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味散偏汤治疗头痛经验谈

 txw40 2016-04-04

加味散偏汤治疗头痛经验谈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宿勤学


散偏汤出自陈士铎《辨证录》,主要用来治疗偏正头风,以此方为基础的加减方层出不穷,多用于偏正头风、三叉神经痛和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疗效均比较理想。笔者治疗头痛和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也是散偏汤,多用于痰瘀交阻之证,临床辨证无误,化载得当,多效。下为笔者首次利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病案。
由某,女,30多岁,屡患偏头痛,久治未愈。每次发作皆头痛如刺,或剧烈胀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多诊断为血管性头痛。初诊时笔者针灸其百会、上星、攒竹、列缺、合谷及太冲,同时取斑蝥研粉敷太阳穴(待其太阳穴疼痛难忍时取下),初时效佳,但应用数次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后笔者翻阅资料,见书中有言:“散偏汤可治疗风寒、痰瘀交阻的偏正头风,可作为专病专方加减应用。”遂依方试用:川芎30克,白芷10克,白芍10克,白芥子10克,香附子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郁李仁10克。病人服用一段日子后头痛的次数和周期明显缩短,后断续服用三余月,头痛基本消失,偶有小痛,急服上方,疼痛亦可很快消失。
有了此例效验,笔者开始留意中医前辈们应用散偏汤的经验,同时进行临床反复验证,渐渐在临床上得心应手,每每可收良效,再列病案一则如下。
金某,女,40多岁,韩国人。偏头痛发作,剧痛难忍,双手抱头,来门诊要求针灸治疗。予天麻素0.6克和川芎嗪80毫克静脉输液,同时取百会、上星、丝竹空、列缺、合谷及太冲等穴位针刺,疼痛得止。数日后头痛再作,寻余求治,详细辩证后发现病人舌有瘀点瘀斑,脉沉弦,遂予加味散偏汤治疗:川芎30克,葛根15克,白芷10克,白芍15克,白芥子10克,柴胡10克,郁李仁10克,天麻10克,延胡索15克,川楝子10克,全蝎10克,嘱病人输液后服用。病人服药月余,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头痛可以耐受。后上方去延胡索及川楝子,打粉蜜丸,尽量久服,数月后上感来诊,述头痛基本再未发作。
古人云:“头痛必须用JlI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可见川芎历来是治疗头痛的要药,但在其剂量上一直存在争论。笔者初用本方时,涉医不深,原方原量照搬,起手应用30克,效佳。颜德磬老中医在治疗剧烈头痛经验中指出,必须重用川芎60克,止痛即效且速;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则指出,川芎辛温香窜,用不得当,反多流弊,非头痛时胀闷兼头皮发麻者不宜用之,但同时对其止痛效果又给予肯定,虽辨证为阴虚火旺,只要配伍得当,如配牛膝、菊花、黄芩等,亦可应用;沈绍功亦有云:“川芎治疗头痛不可多用,lO克足矣!多用虽然疼痛止,但亦留胀闷不适。”这些言论各家各理,且都为名家,常令初涉医林者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措。经过多年摸索后,笔者治疗偏正头风(血管性头痛或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用30克起步,遇剧烈之头痛则用至60克,但痛减则药减,不可大剂量久服,毕竟为辛香燥烈之品,亦恐久用伤阴,同时加大白芍和甘草的剂量,使酸甘化阴,既可缓解血管痉挛止痛,又可抑制川芎之燥烈。
散偏汤临床辨证加减可治多种头痛及三叉神经痛,但笔者个人以为还是治疗比较剧烈的头痛为宜-,收效迅速,不甚剧烈而又缠绵不绝的头痛可参考关幼波老先生的养血平肝煎随证加减,外伤或久治不愈的头痛多选择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往往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