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十三陵

 老刘tdrhg 2016-04-04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建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立在十三陵最前端的石牌坊是全国现存最大的石牌坊,这是一座六柱五间十一楼的彩绘超大石坊,高五十尺(合16米),宽一百零四尺(合35米),其上巨大的汉白玉石构件和精美的石雕工艺堪称一绝。据载,从15世纪初叶到17世纪中叶,明朝的皇帝们在天寿山南麓为自己建造了整整108平方公里的巨大陵区,这座大石坊就是整个陵区最前端的领头建筑。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大红门又名大宫门,坐落于十三陵陵区的正南面,是十三陵陵区的正门。也是帝后官员谒陵的必经之路。大红门三个门洞,原安有朱红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很长的红色围墙。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古时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大门两旁各竖有一通石碑,正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字。当时奉旨官员到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皆由步行进入陵区,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否则以大不敬论罪。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张家口、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大红门(国一、世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