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分享的主题叫混序教育,让我们的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还是按以前的习惯,在我给大家沟通的过程中大家随时提问,也可以批评,也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也可以点赞。就是不可以发红包,不可以发广告。今天我们这个分享是13个部落同时转播。
谈到育儿和教育,应该说我还不是有很丰富的经验,因为我的孩子一个七岁一个九岁半。也就是说九岁半以后的那部分教育我就完全一无所知,还有待以后探索!我现在说的一些体验,感悟,一点点心得就止于九岁半以前,至于九岁半以后的部分呢,我觉得以后还会跟大家再一块儿的去探讨。因为育儿这个事可以说是终身的事业!
还是按照我一贯分享的逻辑,从形而上开始。从天上讲到地下,从0讲到n!先从育儿教育的理念开始探讨。因为理念决定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也决定我们日常和孩子相处的情景和模式。我觉得这是我们所有做父母的人教育行为的前提!有什么样的理念,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做法。是按照这个逻辑下来的。所以我们先探讨用什么样的一个观念来看待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直接决定了我们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已经作为父母的人来说,尤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好像这有什么好说的呢?孩子就是自己的延续、自己的血脉,比较传统的观念认为就是传宗接代嘛!现代社会以后,很多人认为孩子就是可以用来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那些理想。于是就把很多自己的想法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我们才会有孩奴这种现象发生,家长就是变成了孩子的奴隶。让下一代成了一个家庭的中心,指挥全家围着他团团转成了控制家庭的最高长官。中国人家庭里好多这样的情况。
我也接触了很多比较有现代家庭观念和教育观念的小伙伴,他们认为要给孩子快乐,让他自由,不指望孩子以后读什么名校,也不指望孩子以后升官发财,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我觉得这一部分家长还不少。还有一类家长的就是,必须为孩子铺好一条路,监督他成长每一个过程!从小就打好基础,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在每一个阶梯上做到最好,进环境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然后最好是能够进北大、清华,再不济也要进南开、复旦。
这里面就折射出不同的家庭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关系的认知差异、也就是教育孩子的观念差异的根源!最近几年也有很多所谓的成功父母,来分享“我是如何培养出一个上哈佛的女儿”、“我是怎样让孩子在几岁就进少年班”、“我是如何培养了不起的……”我一看心一紧,心想完了,坏了坏了,家长跟着他这样的套路去学的话,多少孩子的童年就会毁了,多少孩子就会在委屈的哭声中去睡觉,多少孩子就会在打骂和斥责中度过他们的童年!我心里面就是特别难过。
这里面尤其是一个美国的虎妈!西方出来一个东方式的教育榜样,理念就是荆条下面出好人,她的经验到处传播,就是用严格的惩戒去教育孩子。还有家长列举了朗朗的例子,认为打骂也好、惩罚也好都是为孩子好,所以父母能狠下心!孩子以后成功了懂事了会理解父母的用心!大概是这么一个思路。这样一种理念很流行了一段时间!造成很多幼儿很痛苦的在钢琴边上度过了童年。以上种种,就是说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教育孩子所持有的理念天壤之别。
我的观点是育儿没有榜样,也没有所谓成功的经验,只有不停地自我探索和自我修正。我只能说我是持什么样的观念。我觉得孩子既不是我们的财产 ,也不是我们所谓的血脉继承人。他是一个独立人格的个体!无论他再小!这个就建立了我们和孩子关系的平等基础,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我认为孩子在精神上、人格上是跟我们是一个对等的地位。我不认为孩子是父母拥有的一个东西。而只是暂时与他相伴的亲密伙伴。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一个核心观念。
在这个观念之下的育儿的理念是,父母的爱与孩子天生的自由和天性并存,不能以爱的名义,去侵犯和剥夺孩子的独立和自由,因为每个家长都有强烈的爱孩子的动机这也是天性,但缺乏爱的正确方式和能力。让孩子在自由中成长,同时要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规则。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混序的教育理念。混序的理念大家听过分享的大概知道,混代表一种自由的、本能的、上天赋予的一种状态。混沌来自于我们道家思想!它是从无到有、天生带来的、不以人们意志而转移的本源东西。孩子一生下来只具有动物性不具有社会性,但是像一张没有写字涂色的白纸上面充满了未来的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是由他遗传物质DNA作依据的,这就是我说的混序教育中的混字。这是孩子所谓的天性,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天然的属性、本能。
那么序呢?是在孩子生下来以后,我们要在养育过程中对他进行社会习性的培养、品格的塑造、品质的打磨、性格的锤炼。这是孩子习性的形成。在习性这一块儿,家长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这就是说他的天性和他的习性并存。天性是上天带来,不是说跟你没关系。跟父母肯定有关系,因为他身体里面的基因就是父母俩的。这个是家长不能改变的。家长只能改变他后天的习性、和志向的塑造。
如果我们承认孩子有不可更改的、不可转移的、由DNA决定的天性的话,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这部分天性自由的成长然后尊重和发挥孩子的天性。这就叫尊重天性、接纳本真。作为孩子在成长的每阶段都会有这个阶段的特征,比如说在5岁前好多行为往往被家长认为是调皮捣蛋对着干,其实这时候哪怕是犯错误也都是应该的,他这时候的理性还没有建立起来嘛,他唯一可以学习的对象就是家长,这就是孩子本真。他的这个时候所作所为,家长就应该学会引导和接纳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孩子每天都在观察你,随时随地的向你学习。
序的这部分就是我们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施加影响、采用一定的方法塑造他的行为。这种后天的塑造就是我们说的让孩子具备一种社会性、规律性和规则意识。就是要知道懂规矩,守底线、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是可以鼓励的、哪些是一定要惩罚的。如果没有”序“,光”混“的话,光是让他自由的天性发挥,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其他我都不管。那你有可能会害了孩子!因为孩子在快乐的时候或者说任性的时候,第一个,他会可能伤到自己;第二个,还有可能伤到别人;第三个,他可能真的会在快乐过程中一事无成,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承担!
有的一味就着孩子,顺着孩子的任性,他想要什么给他什么、孩子喜欢什么状态,家长就尽量调整自己的状态去迎合,他想要任性的发挥自己的意志的时候,父母爷爷奶奶都让着他……这样的情况只要一上小学其实我们就能看到恶劣的后果了,不合群不尊重老师极端自私,对不对?我们说混序,要再混的地方有足够的空间给孩子,接纳他的本真尊重他的天性;但是在序的方面,要设置他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一些规矩,或者边界,从小培养。在我自己经历的差不多十年的跟孩子生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保持一种自由和自律的动态的平衡,并且是在不断螺旋变化中保持平衡,因为孩子每天都在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