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庆国教授临床用方150首---散偏汤

 昵称65820384 2023-02-27 发布于河南
临床基础



【来源】《辨证录》

【原文】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半边头风,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其痛时轻时重,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拂抑之事而更加风寒之天,则大痛而不能出户。(《辨证录》)

【组成】白芍五钱,川芎一两,郁李仁、柴胡、甘草各一钱,白芥子三钱,香附二钱,白芷五分。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突发偏头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因情志不遂或遇劳而头痛加剧,伴有烦躁易急,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虚实夹杂,气郁血虚,诸风上攻所致的偏正头痛者,均可适用。

【方解】方中川芎祛风活血止痛,尤其擅长治疗少阳两额、厥阴头顶痛,为君药;白芷辛香上行走阳明经,助川芎止痛,为臣药;柴胡、白芍、甘草、香附子疏肝解郁,为佐药;白芥子消痰通络,郁李仁活血利水,为使药。

图片

临床心得



散偏汤方中重用川芍一两为主药,取其量大力宏,活血定痛。盖川芎性味辛温,味清气雄,辛香行散,温通血脉,疏达气血。用川芎为主药治疗头痛,古人论述较多,张元素曾誉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白芍味苦酸微寒,以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可制约川芎之辛烈。白芍与甘草为伍,酸甘化阴,育阴缓急,加强镇痛之效。佐以香附行气解郁,使气血双调;白芥子疏气化痰以调和肝脾。用柴胡、白芷、荆芥穗之升清引药各行少阳、阳明二经,使辛窜之性直达病所;恐其辛香走散太烈,故佐以郁李仁同白芍之柔润;佐牛膝以通行血脉,引血下行,升降并用,调和气血。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补虚,行气解郁,豁痰散结,活血止痛之功效。根据本方功用,凡患者突发偏头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因情志不遂或遇劳而头痛加剧,伴有烦躁易急,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虚实夹杂,气郁血虚,诸风上攻所致的偏正头痛者,均可适用。若病情虚实夹杂,阴亏痰瘀与外感交错等较复杂者,则视其证候,随症加减灵活用药,则切病效优。

王教授认为:散偏汤方中川芎用量至一两,量大力宏,取其味辛性温,活血止痛,为血中之气药。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配伍川芎用之,可防止其辛散太过之弊;柴胡、香附疏肝行气,引药上行直达至头面;白芥子引药深入,直达病所,兼有通窍祛痰之功;郁李仁、白芷上助川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纵观本方具有活血行气、通窍止痛,蠲痰利窍、疏散风邪之功,并随证加减,故可取得良效。尤其是对于久病的患者或痛剧的患者加入虫类药以加强散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本方不仅结构严谨,而且在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比例方面都别具匠心,即君药川芎重用至30g,郁李仁作为止痛药,方中君药与臣药的剂量之比设计为20:1。王教授临床常用本方治疗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效如桴鼓,具体运用时,王教授强调应抓住以下三点:

1.抓住血瘀气滞之核心病机

凡患者突发头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因情志不遂或遇劳而头痛加剧,伴有烦躁易急,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虚实夹杂,气郁血瘀,诸风上攻所致的偏正头痛者,均可适用。若病情虚实夹杂,阴亏痰瘀与外感交错等复杂病情者,则视其证候,随症灵活用药,切病效优。

2.主病主药,药重力雄

王教授指出:中医不应泥古不化,而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一般常用方应灵活加减。但有些方药则必须原方照用,尤其关键药量不应轻易变更,散偏汤便是其中之一例,诚为经验之谈。王教授喜用陈士铎之散偏汤治疗偏头痛,效极佳,一般服药几个小时开始起效。连服数剂,有一年不发者,也有几年不发者,更有断根者,其方即用川芎为君药。然以川芎治头痛必须重用至30g以上,原方为清代时的一两。

3.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头痛止后或补肝肾,或益气血,随其体质之偏以投剂而恢复气血阴阳之平衡,疗效方可巩固。陈士铎说:“惟是一二剂之后,不可多用者,头痛既久,不独肝胆血虚,而五脏六腑之阴阳尽虚也。若单治胆肝以舒郁,未免消烁真阴,风虽出于骨髓之外,未必不因劳因感而风又入于骨髓之中。故以前方奏功之后,必须改用补气补血之剂,加八珍汤者治之,以为善后之策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