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文庙

 老刘tdrhg 2016-04-05

 太原文庙建于清光绪8年(1882年),位于上官巷东端,是太原规模最大的文庙。1882 (光绪八年),由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火毁了的崇善寺废墟上重建的。中轴线基本保留了文庙原有建筑格局,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文庙

文庙坐北朝南,两重院落,门殿庑祠近百间,巍峨壮观,四周红墙高耸,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以及两院之厢房等。棂星门外建有牌楼、照壁、井亭。牌楼系木构建筑,上书金字文庙,现已移至文庙西侧院门前。

太原文庙

原牌楼后是一大照壁,中间镶绿琉璃团龙。

太原文庙


 照壁的东北、西北向建有两座六角井亭,据传是崇善寺的遗迹。由于把文庙辟作博物馆后沿照壁、井亭另筑了围墙,故在棂星门外又形成一院落。
太原文庙

 棂星门是文庙的大门。棂星为天镇星,相传为天上文曲星,以棂星名门,意为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旨在圣化孔子。此门建在高台上,是三间六柱带有斗拱的冲天式木牌坊。门间的墙上镶有4个绿琉璃团龙,光彩夺目。门前蹲卧铜、铁狮4只。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进棂星门是文庙的前院。

太原文庙


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道门,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绿瓦飞檐,彩绘斗拱,金碧辉煌,由3个门组成。中为大成门,两旁掖门,东曰金声,西曰玉振,门名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语意。
太原文庙
    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进院。院心宽广,古木森森,花草郁郁。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院内正面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称为文宣王殿。宋徽宗尊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更名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重昂斗拱,庄严雄伟。大成殿前有一石雕栏杆大月台,高1.3米,长27米,宽18米,是举行祭孔仪式的地方。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大成殿内展陈设计别具一格,一改传统模式,展品丰富。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大成殿两侧为东庑和西庑,是供奉先贤先儒之处。大成殿后建有崇圣祠,是供奉孔子先人的地方,据说后来把孔子夫人的牌位也移进供奉。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