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论语》(十六)

 汉青的马甲 2016-04-05


音频 | 来自教育礼包

图片来自网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0:17 论语节选(十六) 来自缘聚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自《论语》

  【字词注释】


  喻:明白,懂得。


  义:合乎正义和道义的事情。


  利:私利,财利。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用作动词,向……看齐,与……等同。


  省(xǐnɡ):反省,内省,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


  【解读评析】


  孔子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看见有贤德的人,就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没有贤德的人,就该反省自己是否有他那样的错误。”



  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但是小人往往只会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


  其次,是讲个人的修养问题。


  实际上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


  这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这结合起来确实就能教育孩子了。



  从《论语》中,学习教导孩子的好方法。


  建议:


  1、教导孩子明辨是非。


  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难免碰到许许多多不好的事情,也难免会去学习模仿。


  所以首先我们要一定要从小教会孩子明辨是非,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继而做到见贤思齐。


  孩子能够明辨是非后,就要要求孩子懂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凡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而那些“义”可以给孩子解释为正义的举动,像公交车给老人让路,拾金不昧都是正义的行为,使我们需要学习的行为


    ——内容素材选自传统文化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