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岑”边塞诗异同

 江山携手 2016-04-04

“高岑”边塞诗异同

吴玉奎

 

风卷草折,八月飞雪;羽书飞瀚海,烈火照狼山。伴随着苍凉壮阔的意境,刚劲的笔触,磅礴的气势,高适、岑参从远古的边塞走来。他们的边塞诗以高昂的格调、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新奇独特的艺术形象,感动着不同时代的读者。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山川萧条”“大漠穷秋”,高岑之诗都在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现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抒发他们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奇险的大漠风光使人感受雄奇壮美,经受劳苦艰辛的将士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惜;奋勇杀敌、尽忠报国的气节使人感受崇高,血染沙场、骨埋荒野使人感到沉痛;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不得不为此离乡背井令人愁肠欲断;对理想抱负追求和现实中的挫折失落,令人悲怆。这种壮和悲并存,崇高和沉痛的纠结,铸造了高、岑边塞诗悲壮的格调。

由于家庭背景、人生际遇的不同,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又各具特色。

一、内容主题侧重点不同

高适善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观察、分析边塞现状,把战争与国家安危、人民苦乐相联系,大胆表达个人边防政见,同时对亲历耳闻的各种社会深层矛盾予以毫不留情的揭露,“单于猎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指出战争的性质——民族矛盾;“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议论战士慷慨赴难、杀敌报国与久戍不归;“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出丈夫思乡、妻子断肠与久戍不得归;“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道出将军士兵苦乐不均;“身当恩遇恒轻敌”则议论战败原自边帅的骄与奢;“至今犹忆李将军”抒发诗人边陲战士渴望良将镇戍的愿望,表达对广大士兵的同情。这些诗句从多角度展示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层思考,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

岑参则以瑰丽奇特、色彩绚丽的笔描写边塞恶劣环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衬边塞戍军不畏艰险、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路转峰回,友人已走远了,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感人至深的真挚友情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审美的空间。诗人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二、艺术的表现手法侧重点不同

高适诗悲壮深沉,质朴浑实,呈现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常用对比、反衬、叙议结合的手法。“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用诗体语言叙述战争场面,用浓重主观情感语言和写实手法叙述战争场景,又夹入议论性的主观看法和感慨,主体形象突出,作品更有理性色彩。

      岑参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注重客体情景的描绘,寓情于景,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飞雪, 肃杀奇寒,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描绘了人们罕见的绝域景象,以此来渲染险恶的环境,反衬将士们热爱边疆的深厚感情和必胜信心。其诗歌既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源自《语文报·高二年级·苏教实验版》2011年第79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