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款中药材+6大穴位按摩法,助你气血旺!旺!旺!

 报表否 2016-04-04

导读

DAODU

春天是进补的好时机,最适合在此时吃一些益气的食物来调理气血。此时天气转暖,春寒还在,气血失调的人要抓住机会赶紧来补气血哦!



8款中药材补气血




桂圆肉

桂圆肉即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肾、肝、脾经。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的功效。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虚萎黄、有经不调、崩漏等症。

 

红枣

红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份、胡萝卜素、维生素B、C、P及磷、钙、铁等,有维生素丸的美称,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

红枣内含有环磷酸腺苷,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

红枣还能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很好的保健品。同时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等症有良好疗效。

 

人参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人参里面含有含人参皂贰、人参酸、挥发油、维生素B1、维生家B2等营养物质。

其中糖类、胆碱、烟酸可以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还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同时也能加强抑制过程,提高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

另外,人参能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提高抗疲劳能力,有强心及促进造血机能作用。对性腺机能也有促进作用。用于虚脱、心衰、气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仲、久病体虚、神经衰弱等症。吃的时候可以切薄片,每天噙化,或1味煎汤频饮,每天总量一般不超过6克。如气虚而又有火热的表现,那么可以改服西洋参。

 

黄芪

黄芪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黄芪有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应,又有性激素作用,还可调整血压和固表止汗。

每天以100克炖鸡喝汤。黄芪利尿,同时也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当归

当归味甘、微辛,性温。人心、肝、脾经。当归含挥发油、蔗糖、维生素B12、维生素A类物质、棕搁酸、硬脂酸、不饱和油酸、亚油酸,p—谷舀醇等。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

具有调节子宫收缩、保肝、镇静、抗维生素E缺乏症及抗菌作用。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崩漏、血虚头痛、眩晕、肠燥便难等症。

 

熟地黄

熟地黄是由于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功能滋阴补血。《本经》有“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本草经疏》誉其“补肾家之要,益阴之上品”。故“凡脏腑之不足,无不可得其滋养”。现代研究证明:地黄有显着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作用更明显。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乌发悦颜,为滋补肝肾之佳品,被誉为历代保健良药。如《神农本草经》里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食疗本草》谓之能“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据药理研究,枸杞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有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用其防治高血脂症、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

 

何首乌

何首乌味甘、苦、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另有白首乌,是以萝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块茎入药,虽功同赤首乌,但补力较弱。

由于何首乌有促进红细胞发育,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硬化和轻泻等多种药理作用,故为重要的抗衰老药物之一。它不仅为滋补强壮佳品,亦为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年迈体弱者常服则大有裨益。

6大穴位按摩法补气血


双掌横摩脑

掌心顺摩耳、颈,双手竖捂面,十指并拢着力前额,掌根着力眼眶,两手从两眉中间(印堂穴处)分手横摩前脑,再往头两侧经后脑向下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双掌竖摩面

双掌竖捂面,闭上眼睛,两无名指沿鼻梁两侧泪腺沟,两掌心着力面两旁,两拇指沿两耳腮,从前额发际往下拉摩至下巴,手不离面返回上推(印堂)至发际,来回摩擦为一下,共50下。


揉摩后脑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枕骨下后脑处,两手余四指搂抱,着力头两侧,随拇指而动,两手拇指同时用力先向外揉摩旋转50下,再向内揉摩旋转50下。

两掌搓擦颈椎颈动脉

颈部按摩也是补气血的良好方法之一。用两手掌交错横按在颈部,左掌在上边(后脑),右掌在下边(颈椎),两手同时用力一推一拉搓擦颈椎和两侧颈动脉,右指端达左颈动脉,左指端达右颈动脉,两掌根拉回相接,来回搓擦为一下,各50下。

十指梳头,掌心摩耳颈

  十指环屈成耙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距前发际5寸处)等穴,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项两侧到喉结处廉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位于喉结两侧旁开1.5寸,颈动脉搏动处)收,掌心顺摩耳颈共50下。

按揉太阳丝竹空

  用双手食、中、无名三指并拢,两食指分按两侧太阳穴(在眉梢与眼梢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两中指分按两侧丝竹空(在眉后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瞳子髀(在丝竹空直下),两拇指分按两耳垂后凹陷处,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中医补气方
  气虚的人通常会感到非常的疲倦、身体乏力、容易气短,面色看上去非常苍白,经期的时候经血量很多,而且颜色淡,还有脉细舌质淡等症状。
  西洋参燕窝汤 西洋参3克,燕窝3克,置碗内,隔水炖熟。常服具有益气补中、养阴润肺的作用,可用于虚损、干咳、盗汗、肺阴虚等。
  芪苓鲤鱼汤 黄芪50克,茯苓30克,鲤鱼1尾。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以生姜、盐调味。饮汤吃鱼。本方以黄芪补脾益气、利尿消肿,茯苓利湿补脾,鲤鱼滋养补脾、利湿。
中医补血方
  补血方
  血虚的人常常脸色苍白或者是发黄,牙龈部位也会呈现白色,经常感到疲倦乏力,容易出现失眠、心烦、经血少甚至是闭经的症状,血虚型的人身体还容易消瘦。
  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和红枣都是补血的药材,如果再加上营养价值很高的山药,补气血的功效就更为显著。但是桂圆虽然可以补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却不容易消化,每次放7、8个即可。
  乌麻粥 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60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煮粥食,能养血润燥。
推荐
referrer
中医养阴方
  阴虚的人常会有面色潮红、口干不欲饮、腰酸腿软、经血过多且色暗红等症。舌头苔薄、舌质红、脉细也是这类人的症状。
  川贝雪梨猪肺汤 取猪肺120克,洗净切件,放开水中煮5分钟,再用冷水洗净,干水。将川贝母9克洗净打碎,雪梨连皮洗净,去蒂和梨心,梨肉连皮切小块。各物料全部放入沸水锅内,文火煮2小时,调味后随量饮用。具有润肺止咳利咽之效。
  杏仁雪梨山药糊 取杏仁10克,雪梨1个,淮山米粉、白糖适量。先将杏仁用开水浸,去衣洗净,雪梨去皮洗净,取肉切粒,然后把杏仁、雪梨粒放搅拌机内,搅拌成泥状。用清水适量,把杏梨泥、淮山米粉、白糖调成糊状,倒入沸水锅内,不断搅拌,煮熟即可。能健脾益气,润肺止咳。
推荐
referrer
中医温阳方
  阳虚的人常会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冬天会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以及苔薄、舌质胖而润、脉搏沉缓等都是阳虚表现出来的症状。
  鹿茸淮山竹丝鸡汤 鹿茸4克,淮山药40克,竹丝鸡120克。将鹿茸、淮山药洗净,竹丝鸡肉去皮,洗净切块,放人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水。把用料放炖盅内,加适量开水,隔水慢火炖2~3小时,汤成趁热服。此汤常用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酸肢冷、带下过多、宫冷不孕、小便清长。
推荐
referrer
中医活血方
  血瘀的主要症候是血行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或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以身体较瘦的人为主。当血瘀滞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甚至形成肿块。
  桃仁桂鱼组方:桃仁6克,泽泻10克,桂鱼100克。将桂鱼去鳞、腮、内脏,与桃仁、泽泻一起,加入葱、姜等佐料,一同炖熟。能活血化瘀,除湿通窍。
  川芎红花茶:川芎3~6克,红花3克,茶叶3~6克。上物水煎取汁,当茶饮。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红糖、白糖、冰糖,作用天差地别


三七吃的好 远离胃病没烦恼


睡觉时别流口水,要的无非就是脾胃好


胖补气,瘦补血!补气中药,对症下药才最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