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普及中国之初与拓跋珪之死

 崔竣豪 2016-04-05

为了得到世俗政权的支持,让西方佛教在中土得到扎根传播,佛教高僧法果一直寻找弘扬佛法的机会,北魏迁都平城,让佛教的机缘来了。

皇帝召见高僧时,拓跋珪问法果:“佛门弟子不跪如来为何跪我?”

法果答道:“皇帝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

聪慧的法果大和尚把拓跋珪比作当世如来佛,其诚恳殷切令拓跋珪信以为真。

拓跋珪审慎的表情终于变成了微笑,法果的皇宫讲经也大获成功,法果高僧被封赏辅国宜城子、忠信侯、安成公之号,高僧坚决推辞,这令拓跋珪更加信服,数次亲临法果的居所探讨佛法。

398年,拓跋珪终于下诏:“佛法之兴,其来尚矣。”。

平城开始建造佛寺,并筑十五级浮屠(塔),拓跋珪亲写《一切经》,铸造佛像千尊,并“令沙门敷导民俗”。

史料记载,北魏王朝佛教的发展是从拓跋珪开始的,立功至伟者应该是法果大和尚的不懈努力。

一时间,甚至很多拓跋鲜卑文武官员也都成了法果的座上客。

但佛教对于北魏朝廷来说是把双刃剑,它在部落族群之间起着粘合剂的作用,有利于稳定社会民心。但同时又在争夺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与心理依赖,也与统治者分享着有限的人力、物力。

对于拓跋珪来说,登顶皇位看似攀到了人生拼搏的顶峰,但他没能领悟的是:身居最高处不仅不胜寒,更是不胜其险。

公元409年,死神带着厄运突然光顾拓跋珪:

拓跋绍是拓跋珪次子,其母也是贺兰家族的著名美女。

拓跋绍的母亲实际上是拓跋珪母亲贺氏的亲妹妹,按礼法应是拓跋珪的嫡亲小姨。

当年征服贺兰部的时候,拓跋珪看中了年轻美貌的小姨,而母亲贺兰氏坚决反对,理由并非是什么近亲礼法,北方的游牧民族历来不在乎这个,贺兰氏担心的是妹妹妖艳不吉,且已经嫁人。

拓跋珪并不顾忌母亲干涉,干脆杀了姨夫娶了小姨,并堂而皇之封为夫人。

不久,小姨贺兰夫人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拓跋绍。

但拓跋绍自幼顽劣无比性情暴躁,少年时竟以杀人为乐,这一年,他索性将暴虐性情发挥到了极致,将手中钢刀挥向了自己的父皇!

而这一切的发生,却源于拓跋珪自己:政权初步稳定之后,拓跋珪把注意力转到了皇位继承人方面,他开始思考如何彻底废除部落时期的“兄终弟及”旧习,全盘接受汉政权的“子继父业”制度。

按汉朝律法,皇位继承应立长子,那么也就是拓跋珪的大儿子拓跋嗣。

但拓跋嗣的母亲刘贵妃属于当时居于北方强悍的独孤氏部落,其实力不容小视。如果长子拓跋嗣继位之后难保刘贵妃不会干预朝政。

想到母亲贺兰氏对自己的影响,拓跋珪仍不免心有余悸。

这时,汉武帝立太子杀钩弋的故事提醒了他,拓跋珪为消灭将来隐患找到了貌似合理的借口。

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据史料记载,“晚年”的拓跋珪性情乖舛,喜怒无常。

这时候的拓跋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立子必杀其母!

公元409年,拓跋珪照猫画虎学汉武杀钩弋,杀掉了自己的妃子、儿子的母亲刘贵妃。

但是,成为了太子的拓跋嗣并不在乎太子之位,日夜痛哭思念母亲。拓跋珪知道后盛怒传旨召见,拓跋嗣在左右的劝说下逃出了王宫。

长子拓跋嗣出逃了,于是拓跋珪打算选择次子拓跋绍。

拓跋珪提前拘押了未来太子的母亲、小姨贺兰氏。而拓跋绍的母亲虽身在囹圄仍寻机自救。据史料记载:为了保命,贺兰夫人向儿子传递了救命的消息。

“孝顺”的儿子拓跋嗣办事干脆利索,于深夜提刀进宫,将钢刀捅进了父亲拓跋绍的身体。

拓跋珪“驾崩”时年仅39岁,一个开国大帝就这样突然毙命了。

据现有史料,拓跋珪的殒命看似偶然——其实蕴含必然,拓跋珪死前偶然制定的“子贵母死”荒唐祖制,给这个王朝带来了更多看似偶然的必然结果。

北魏天赐六年冬(409年),逃亡的太子拓跋嗣得知朝堂剧变,立即潜回平城,联络朝中重臣逮捕并处死了弟弟以及小姨贺兰夫人。

出于情感需要,拓跋嗣报了杀父血仇,但是他的命运却从此再没有了自由,年轻皇帝背负起的将是一个沉重而跌宕的王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