曼原虫,尤其是Leishmania tropica在39℃以上不再繁殖,部分病例对39℃~41℃的热疗有效,而也有无效的,有学者猜测可能与利士曼原虫的种属差异相关。

另有使用红外线照射皮肤利什曼病的,治疗5~6周皮损得以清除,同时发现溃疡性皮损对红外线反应更好。

应用:病毒

众所周知,病毒疣常用的物理治疗是冷冻治疗,但热疗的应用也是有的。具体机制不清,但有研究显示局部热疗(42℃~45℃)可促进正常皮肤中朗格汉斯细胞的迁移及成熟,而在尖锐湿疣感染的皮肤中效果更显著。

  • 其中一项对照实验显示,50℃的射频热疗用于29例病毒疣患者,在治疗1~4次后86%的患者完全消退,对照治疗组仅41%完全消退

  • CO2点阵激光应用于尖锐湿疣,治疗反应率达30%~80%,Nd:YAG激光可致皮肤表面温度达40℃,被报道有可有效治疗难治性尖锐湿疣。而25例接受Nd:YAG激光治疗的跖疣患者均获得HPV的消除

  • 另有极个别报道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Kaposi肉瘤(部分与人疱疹病毒-8相关)有效,因应用很少,在此不再细说

总 结

热疗可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皮肤病,如细菌感染、分支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等

热疗方式众多,泡澡、热敷、照光等都可取,射频、红外线、红蓝光、激光等也是广义的热疗

部分患者对热疗效果反应好,且副作用少,可应用于儿童、孕妇、老人、免疫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

热疗可单用,也可联合局部或系统治疗,同时在其他治疗无效/不耐受/不适宜、药物反不良反应大等情况下也可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