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终追远”,挂在客厅书房卧室合适吗?

 郑公书馆298 2016-04-04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

1

很有品的条幅

很多练习书法的人,喜欢写四个字的条幅。比如,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慎终追远。

慎终追远,又有“终”,又有“远”的,看上去很有深度的样子。到底什么意思呢?与“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一样,是个人品德修为类的词语吗?

今天清明节,正好适合谈谈对这个词的理解。

因为对“慎终追远”,几千年来的解释,都跟丧事、祭祀密切联系在一起。清明节,我们怀念、祭奠逝去的亲人、先祖,就是慎终追远的实际行动。

“慎终追远”,挂在客厅书房卧室合适吗?

2

慎终追远的出处

慎终追远一词,首先出现于《论语·学而》——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过来是: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办理好丧事,追念久远的祖先,虔诚地祭祀,社会风气就会趋于醇厚了。”

“慎终追远”凝练为一个成语,意识就是慎重对待父母丧葬,追念逝去的先人。这句话,如果是挂在供奉牌位的祭祀场所,非常合适,挂在宗亲会、宗族聚会场所,也非常合适。如果谁把他挂在卧室、客厅,就有点问题了。说到底,他的最大问题可能是:不理解这四个字的真正意思。

关于这这四个字的理解,朱熹有一个详细的解释:

“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

解释一下。弟子规里的“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说的就是“慎终追远”。

因为人死了之后,尤其是人死了几十年、上百年,隔了几代人之后,非常容易被忽视,被遗忘。如果对他们还能够谨慎对待,不忘追思,是民风淳厚的表现,也是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

“慎终追远”,挂在客厅书房卧室合适吗?

3

别的解释,行吗?

也许有人问了,“慎终追远”,这四个字里,跟死人、祭祀,看不出来一毛钱关系啊?就不能有别的解法吗?

比如,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终),要慎之又慎,不能任意确立,随意更改;比如,对待自己的未来的人生(远),要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不能不思进取。

这种解释,多么励志啊?挂在书房,跟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一个效果。

其实,也有名家大师想进行这种与丧葬没有任何关系的解释。

比如,知名的南师南怀瑾。他在《论语别裁》里说,历代儒家大师、经学大师,都就这句话解释为丧葬文化,他不同意这种理解方式。

南怀瑾用佛家的视角,对这句话进行解释。认为“终”是结果,“远”是原因,远因。并且“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也就是佛家的菩萨、儒家的圣贤,更敬畏事情的起因,因为什么因就种下什么果。而凡夫俗子却看不那么远,他们“不见棺材不掉泪”,只有看到不利的结果了才畏惧、害怕。

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他将慎终追远理解为:“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要好的开始。”

这种理解,很可能是不对的。

我查找了能够找到的各大名家《论语》注本,《十三经注疏》、张居正《论语直解》、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傅佩荣《译解论语》、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李泽厚《论语今读》,都将这句注解为丧葬祭祀文化。儒家经典的阐释,是很有讲究的,历代先贤、当今大家都注解为丧葬祭祀文化,必定是有原由的。

任何一个人,一拍脑袋地对经典的语言进行“创新性”理解,个人乐呵乐呵可以,但是真的要当作一回事拿出来,就需要极为慎重。

“慎终追远”,挂在客厅书房卧室合适吗?

4

曾子其人

深入分析一下,历代各家都将这句话往体现“孝”的丧葬文化理解,与这句话的“主人”有莫大关系。

说这句话的曾子的“孝”是出了名的。

第一,被历朝历代奉为经典的《孝经》,据传就是曾子所著。

第二,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里面,其中一则就是记录曾子的——啮指痛心。

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这个故事,到底有没有科学解释,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用心理感应、量子缠绕、量子通讯之类的科学术语解释两三千年前的“手”机联系,也别有一番意味。

“慎终追远”,挂在客厅书房卧室合适吗?

“慎终追远”,挂在客厅书房卧室合适吗?

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古语今世'按栏目精选了文章,请您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