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 | 清明: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昵称31888241 2016-04-04

朗诵:敬一丹


清明是三月节。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

清明往往在寒食之后,“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清明节后,墙头风急数枝空,满溪红片向东流,该是惜春时节了。

 清明三候

桐始华:清明之日“桐始华”,“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桐花“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田鼠化为鴽:清明后五日“田鼠化为鴽”,鴽(rú),鹌鹑之类。田鼠,阴类;鴽,阳类;古人认为,阳气盛,阴物化为阳物。

虹始见:再五日“虹始见”,虹是阴阳交会之气,日照雨滴而虹生。

 春泄

一年四季,其实仅阳春三月与仲秋八月两月的好日子,而因春感情与遇秋成恨,自然又不在一个境界。按照李渔的说法,四季是以三候之蓄,来畅泄于一春;一春之中,又以两月的铺陈,来博此一月的泄尽无遗,以致所有鲜花竞放,瞬间便红芳相乱,落红遍地。所以,良辰美景无多,珍惜春光吧。

 清明扫墓

扫墓始于后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由光武帝刘秀倡始,至今近两千年。最早,古人一直是“墓藏庙祭”,死后自然地归于黄土,藏而不封不树,只在宗庙留一个牌位以供祭祀。到秦始皇起才在墓侧加盖陵寝,汉代承袭之。而皇帝真正下诏扫墓,则已是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诏令,寒食上墓,随以为俗。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清明阳历日期为何不固定

民间有“四五清明”的说法,但事实上清明节并不固定在4月5日这一天,而是在4月4日~6日之间变动。这是因为清明节不但是节日,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二十四节气不是按照时间,是按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划分的。

不过即使节气日期改变,差异也只会在3天内。


 清明民俗

清明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因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除了扫墓、祭祀,清明还有哪些习俗呢?



 清明食俗



从《夜读节气 · 立春》开始,只要您的评论被选中,就将获得敬一丹亲笔签名的《我遇到你》,或朱伟亲笔签名的《四季小品》,两种图书各100本,随机发送,送完即止。欢迎分享关于这个节气的记忆、心情、故事、感动,或者民俗、养生知识。

我们将采用邮局平邮的方式,每月一次为网友寄送图书,请您耐心等待。评论被选用的朋友请在评论中回复您的真实姓名、电话、详细到门牌号的收件地址,否则可能会造成投递失败。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期监制/周庆安 主编/侯振海 编辑/李伟 陈斐然




 读节气,知冷暖。关注节气,更要关心身边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