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辉通讯员丁翠翠 清明节小长假的降温,让不少人感冒咳嗽,很多人在出现咳嗽或咳痰的某一症状时,习惯选择具有止咳化痰双重功效的中成药。不过,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提醒,“止咳”和“化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使用时还是有区别的。 据刘永生介绍,凡是具有减轻或制止咳嗽的中药或中成药称为“止咳药”,而具有祛痰和消痰作用的则称为“化痰药”,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临床上将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两种情况。”刘永生说,干咳是指咳嗽频繁,但无痰或痰量极少,常见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轻症肺结核等疾病。湿咳是指咳嗽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当仅有咳嗽症状而无明显痰液咳出时,就不要选用止咳化痰药,仅用止咳药就可以了。 刘永生说,当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就应该选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或中成药来进行治疗,但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属于“寒痰”还是“热痰”,然后再有选择地服用温化寒痰药或清化热痰药。 “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较多,可选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药如半夏、天南星等或通宣理肺丸(口服液)、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而“热痰”是指因感受火热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黄而黏稠,不易咳出,适用具有寒凉性质的中药如贝母、竹沥等或急支糖浆、鲜竹沥口服液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
|
来自: xueyongqi555 > 《医学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