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路,可能是上海公交中途径风景最有历史感的一条环线,从黄浦区老西门出发,环绕豫园老城厢一周,再回到老西门。一路走走停停,沿着人民路、中华路行驶,沿途所见皆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每天穿梭在老城厢的11路公交车,其实,有它不为人知的厉害之处——它是世界上首条实现快速充电技术商业化的公交线路。 何谓“超级电容车”? 外表看,超级电容车与普通无轨电车似乎没什么太大区别,只是头上不见了两根“辫子”。不同之处,在电车的底部。借助底部安装的“超级电容”,电车可以通过车顶的充电设备集电弓,从充电站的电缆上实现几十秒的“快速充电”,然后进行行驶。而超级电容车是新能源车的一种,不烧柴油、使用电,能实现零排放。老乘客可能不熟悉,超级电容车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公交车,其所应用的超级电容快充技术至今全球领先。 老城厢的超级电容公交车10岁了 11路是世界上首条实现快速充电技术商业化的公交线路,2006年8月开始运营,而核心技术超级电容快充技术完全由中国研发。掐指算来,跑在老城厢里的超级电容公交车,今年10岁了。当年11路在老城厢上路时,可以说,处在全球的聚光灯下。相关机构人员表示,当时国际上没有公交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借鉴,上海在这方面的研发与应用绝对属于领先。1997年,解放日报上一则超级电容器技术展望的科普信息,引起了上海公交电车人的注意。正是在那个时候,一场新能源公交车快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悄然从上海展开,并带动了我国超级电容器技术的发展。在2002年,上海公交系统提出,要研究开发超级电容公交车快充技术,得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作为上海市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并将研究开发超级电容公交车快充技术,列为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并组织上海公交、上海奥威科技及有关单位与高等院校等单位,开展电容公交车快充运行系统的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工作。直到2006年8月,10辆电容公交车在11路公交线上路,真正实现了电容公交车商业化运作。 (上海观察、东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