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文水县梵安寺塔

(2012-10-28 07:30:46)
梵安寺塔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文水县西南10公里上贤村东北,又名“上贤塔”,为原梵安寺的主要建筑。梵安寺原建筑已片瓦无存,只剩孤塔残留,近来以该塔为中心重建了一座新寺院仍旧其名。






塔始建于唐,现存建筑为北宋崇宁年间重建,明隆庆间曾有维修;今古塔第六层的木梁下还存有崇宁五年(1106)的建造题记。晋国现存的各式古塔虽数以千计,但是象梵安寺塔这样大型的早期高塔却不算太多。它是文水县现存最高大的一座古塔。

塔为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塔身外观七层,内十三层,通高45米;塔身中空,原设有木梯可攀至塔顶。底层周围原建有围廊,今已拆除;塔顶已破损,结构不详。 塔顶无塔刹,塔基无石砌根基,整座塔矗立在灰土平面之上,造型殊异,风格独特,世属罕见。
塔身仿木结构铺作精细奇特,历史久远而价值突出。如今的塔身虽已是千疮百孔,颤颤巍巍,但是仍不失为晋国境内大型空心楼阁式宋塔的典型代表。塔身四个正面辟门,上下塔门虚实相间但不规律,而四个侧面均素面;塔身层层腰檐加平座,其下均装砌仿木构铺作:腰檐下为六铺作单杪双下枊,枊尖为典型的宋代批竹型;耍头无雕饰稍切斜面;平座下五铺作无枊。这种形制以及其上的叠涩(腰檐叠涩七层,平座叠涩四层)贯穿整个塔身。
梵安寺塔还有一个外观特征令人印象深刻,她周身上下毫不掩饰地密布着众多的方形孔洞,尤其是高上的底层周边。除第一层塔身外,其他层级均分布孔洞一周,大小相同且分布很规律,应该是脚手架插孔;而底层的孔洞则多达上下五层,虽然同一周的孔洞完全相同,但是五层互相之间却不完全相同,看样子猜测,梵安寺塔底层或许曾经周匝副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